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mMan模拟人综合实验设置在急救课程中的应用
2015-09-15黄米娜李丹李淑云吴玥
黄米娜,李丹,李淑云,吴玥
(辽宁医学院,辽宁锦州121001)
急救护理技术是护理专业的一门临床护理课程,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常见急、危、重症的识别、观察和救护能力,以达到挽救病人生命、提高抢救成功率、促进病人康复、减少伤残率和提高生命质量为目的[1]。该课程具有专科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等特点,在整个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为后期的临床实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但目前由于患者和家属的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医疗事故发生的频频报道,以至于学生们的动手机会越来越少,尤其像临床真正的危重病人抢救现场,学生们也只能是远观[2];本文通过对学生应用挪威诺度SimMan模拟人进行护理实训技能操作,为急救护理技能教改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我院2011级护理本科生120岁,其中1班60人 (男2人,女58人),2班60人 (男1人,女59人),年龄21~24岁,平均年龄21.7岁,入学高考成绩无明显差异。
1.2 方法 两组学生均为同一老师授课,采用统一教材,学时相等。
1.2.1 观察组教学方法 设置挪威诺度SimMan模拟人病例参数进行综合性模拟抢救[3],以急性 脑出血病为例,见图1。
图1 急性脑出血病例设置图
让学生根据设置的病例以及电脑屏幕显示的患者生命体征参数进行救治[4],同时根据老师所下的医嘱进行用药治疗,正确急救处置:(1)维持呼吸道通畅和保证氧合 (oxygenation);(2)降血压;(3)降颅内压;(4)超早期应用止血药;(5)水和电解质平衡;(6)体温的维持。6项基本处置都有成功指标,并在电脑显示屏上显示出来供学生们进行进一步的生命支持治疗。每组5人,共同对病人进行评估和抢救,学生A给予患者生命体征监测同时进行记录和通报生命体征情况及病情变化—学生B和C给予患者开放气道进行气管插管接机械通气—学生D给予患者建立静脉通路—学生E遵医嘱配置药液用药治疗,5人同时进行,完成救治后,随即SimMan模拟人可显示抢救是否成功,每人均轮换五种不同角色练习,直至操作熟练达到抢救要求。特别说明,在救治练习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或时间延误SimMan模拟人就会出现“死亡”。
1.2.2 对照组教学方法 口头讲述仍是对照组主要的教学方法,同样是5人1组,授课教师讲述患者目前处于的状态,生命体征数值,应该给予的处置,最后学生动手操作。虽然也是在SimMan模拟人身上进行急救练习,但是并未有病例设置,无法体现病情变化,除CPR复苏指标存在其他抢救是否成功指标不能显示。
1.3 教学评价 课程结束后,对两个班的同学进行同等难度的理论和技能考核,进行比较;并给予观察组学生发放调查问卷,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学生对SimMan模拟人综合实验设置的认知程度等情况,发放问卷60份,收回有效问卷60份,有效率100%。
1.4 统计方法 采用统计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2 结 果
2.1 两组同学在急救课程中的理论考试和技能考核的成绩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护生急救课程理论及急救技能考核成绩比较(¯x±s)
2.2 观察组中的60名学生对SimMan模拟人综合实验设置的认知程度,见表2。
表2 实验组同学对SimMan模拟人综合实验设置的教学评价 (n=60)
项 目是否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58 97 2 3增强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50 83 10 17增强自学能力 54 90 6 10开设此综合实验有必要性54 90 6 10
3 讨 论
3.1 SimMan模拟人综合实验设置训练及考核提高护生的急救理论及技能水平 结果表明,观察组学生对于急救课程的理论和技能考核得分均高于对照组 (P<0.01),应用SimMan模拟人进行综合实验设置贴近临床的设计典型病例,真实表现出临床紧张复杂的环境,利用教学软件设计不同的病人转归情况,将涉及到的多项抢救措施交错进行最终成为整合体。让学生在急救课程中真实的体会到急救的含义和学习急救护理技能操作。由于学生们原先只注重抢救技能的操做流程而忽视操作的有效性,所以综合实验设置在SimMan模拟人身上的体现使急救教学更直观和生动,使学生提高了全面的综合性的急救技能。
3.2 SimMan模拟人综合实验设置训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从表2结果中显示观察组中100%的学生认为SimMan模拟人综合实验设置的教学能够增强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急救课程真正的突出急和救在书本上只是一个概念,同学们不能直观的感受和体会真正的危急程度和重要性,一些急救场面同学们也只是通过影像资料了解的一知半解,通过对SimMan模拟人进行病例设置运用到急救课程当中,更真实的体现抢救急危重病患的场面,同时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不同病例的设置避免了学习的枯燥并让同学们对每一堂课都充满求知的欲望。让学生们主动参与到抢救过程中,感受到“病人”被救活或是死亡的心情,让每一位学生都体会到从未有过的积极学习和操作的激情。
3.3 培养学生观察病情变化的重要性和急救过程中优先处置程序的认知度 SimMan模拟人虽然没有表情不能沟通,但是通过软件设置可以模仿真人的生命体征、动脉搏动、心音、肠鸣音和呼吸音的变化,同时可以产生病生理及药理的变化。而且,在急救过程中,病人出现不同的紧急情况,所首要采取的急救措施也不同,通过对SimMan模拟人的设置,让同学们懂得,抢救程序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病人所处危险状态的不同而首先考虑给予排除最危急情况的救治措施,例如图1所设置的急性脑出血患者病例,血压180/120 mmHg,在其他生命体征和状况可以的情况下最首要的先降压治疗,但是如果病人已经出现呼吸异常,那么最首要的就应该先开放气道,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所以本研究结果也显示有100%的学生认为实验的设置能够增强对急救知识的理解和急救优先处置程序的认知。
3.4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作为临床一线的医护工作者,一个成熟的救治团队不仅仅在救治患者方面是事半功倍而且给工作也能带来身心的愉悦。在SimMan模拟人上采用综合实验设置能够真实再现临床各种救治场景,使教师和学生都能有身临其境的感受。83%的学生认为能够增强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病情观察不仅仅是在急救课程当中,在每个临床学科都有所侧重,但是对于急危重病人,他的每一个细微变化,每一个指标的上下起伏都有可能将患者推向死亡边缘或是转危为安的体现,所以在此学科中要让学生善于观察SimMan模拟人的各项指标变化,分析病情的发展同时拿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同时也促使学生具备团队协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教学能够指导学生们在以后的工作中做出正确的抢救行为。
3.5 开设SimMan模拟人综合实验的必要性 从表2中看出有90%的同学认为开设此课程有必要性,所以利用SimMan模拟人进行综合实验设置不仅仅是培养学生兴趣,更重要的是贴近临床的练习更能增强学生们的综合素质,缩短教学与临床的差距。以真实病例为主导设置在SimMan模拟人上进行学生的急救课程培训,得到的理论和技能考核效果显著,实践证明SimMan模拟人综合实验设置在急救课程中实用性强,值得推广。
[1] 李向真,黄沂.急救护理技术操作培训方法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教育,2010,7(6):279-280.
[2] 刘艳平.仿真人模拟教学在急救护理技能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2009,24(1):29-30.
[3] 任佳,赖雁,罗健,等.SimMan综合模拟人在临床综合操作教学中的应用[J].医学教育探索,2009,8(2):179-181.
[4] 郎雪南,王斌全,任芬,等.生理驱动高仿真综合模拟人在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0,24(2):357-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