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孩子“发火”是最需要我们的时候

2015-09-10罗静

中华家教 2015年1期
关键词:游戏吧失控负面

我接到一位父亲写来的求助信,他说:最近发现儿子和我一起玩的时候表现得很没责任感。比如今天在游戏中我们一起疯,可是一不小心,他手里的一个瓷玩具松开掉到了地上,他立刻把责任推给我,说:“都怪你、都怪你”。之前也遇到过这种类似情形,我会批评他,告诉他男子汉应该要有担当。然后他哭了,游戏就玩不下去了。我很困惑,这种时候到底应该怎么办合适呢?

在游戏过程中,孩子会偶尔闹些小情绪,甚至是假装闹些小情绪。这个时候,多数父母都会觉得孩子无理取闹,小题大做。尤其是孩子爸爸,更易对孩子这样的行为感到恼火,更易发脾气,直接对孩子进行评判、说教,并且停止游戏。此外,家长还会给孩子的表现来个负面的定性,就如案例中的爸爸一样,说孩子“没责任感”“没担当”。 其实,这么大的孩子还不懂得何为“责任”和“担当”,他们这样说,只是在宣泄日常积累下来的负面情绪而已,没别的。

所以,遇到这种情况,家长一定要淡定,并可以将此看作亲近孩子、走进孩子内心世界的一次绝好机会。

当孩子情绪失控,并且对父母表现出“攻击性”时,作为父亲,可以用男人独有的智慧和幽默感去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这可怎么办呢?下次我们要小心一点哦!他(瓷玩具)肯定摔得很疼,来,帮爸爸收拾一下吧!”

爸爸一方面接纳了孩子的情绪,一方面又展示给孩子看,如何去处理问题。全程不中断正在进行的游戏,相反,可以学着用游戏式的轻松方式把让你觉得尴尬或者难过的事情转化了。想让孩子学会担当,不用说,更不是教训出来的,你做到了,他就看到了,你做的多了,他就学到了。

很多时候,若孩子说出这样的话,或者在游戏中表现出失控、无理取闹行为,我们一般就能够判定:父母很少陪孩子,或者没有教过孩子遇到问题该怎么办。所以,解决办法就是:多陪孩子,并引导他如何处理困难。

上面案例的父亲,是觉得孩子有“问题”,要先解决问题而停下游戏。还有些父母看着孩子哭了、情绪不好,或者是心疼孩子,再或者也被感染得情绪不好了,干脆就结束游戏吧。其实,这种停止游戏的做法,对孩子而言,是双重打击。第一,孩子的负面情绪没有得到缓解;第二,喜爱的游戏也没了。

正在努力要卷入孩子成长中的爸爸们,不要让本来愉快的陪伴承载太多大人的情绪负担。带着孩子快乐地游戏吧,在游戏中告诉孩子如何表达情绪和处理不好的情绪,引导孩子在有爱的感觉中找到自信和力量,这是父亲最伟大、最重要也是独一无二的功能。如果你这么做了,就不要担心了,你的孩子一定会长成你期望的那样!

(罗静 儿童发展心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儿童发展心理学博士后,著有《爱,从懂孩子开始》)

猜你喜欢

游戏吧失控负面
一场吵架是如何失控的
大树的日常
阿基与乌龟之失控
图画捉迷藏
正面的人和负面的人
图画捉迷藏
1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将启用新版负面清单
环球视窗
2013女丝新标准
我最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