APP下载

打破教师的“平庸之恶”

2015-09-15高晓文

中国德育 2015年16期
关键词:阿伦特执行者伦理

高晓文

出于研究需要,笔者近期在一所小学田野调查三个月。然而,在与一线教师交流访谈的过程中,总能听到如下一些声音:“学校体制就是这样,中国的应试教育改变不了,教师也无可奈何”“一年级的小学生就有考试压力,这不是我们逼得,是家长要看成绩,我们有什么办法!”“放学要留学生罚写作业,同年段的老师都这么干,我不留学生能行吗?”“上级来检查,学校的公开课就是一场表演,大家都心知肚明,但体制就是这样子的,谁也改变不了”。

教师的上述言论貌似有理,但却触碰到了现代伦理学中的一个经典难题:在一个不完善的组织制度下,个体究竟应当如何行动?20世纪六十年代,汉娜·阿伦特在《耶路撒冷的艾克曼》中提出了“平庸之恶”的概念,她发现,恶行并不一定就是出于人们平常所理解的“卑劣的”或“凶残的”动机,它完全可以以一种平庸的形式出现。所谓平庸的形式,就是恶行是因为作恶者不思考,个人完全同化于体制之中,服从体制的安排,默认体制本身隐含的不道德甚至反道德行为,或者说成为不道德体制的毫不质疑的实践者。

这一道德逻辑的后果,就是“平庸之恶”亦广泛充斥在当下的教育实践中。思考教育场域中的种种不完善现象,平庸之恶有着令人渴望回避却又不得不正视的沉重。在当前的学校制度情境下,教师们或迫于行政压力,或习惯于将自己看成是制度中的一颗螺丝钉,自觉不自觉地完成上级部门分配的各项任务,最终成为不完善制度的千千万万的“参与者”与“执行者”。

以“服从”为特征的“平庸之恶”还弱化了教师的道德操守和责任意识。由于教师善于把问题归结为是体制的漏洞或缺陷,从而就规避了自己在体制下所应承担的道德责任。这一状态被阿伦特形容为“道德意识的休眠状态”,即个体逃避与道德自我的对话,在行动中缺乏反思,没有痛感,甘愿成为一名冷冰冰的“理性”的执行者。这种道德上的自我矮化不仅不会解除教师所应承担的伦理责任,相反却增加了体制的外部控制力量。

教师如何反抗“平庸之恶”?改正问题的第一步是要承认问题的存在,因而“唤醒”人们对于“平庸之恶”的关注就显得尤其重要。由此来看,“平庸之恶”概念的出现,应成为人们透视教师伦理责任的一枚镜子,由于它折射出了“责任的分散和解除”是造成教育困境出现的主观因素,因此增强教师在制度面前的道德反思就显得尤为重要。不过,我们还应看到,“平庸之恶”还源自于社会制度的某方面缺陷,仅仅依靠教师个体的道德力量来消除“平庸之恶”,是偏颇且无法触及制度之恶的源头。问题的解决还应该寻求外部变革,如重视规章、制度及准则的透明化与伦理性,逐步完善制度的漏洞与缺口。

责任编辑/高艺菲

猜你喜欢

阿伦特执行者伦理
马克思劳动理论的超越性管窥
浅谈我国社会工作伦理风险管理机制的构建
被我们忽略的巨著
浅谈副校长在学校管理中的定位
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研究
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研究
后工业化对“执行者”角色政府的挑战及转变
汉娜·阿伦特和三个男人
《阿伦特手册》:走进阿伦特的思想
非伦理领导对员工职场非伦理行为的作用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