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父母别表现得像个老师

2015-09-10安德烈·库瑞斯基

中华家教 2015年1期
关键词:科研工作尝试玩具

安德烈·库瑞斯基

童年时代,父亲简直就是我的百科全书:他喜欢观察周遭世界,对新鲜事物永远充满好奇,热爱各种知识,对很多事情都略知一二,并非常乐意和感兴趣的人分享他的见解。

为什么变色龙会变色?闪电会沿着雨水下来吗?……每个下午,我都会坐在父亲工作间的凳子上,在父亲身边问个不停。无论我的问题有多么滑稽或是无聊,父亲总是耐心地给我一个全面的回答,这让我非常陶醉。

直到我七岁还是八岁的那个下午,一切发生了改变。

“爸爸,黑洞是什么?”那时,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很久,我便直接问父亲。他转过头对我笑了笑,“这个,我不太清楚。”

我当时震惊了!父亲竟然不知道?在我年幼的世界里,父亲可是无所不知的呀!我忽然意识到父亲并不是上帝,而这一转变也让我进入了一个意义深远的世界:科学仍旧有未解之谜!这种神秘实在太让我兴奋了!

从那一天起,我开始寻找通往答案的方法,而非仅仅满足于知道为什么。当我发现一些有趣的问题后,我便去找父亲,和他像伙伴一样讨论,尝试着解决这些问题,虽然不是经常能够真正找到答案,可那种体验实在是棒得很。

直到我后来从事科研工作,对神经科学与心理学得以了解更多之后,才真正了解了其中的奥妙所在。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曾经做过一项对比试验:分别给两组四岁大的小孩一个可以播放音乐的新玩具,然后让研究人员用不同的方式示范操作。第一组中,研究人员会装作不知道如何让玩具播放音乐,直到试了几种方法后才成功;而在第二组中,研究人员则表现得像一名老师,告诉孩子们注意看她,并明确说她在给他们演示正确的步骤。

结果表明,在研究人员表现得毫无头绪的小组,很多孩子找到了让玩具播放音乐的最便捷的方法,只需要通过两个动作。但当研究人员表现得像一名老师,孩子们则是认真地模仿这个被强调的步骤,而没有发现更便捷的方案。

心理学教授Alison Gopnik就此写出的研究报告指出:太多的直接指令——告诉孩子该做什么,而不是让其自己找到方法——会严重影响孩子创造性解决问题及探索多种解决方案的能力,并解释说:“或许直接指令可以帮助儿童学到具体的技能与知识,却忽略了儿童的好奇心与创造性,可后者从长远来看对于学习则更为重要。”

我的父亲当时可能并不知道这个道理,但他用实际行动做到了这一点。那就是:别表现得像个老师,因为如果你越像他的同辈,他便越不容易模仿你,也不会总是问你,而更倾向于自己去探索与尝试。

那时候,我的天性是追寻问题的多种答案,渴望尝试不同的方法。但我很快也学到,这种挑战老师和怀疑规则的学生是不受学校系统欢迎的,随之我也渐渐结束了以往那种愉快的学习与探索,不再观察、思考或想象。

所幸我对科学的热爱并没有被完全摧毁,否则我也不会在今天从事我热爱的科研工作。

猜你喜欢

科研工作尝试玩具
再试试看
再试试看
平衡玩具
做专业发展型班主任,不做“保姆”和“通讯员”
丢失的玩具
加强档案科研工作提高档案管理水平
小小玩具,大大乐趣
尝试
高职高专院校科研工作定位与对策分析
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