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中国传统行政文化的影响和完善
2015-09-10张玉晨
张玉晨
摘 要: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大国,有几千年的传统行政文化,这些传统行政文化对我国现代行政的影响巨大。正确认清传统行政文化对当代行政的影响,充分发挥中国传统行政文化的积极作用,最大限度地回避其消极影响,非常必要。本文在论述行政文化特征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中国传统行政文化对现代中国行政的影响,并对中国传统行政文化完善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中国传统 行政文化 影响 完善
一、行政文化的含义、特点
行政文化是指在行政实践活动基础上所形成的,直接反映行政活动与行政关系的各种心理现象、道德现象和精神活动状态,其核心为行政价值取向。行政文化的形成、变化和发展,受历史条件、地理环境、社会制度、民族特性、文化心理、文化背景、传统习惯及世界观与价值观、政治思想体系、法律意识等诸多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又反作用于这些社会文化现象,并在一定条件下与各种社会文化相互转化。
行政文化的形成是人们通过长期创造、延续、传承而实现的,其过程长期而缓慢。因此,行政文化一旦形成就具有以下相对稳定的特性。
(一)历史性和沉淀性。
行政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任何行政文化都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通过对行政活动中知识、经验、习惯、道德、理想、信仰的长期积淀而产生的。因此,它以国家行政实践活动为前提,是社会私有制、阶级、国家等历史现象的伴随物。
(二)阶级性和民族性。
行政文化作为私有制和阶级、国家的产物,它的出现总是体现一定阶级或阶层的意志,并且为一定的阶级或阶层的利益服务,因而具有阶级性和民族性。例如封建社会的行政文化是崇尚专制、强调服从,资本主义社会的行政文化是崇尚法治、强调人权,社会主义社会的行政文化则崇尚服务,强调科学、为民,这是行政文化的阶级性体现。行政文化的民族性主要表现在特定行政文化的具体内容上,例如美国的行政文化通常表现为民主、自由、积极、奋发,德国的行政文化表现为重法、守纪、严正、整齐,英国的行政文化则是尚典、守旧、泥古、重名等。
(三)连续性和多元性。
行政文化是连续的、持久的和不断变化发展的,其间每一种新的行政文化的出现都是以往存在的行政文化的某种延续、继承或扬弃,具有时间与空间上的向后向上的推移性。行政文化一经形成将广泛地、持续地影响行政主体及其行政活动,并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中,在人类社会经济、政治发展和治国安邦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在不同社会文化的冲突和交融中,由不同的区域和人群逐渐整合而呈现出多元化特性。
行政文化的上述特征决定了“一个社会要想从以往的文化中完全解放出来是根本不可想象的,离开文化传统的基础而求变、求新,其结果必然招致失败”。由此可见传统行政文化的影响重大。
二、中国传统行政文化对现代中国行政的影响
中国传统行政文化指的是在中国社会历史的演化过程产生,至今仍在中国行政活动中产生影响的行政文化。中国传统行政文化对数千年中国行政体制的形成、发展、日趋完善成熟产生深远的积极影响。我们应该看到传统行政文化中一些消极因素对我国现代行政的消极阻滞作用。
(一)积极影响。
1.推动以德治国,促进服务型政府建设。行政道德是一种职业道德,是指政府行政工作人员,行使公共权力,管理公共事务,处理自身与工作对象之间,上下级之间,同事之间以及公私、得失等关系时,所应当遵循的原则和规范。世界各国的行政管理实践充分证明,即使最现代的行政管理、最完善的行政制度也离不开行政道德的自律。中国传统行政文化主张德治,重视官员道德修养以保障民众利益不受侵犯,同时倡导爱民恤民。纵观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以人为本、民本治国的思想源远流长。“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以民为本,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等中国传统思想道德,一直被奉为中国行政官员的修养格言。道德作为中国传统行政中的一种自我约束机制,在现代行政过程中仍然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及当代中国政府“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改革带来的红利”等改革目标,均与中国传统行政文化中民本思想道德一脉相承。
2.推动行政关系协调,促进和谐政府建设。“贵和”向来都是中国传统行政文化的主流理念。“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和为贵”、“求同存异”等中国传统行政文化思想,对于中国现代行政过程中正确处理政府内部各种关系乃至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各种关系,建立和谐社会与和谐政府仍然有重要而现实的意义。
3.推动用人制度改革,促进现代公务员制度建设。推行科举,重视治吏,尊贤任能,考课严格,赏罚分明,强化监察,褒廉惩贪,这些中国传统的用人制度非常发达,是中国传统行政文化中人才选拔任用制度的重要内容。中国每个朝代都设有严格的科举考试选拔和治吏制度,用人强调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考试与晋升制度。这种用人机制不仅在传统社会发挥了巨大的积极作用,而且为我国现代公务员制度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二)消极影响。
1.阻碍当代中国行政法治进程。“君主独裁”、“宗法家长制”的人治文化是中国传统行政文化的重要特色,给中国传统行政文化带来了严重的“官本位”和“权威主义”思想,与以立法的形式切实体现广大人民意志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法治行政文化建设要求相矛盾相冲突。现阶段,实现现代行政文化必然要求剔除个人主义至上的传统行政文化阻碍。
2.阻碍当代中国行政效率效用的提高。中国行政文化中的形式主义现象,长期以来根深蒂固。这种形式主义至上、效率意识淡薄的行政文化必然阻碍当代中国行政效率效用的提高,导致行政执行不力,延缓中国行政现代化进程。
3.阻碍当代中国公平公正行政秩序的建立。中国传统文化受儒家思想影响较深,社会等级区分明显。这些传统等级观念在老百姓心中已经烙上深深的印迹,在许多行政活动中,行政官员表现出的极强的等级性与人民群众表现出的较强的依附性形成鲜明的对比。在他们看来,官就是官,民就是民,“官大一级压死人”。这种等级分明的传统行政文化,直接导致人治,加深“官本位”思想,形成恶性循环。这种消极影响若未能得到有效缓解,则严重影响中国的民主法治进程,阻碍公平公正行政秩序的建立。
三、面对中国传统行政文化完善提出拙见
(一)实现德治与法治的有机结合,推行德政基础上的法治行政。
要以“德治”、“仁政”为根本,同时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作为一种治国方式,人治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几千年。但“人治”这一政治手段所包含的“德政”、“仁政”等政治策略,对社会时代和社会环境及统治者本身的思想境界及素养有着极高的要求。目前及今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社会将同时处于转型发展期,各种社会矛盾凸显,加上全球一体化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各种价值思潮冲击混杂,仅靠传统的中国行政文化已经不能适应中国当代行政的需要。相比之下,“法治”更能突出其优越性,“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以完善的法制建设约束行政官员和普通民众均“不敢越雷池一步”,在“以德治国”的人道理念基础上实行“依法治国”的法治理念,将传统行政文化中的“德”内化为自身的防线,强化“法”这个外部机制,形成当今行政管理中有效的“防腐剂”,是对中国传统行政文化完善的一个重要举措。
(二)构建平等的公民社会,推行公民参与型行政。
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权力时,要踢除“官本位”思想,增加对公共权力的透明度,推进政务公开,广泛吸收并多多鼓励社会民众参与,共同创造互动、协调、协商、对话的行政程序和制度,把优良作风扩展到整个社会。
(三)克服形式主义,推行行政绩效制。
传统行政文化注重形式主义,受其影响许多官员在行政管理中喜欢做表面文章,搞面子行政,机构庞大,人浮于事,过程拖沓,执行力低下,严重影响了行政效率和效用。现代社会,无论老百姓的生活还是经济社会的发展,无不讲求高效率、高质量。因此,在实际行政工作中必须坚决克服一味地迎合上级、置人民利益于不顾的形式主义,推进行政管理创新,改革和完善行政绩效制度。
总之,中国传统行政文化极丰富,许多地方值得当代中国行政借鉴学习。但是不可否认在博大的中国传统行政文化中,不可避免地具有大量为传统统治阶级服务的思想糟粕。在传承中国传统行政文化特色的过程中,适应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要求,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应当对中国传统行政文化去芜存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完善中国传统行政文化,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点的行政文化体系,促进当前进行的行政改革乃至整个政治文明建设的健康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
[1]肖素芳,梅星.浅析中国传统行政文化对当代行政管理的影响.消费导刊[J].2008年10月.
[2]洪威雷,万燕花,朱娇妮.中国传统行政文化与现代行政文化的特征及其冲突.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J].2005(01).
[3]赵海娥.行政文化研究.2014年4月.百度文库.http://wenku. baidu.com/view/955ea059c5da50e2524d7f55.html from=search.
[4]黄琴.论传统文化对中国行政管理的影响.经济研究导刊[J].20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