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高职学生的数学素质
2015-09-10吴媚
吴媚
摘 要: 本文从素质教育对高职数学教学改革的基本要求,加快高职数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加强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开展数学建模教学活动以提高实践动手能力等四个方面,阐述了高职学生数学素质培养的问题。
关键词: 高职数学 教学改革 数学素质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学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它不仅被广泛应用于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而且已经被成功地应用于生命科学与社会科学等众多新领域中。一方面,数学以完备而严密的逻辑性,成为统领其他自然学科的基础学科。另一方面,数学常常在其抽象的外表下与自然科学其他领域发生直接的联系。现在,数学不再仅仅是其他科学的基础,而且似乎成为科学发展的决定因素。“高技术本质上是一种数学技术”的观点已日益成为人们的共识。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迅猛发展,“发展专业特色,突出专业技能”,成为各职业院校追求的目标,具体体现在课程设置中压缩或摒除某些文化基础课程,增加实习实训环节。作为文化基础课的数学,课时相应减少。在这种情况下,要发挥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最大的收获,数学素质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数学素质是指在学习和应用数学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素质,是在先天基础上主要通过后天的学习形成的数学知识、数学能力、数学文化素质的总称,是一种稳定的心理状态和理性的思维模式。数学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不是靠一两节课的教学能实现的,必须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进行坚持不懈、多渠道、多方面的努力和探索。
一、加快高职数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适应高职数学素质的培养。
(一)高职数学教学内容的改革。数学教学内容的改革应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质为目标,同时重视为专业学习服务,应包括课程设置、教学要求、教材建设等基本内容。由于高职数学教学面临课时减少、内容较多的情况,因此要特别重视教师精讲与学生自学相结合,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专业,精选教学内容,精讲精练与学生专业密切相关的内容。
(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素质教育下的高职数学教学方法,应更注重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答疑、课外活动等诸多环节实施启发式教学,适当加大课堂信息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计算机的普及,以及计算机和数学软件的迅速发展为数学的发展和应用提供了强大的技术基础和计算系统平台。在数学教学中适当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使单位学时内的含金量更高。如讲解矩阵和线性规划等问题时,在学生掌握了它们的原理和方法后,可以向学生介绍功能强大的MATLAB软件,利用计算机介绍该软件如何解决诸如矩阵的运算和线性规划等数学问题,在日后的工作实践中,充分利用该软件强大的数学和工程应用功能,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计算机辅助教学,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开拓学生的思维,是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一种好方法。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素质教育的重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高职教育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充分发挥其在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方面的作用。数学作为自然科学中思维性极强的一门基础学科,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为学生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氛围。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是学生探索创新,发展创新思维的土壤,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积极的学习动机,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增强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使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最大限度地活跃起来。
(二)在教学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向学生介绍数学家发现定理、公式的故事或有趣的传说,激起学生的创新意识。数学的定理、公式、方法的发现与数学家的认真观察、善于分析、勤于思考、归纳、总结及对数学的执著密不可分。向学生介绍数学家发现新定理、公式的方法,以及他们对数学发展的贡献和世人对他们的敬仰,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三)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敏锐的洞察力。创新思维具有求异性、灵活性、独创性和灵感,其主要体现为灵活性。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敏锐的洞察力,应从以下方面入手:第一,注重数学基础知识的教学。过硬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发展学生基本能力的基础和先决条件。学生只有把这些基础知识都掌握了,才能顺利解题,也只有把这些基础知识都掌握了,才能按自己理解的广度、深度,结合直觉、知觉、记忆、联想和习惯与知识特征,在头脑中形成具有内部规律性的整体结构,其积累越多,联想、类比和想象的领域就越广,思维更灵活,洞察力更强,创新机会就越多。第二,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逆向思维具有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克服思维定势的负迁移作用,是突破旧有的思维框架,产生新思想、发现新知识的重要思维方式。在数学教材中,存在着大量的可逆因素,教师应善于挖掘、充分利用,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数学教育在培养学生数学的各种能力的同时,应当把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放在重要位置。由于高职教育的特殊性,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努力探索如何将理论够用的原则与创新素质的培养结合起来。
三、加强数学建模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促进数学素质的培养。
随着各门学科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学中模型方法已成为现代化进程中的强有力的技术——数学技术,这种技术在发展高科技,实现优化决策,加强系统管理等诸多方面是不可替代的工具。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数学素质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中的重要方面,而掌握和运用数学模型方法是衡量一个人数学素质的重要标志之一。
数学模型方法可以解释,处理并解决各种各样的数学问题及现实问题。例如在解决数学问题的常规思路受阻时,可以转换一个角度思考,尽可能开阔视野,通过变形、抽象、类比、化归和构造等,在与问题相关联的知识点中寻求一个合适的模型,利用模型的量的关系,求得问题的解决。这种思路常给人一种意想不到的结果。又如,在处理现实问题中,分清问题的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恰当抛弃次要因素,通过提出合理的假设,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并完善修改模型,借用模型,使现实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在高职数学教学中,加强数学建模教学活动,能改变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按部就班的静态传授模式,加强数学教育的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加深学生对数学的认识,提高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能力的兴趣和积极性。由于数学建模是以解决实际问题和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为目的的,它所涉及的实际问题是多种多样的,解决的方法和方式具有不确定性。因此,数学建模教学活动在学生数学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上主要体现在:洞察力的培养,数学语言翻译能力的培养,数学思想和方法的综合应用与分析能力的培养,想象力的培养,自学能力的培养,等等。数学建模教学活动是提高和促进学生数学素质乃至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手段,加强数学建模教学活动是当今数学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之一。
总之,高职教育不仅是为了使学生掌握书本上的数学定理和公式等内容,更重要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