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支架式教学理论的运用
2015-09-10储晓丽
储晓丽
[摘 要] 作文教学不仅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还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表现,教师通过写作教学不仅能够帮助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还可以为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如何上好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课是每一个小学语文教师都必须仔细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笔者认为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运用支架式教学理论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积极的作用,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之中也要注意支架式教学理论的特点和运用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 小学语文;支架式教学理论;作文教学;实际运用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写作教学对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发展提高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如何做好语文写作教学工作一直是广大教师头疼的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尝试运用支架式教学理论进行写作教学,学生的作文写作质量明显会有所提高。这一理论如何运用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则需要广大教师持续探索。在此,笔者主要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谈一谈支架式教学理论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一、支架式教学理论的涵义
支架式教学理论认为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扮演着引导者和点拨者的角色,学生应该体现学习主人翁的地位,这一点和当前我国教育界大力推行的课程改革不约而同。课程改革同样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之中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通过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性、给学生更多的选择和权利可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而支架式教学理论同样注意引导学生积极进行实践,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之中将知识转化成为能力。这些举措都有助于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就教育而言,支架式教学理论实际上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当学生构建知识体系的支架,在学生构建知识体系的时候教师要给予及时的帮助,在学生完成了知识构建之后教师则要逐渐淡化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作用。支架式教学理论最早来源于前苏联学者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经验的积累,在不断的积累过程之中学生能够将知识和经验进行内化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因此在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的之间就是最近发展区。举个例子来讲,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进行的是写话训练,小学高年级的学生进行的则是习作训练,进入初中乃至高中的学生进行的才是真正的写作训练。在这样过程中写话训练是实际水平,而写作训练是学生可能达到的水平,最近发展区就是习作。根据这一原则,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之中就需要循序渐进,避免因为急功近利导致不好的结果。
二、进行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意义
小学语文写作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写话训练,二是小学高年级阶段的习作训练,这两个阶段的教学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养成观察生活的好习惯。写作教学会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多关注生活之中的事情,要求学生写自己的真情实感。在写作的过程中,教师也不会给学生设置太多的条条框框,学生能够尽情表达自己的情感。写作教学要求学生多与人沟通和交流,力求在沟通和交流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思维灵感。写作教学还会交给学生正确的书写格式和一些相关要求,学生在写作教学中能够学到如何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三、当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思想落后
当前,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思想都比较封闭和落后,传统教学思想牢牢控制了教师的思想。在这样的思想束缚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然将自己当作教学的核心,去过多地干涉学生的思想和情感。此外,还有一部分教师认为自己的任务就是给学生布置作文题目,作文内容也不查收,这样的思想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阻碍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2.教师的教学方法落后
经笔者调查发现,当前不少教师在进行写作教学时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传统教学方法固定单一,其灵活性比较差,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教育对教学方法的需要。不少教师采用布置题目、学生写作、教师评分这样固定的教学模式,殊不知这样的模式太过于呆板甚至会影响学生的思维发展。此外,不少教师害怕麻烦,不愿意变化,这也是造成当前写作教学质量迟迟得不到提升的一个重要原因。
3.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得不到尊重
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要求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但是受到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思想的影响,当前在语文写作教学过程中仍然是教师充当教学的主体,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灌输的知识。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不充分,学生没有观察生活的技巧、写作的技巧,导致学生的情感受到压抑并阻碍了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
4.考核制度评价不合理
当前,学生的写作水平完全由教师一个人说了算。在评价的时候也完全按照教师的喜好进行评分。这样的评分方式人为性过强,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产生消极的影响。此外,教师会因为成班率高而选择部分学生重点培养,对其他学生则存在一定程度的忽视。这样学生的学习动力受到了严重的打击,长此以往,学生对学习写作会产生消极的抵触心理。
四、实现在小学写作中运用支架理论的措施
1.运用支架式理论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想要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就必然要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到写作训练中。支架式理论的实际运用需要教师认清楚自己的地位,和学生平等沟通与交流,在教学的过程中扮演引导者和点拨者的角色。首先,教师可以用提问来和学生进行沟通,在提问的时候教师要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进行,这样可以在无形中慢慢地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其次,教师还可以用举例的模式帮助激发学生写作热情。写作训练不是让学生在毫无基础的情况下就开始写作,教师应该先给学生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例子或者范文,以此来启发学生的思想。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教师也要及时地出现并迅速判断应该给予学生什么样的支持。
在给学生布置作文题目时,教师要帮助学生分析题目,给学生提供一些参考建议,这样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不过在充当支架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同时,教师也需要注意这样一些问题:首先,支架的存在是为了帮助促进学生的发展,在学生发展到了一定程度后,教师就需要撤走这些支架,让学生独立发展,不能让学生产生严重的依赖性;其次,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通过情景创设等让学生体验到写作学习的魅力所在,这样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尊重学生主体性,积极互动
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合作能力,因此教师可以利用问题和学生进行交流,在提出问题后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在布置一个作文题目后,教师可以和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接着让学生也说说自己的想法,然后相互沟通交流彼此想法的优点和缺点,达到相互促进、共同进步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能够收获令人满意的结果。
3.以教师为纽带,促进学生之间的项目交流
支架式理论认为教师不仅是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的支架,同时也是学生之间的沟通纽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一个个小组,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沟通和交流,学生之间的交流会更加顺畅,此外通过相互合作,学生能够发现更多有意思的事情和想法。因此教师要充当好学生之间和小组之间的润滑剂,通过适当的调整和磨合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说出自己的想法,每个小组之间都能够进行顺畅的沟通。
总而言之,支架式教学理论对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质量的提高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广大语文教师要对此给予高度的重视,有计划地将其运用到实际教学过程之中去。
参考文献
[1]王宇.支架式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2):274.
[2]高芹.“支架式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0,(4):49-50.
责任编辑 敖小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