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诊断学双语教学授课调查分析

2015-09-14贺欣张英杰李克研张亚卓孙丽敏陶贵周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诊断学双语医学生

贺欣,张英杰,李克研,张亚卓,孙丽敏,陶贵周

(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辽宁锦州121001)

国家教育部在《关于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政策中要求本科教育使用英语进行专业课教学的课程达到所开课程的5% ~10%[1],因此在医学院校开展重点临床专业课程双语教学成为当前国内医学院校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诊断学课程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实施双语教学尚处于探索阶段。有关进行医学主要专业双语教学如何选择专业教材,如何培养专业师资队伍,以及医学专业课堂上双语教学采取什么方式最佳等问题都还没有答案[2]。本文针对在医学诊断学双语教学的一些问题,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我院62名学生进行了调查,进一步分析医学诊断学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和教学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调查以辽宁医学院2010级英文班学生 (共62人,男生25人,女生37人)为研究对象。

1.2 调查方法 应用医学诊断学双语教学方法讲授教学大纲要求的医学专业内容,在课程结束时对学生进行理论和实习测试,并发放自行设计的调查表,采用不记名、当场填写、当场收回的方式进行教学情况的调查分析。

1.3 调查内容 对开展医学诊断学双语教学的认可度,实施双语教学的专业知识掌握效果评价,双语教学教材建设和授课形式等具体教学情况等进行调查研究。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的方法。

2 结 果

2.1 学生对双语教学的认可程度调查 见表1。

表1 学生对诊断学课程双语教学的认可度

2.2 课堂上学生对诊断学相关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调查 见表2。

表2 课堂上学生对诊断学相关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

2.3 诊断学课程双语教学具体教学情况调查 见表3。

表3 诊断学课程双语教学具体教学情况

3 讨 论

3.1 医学诊断学双语教学必要性分析

对学生诊断学双语教学的认可度进行调查(见表1),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学生 (67.3%)认为开展诊断学双语教学是有必要的,92.4%的学生认为双语教学对提高自身的英语能力有帮助,其中55.1%的学生认为帮助很大。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开展医学诊断学双语教学具有必要性。

3.2 诊断学双语教学效果分析

对学生进行课堂上专业知识掌握情况的调查结果 (见表2)提示由于医学生的英文水平参差不齐,医学专业知识在课堂上的掌握情况差别也较大。仅有52.4%的同学能理解教师在课堂上所讲授内容的50%以上,有高达47.6%的学生基本在课堂上听不懂,这说明能适应双语教学的医学生比例并不理想。同时结合我们教学团队另外一个教学研究项目-比较接受医学诊断学教学的2010级英文和非英文班医学生《诊断学》考试成绩结果进行分析。英文班与非英文班考试题目内容相同,只是英文班的部分试题以英文形式提出,要求用英文形式回答。2010级非英文班平均成绩为80.1分,双语教学的英文班平均成绩为81.3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说明双语教学对医学生的专业知识的掌握影响可能并不大,但对于47.6%课堂听课效果不理想的学生而言,双语教学只是增加了他们课后的学习负担,通过他们的课后努力完全可以掌握该掌握的内容。医学生培养的首要任务是使学生尽快地牢固掌握所学的医学专业知识,在此基础上尽可能地提高他们的专业英语水平。开展医学双语教学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尽快掌握医学前沿,而不能以牺牲教学质量为代价。

英文班学生英语四六级通过率虽然较非英文班通过率高,但仍有接近一半的学生听不懂且不完全理解英文医学专业课程的内容,授课效果不是很理想。探究其原因,主要是长期以来英语应试教育的结果,教师和学生只片面追求四六级通过率,而忽视了实际的医学专业英语的沟通和应用能力的提高,因此医学生急需进一步提高医学专业英语交流能力。

3.3 诊断学双语教学教材的选用

对诊断学双语教学的具体教学形式进行调查(见表3),结果显示57.5%的学生主张采用英文原版加中文统编教材相结合的教材形式,18.6%选择国外英文原版教材,13.7%选择中文统编教材,10.2%选择中文统编教材配英文翻译。66.5%的学生主张采取中英文结合的授课方式。由此可见:绝大多数学生希望教材采取中英文相结合的形式,可以相互参考,以便自学,这也从侧面体现出学生专业医学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较差,不能通过听双语授课及阅读英文原版教材掌握专业知识;也反映了医学专业双语师资力量相对薄弱,不能通过双语讲授使学生很好的理解医学专业知识。

教师和学生也需要合适的教材才能更好地开展双语教学。但目前为止还没有见到一本真正适于医学生使用的双语医学专业统编教材。英文原版教材具备相关医学专业的前沿知识,弥补了中文统编教材内容相对滞后的弊端,从而能较好的与国际上医学的发展接轨,且英文表达规范,临床案例丰富,更符合培养医学人才的需求,有助于提高医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及分析解决问题的临床能力[3]。但英文原版教材与国内统编教材有很大差别,其内容多,拓展面广,价格昂贵,如果英语水平有限,也会影响对中文医学教科书核心医学专业知识的掌握,目前学生的认同度不高。因此,教育部应将原版英文教材与中文统编教材的特点结合起来,吸取英文原版教材的精华,尽快编写出适于我国医学生使用的双语教学统编教材。

3.4 影响医学诊断学双语教学效果的教师因素分析

医学专业双语教学的影响因素除了上面所述医学生的英语水平和中英文的教材选择之外,还涉及任课教师的专业英语讲授水平、专业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以及适宜的教学方法等因素。要保证双语教学的质量,就必须配备较强的师资队伍。教师是教学的关键点之一,是教学过程的引导者。对于医学专业双语教学的教师素质要求更高,不仅要精通医学专业知识,而且要能够流利的用英语讲授专业知识,准确地解答学生的问题。我国医学专业双语教学工作目前在师资方面的局限是:一方面英语教师虽然精通英语但医学专业知识却不够,不能传授医学专业的知识;另一方面医学专业教师精通医学专业技术,但英语能力大部分还没达到能熟练应用英语讲授医学专业课的程度。“医学专业双语教学”不是单纯的“英语医学教学”,而是用英语进行医学专业知识的系统讲解,学生对教师的要求更看重医学专业知识的英语教学水平。因此,医学高校必须加大力度培养双语医学专业教学人才。

如何解决医学专业双语教师的师资问题呢?一、教师基本教学沟通能力是一个重要环节,在医学诊断学双语授课时,教师可以针对课堂内容分组讨论,也可以让学生参与教学,以多种形式进行。这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激发学生创造性不可忽视的手段。教师的教学能力不仅包括如何做好课件,还包括如何应用好教学语言,并结合多样化教学形式,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4],培养学生自主创新意识和能力。这些方面也成为了评估医学专业双语教学的教师教育质量的评价标准[5]。二、教师的医学英语专业水平培训任重道远,也是提高医学专业双语教学质量的一个有效途径。对于医学专业课授课经验丰富的,英语水平较高的教师,可以选拔进行医学英语专业课程授课培训,也可聘请外籍医疗专家进行培训与授课。此外,为了提高医学专业英语教师授课的积极性,需要不断完善双语教学的奖励机制。鼓励青年教师不断加入双语授课队伍,为将来双语授课人才做好充足的后备储备。近年来组织观摩优秀教师授课,定期召开医学专业双语教学研讨会,公派医学专业教师出国进修医学教育也成为一种趋势。

4 结 语

双语教学是语言和专业学习相结合的高级形式,其重要作用在于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应用于专业教学[6],是我国教育与世界接轨的必由之路。医学诊断学双语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既精通医学诊断学专业知识,又精通英文的复合型人才,使他们将来有能力站在世界医学的舞台上竞争。相信随着我国医学专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对医学专业双语教学重视程度的不断加强,医学专业双语教学工作一定会蓬勃发展,为社会的进步培养更多优秀的医学专业双语人才。

[1]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S].2001-08-28.

[2] 冯振中,刘德纯.对病理学双语教学的问卷调查及思考[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基础医学教育版),2007,9(5):568-570.

[3] 喻红阳.二类本科院校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J].中国校外教育,2012,8:70-71.

[4] 邱章乐,鲁峰,汪明.创造心理学[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1:81.

[5] 王云,邓砚,肖强.研究生自主创新意识的影响因素浅析—以广西医科大学为例 [J].高教论坛,2009,6:101-103.

[6] 张明阳,徐东东,王东林,等.留学生法医学双语教学探讨 [J].基础医学教育,2011,13(7):682-684.

猜你喜欢

诊断学双语医学生
《全身 CT 血管成像诊断学》出版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
对医学生德育实践的几点思考
基于现代网络通讯工具的中医诊断学教学实践与探索
浅谈医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诊断学教学中融入医患沟通技能的培养
《内经》诊法教学内容简析及与中医诊断学的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