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术后卧床病人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
2015-09-15张金荣王东辉王秀丽刘雪丽孙亚杰
张金荣,王东辉,王秀丽,刘雪丽,孙亚杰
(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辽宁锦州121001)
深静脉血栓形成 (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地凝结,阻塞管腔,导致静脉血液回流障碍,全身主干静脉均可发病,以左下肢多见。在急性阶段由于血栓脱落所引起的费梗死是临床猝死的常见原因之一。
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在骨科病人手术后比较常见,发生率在 40% ~70%。[1-2]据文献报道,亚洲地区骨科大手术后DVT发生率大约在43.2%[3],骨科病人手术后重视DVT发生的相关因素及处理时非常重要的,直接关系到病人的愈后,重视不够将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甚至造成身体的残疾[4],以及危机生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2013年11月至2014年12月手术后DVT病人60例,其中全髋关节置换术10例,股骨头置换术例,髋臼骨折术后10例,股骨干术后1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10例,其中男性35例,女性25例,年龄50~94岁,平均年龄 (62±10.2)岁。
1.2 方法
1.2.1 数据处理 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对资料进行处理。
1.2.2 结果 见表1。
表1 DVT的危险因素
结果说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主要有脑血管病;创伤严重、患肢制动、肿瘤因子、患肢静脉输液等几大因素,从以上列表中可以看出脑血管病及创伤严重所占比例比较大,占所发生的34%,患肢制动也要引起高度重视,特别是在患肢输液这一因素更要引起护理工作者的注意,以往大家未考虑这一因素。
1.3 护理对策
1.3.1 心理干预
向病人讲解DVT的发生因素及危害,让病人及家属了解其重要性,配合医疗和护理工作,做好健康教育,认真进行功能锻炼,克服疼痛、制动等不良因素,鼓励病人克服恐惧心理。
1.3.2 有基础疾病的患者要进行积极治疗,待各种指标接近正常后行手术,例如有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应预防用药,用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术后还要注意继续应用,按疗程进行。
1.3.3 术后患肢的处理
抬高患肢高于心脏平面20~30 cm,可促进静脉回流并降低穿刺、静脉长期输液,以免加重血管的损伤,同时输液时限制肢体的活动,加大DVT的发生率,要引起注意。
1.3.4 早期患肢的功能锻炼
麻醉清醒后6 h就要进行下肢穿高弹力袜和足底加压泵的治疗,促进静脉回流,避免血液缓慢瘀滞的因素,尽早进行患肢足趾和踝关节的活动,术后1d后进行股四头肌等长舒缩和被动直腿抬高练习,逐渐过渡到膝髋关节的屈伸活动,活动幅度逐渐由小到大增加,讲明锻炼的重要性,争取患者的积极配合。
1.3.5 饮食方面的护理
瞩病人多进食低脂肪、易消化、高纤维素、高蛋白饮食,严禁烟酒,在抗凝治疗时,注意保持低维生素K食物,以免影响抗凝治疗效果,防止血液瘀滞,要保持每日进水量达2 000~3 000 mL[5-6]。
1.3.6 严格观察病情
特别要注意早期症状,如患侧肢体肿胀是最常见的症状,肿胀严重时皮肤科出现水泡,疼痛局部呈持续性、发热等情况,再加上有DVT的高危因素,应考虑DVT的发生,要及时通知医生[7]。
1.3.7 若病人出现呼吸困难、胸痛、血压下降等异常,提示可发生肺栓塞,应立即瞩病人平卧,避免深呼吸、咳簌。剧烈翻动,同时给予高浓度氧气吸入,积极与医生进行抢救[8]。
1.3.8 同时要注意出血情况,在抗凝、溶栓治疗时引起重视。
2 讨 论
骨科术后卧床病人比较多,加上病情的特殊性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人群,了解其高危因素后,重点是针对这些因素所采取正确的措施,防止及减少其发生率是护理的主要目的,本研究说明要对病人早期采取药物及护理干预是非常必要的,对术后卧床病人要重视早期的功能锻炼,减少患肢制动这一危险因素,从而减少DVT的发生率。同时更要注意的是避免在患肢进行静脉输液,避免加重对血管的进一步损害。本文主要目的是提醒护理工作者对深静脉血栓形成提高重视程度,明确其危害性及严重性,及时避免病情加重而导致的肺梗死,从而提高病人的手术成功率及生活质量。
[1] 黄静,林婉娜,罗玉珍.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J].中国医疗前沿,2008,3(2):125.
[2] 袁凯,张纪蔚.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治 [J].中外健康文摘,2008,2(4):15-17.
[3] 谭书文.骨科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循证护理[J],医学信息,2010,6(14):1334-1337.
[4] 黄天文,张晓燕,熊杰.我院在职护士培训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践[J].中华护理教育,2008,5(1):28-29.
[5] 张福琴,常雪萍,刘云.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体会[J].陕西医学杂志,2009,38(10)143-144.
[6] 戴海燕,程思琴,黄丽蓉,等.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对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J].现代医院,2010,10(1):46-48.
[7] 杨松运,何兴川,李建.血浆P-选择素水平对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 [J].山西医药,2010,50(19):33-35.
[8] 李乐之,路潜.外科护理学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