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提问有效性研究
2015-09-10夏令南
夏令南
摘 要: 课堂提问是师生课堂交流的平台,是教师进行启发式教学的重要手段。有效的课堂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启迪学生思维。提高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 数学课堂 提问 有效性
课堂提问作为一项可操作、可演示、可评价与可把握的数学教学技能,已越来越受数学教师的重视。教师要把握好提问的“有效度”,多层次、多方面、多角度地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的好奇欲望、探索欲望、创造欲望和竞争欲望,进而培养学生的思维。有效巧妙的课堂提问,会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开阔,教学效果良好。因此,教师要充分挖掘提问的功能,优化问题的设计,把握提问的原则,真正发挥课堂提问的作用。
一、提问内容要有启发性
启发性是课堂提问的灵魂,缺少启发性的提问是蹩脚的提问。因此,教师所设计问题要能够激活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去探索、发现。提问要能引导学生到思维的“王国”中遨游探索,使他们受到有力的思维训练。要把教材知识点与已有知识、经验之间的矛盾当做提问设计的突破口,让学生不但了解是“什么”,而且能发现“为什么”。同时,要适当设计一些多思维指向、多思维途径、多思维结果的问题,强化学生的思维训练,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二、精心设计提问内容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注意趣味化、新颖化,突出一个“精”字。我们在设计时多花一些心思,变换提问角度,让学生有新奇之感,那么他们就会产生浓厚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提问的问题要清晰、简短、切中要害。课堂提问的问题应当紧扣教学内容,围绕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进行。所提的问题应该为课堂教学内容服务,每一个问题都应有助于学生思维发展,有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发现与理解,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提问的问题要具有开放性和挑战性。教师在设计课堂问题时,就要考虑问题是否有利于开拓学生思路,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师把教学新知识点与已有知识、经验之间的矛盾当做提问的突破口,尽可能多地给学生一些思考的空间,思考可否有更多的方法解决问题。
三、面向全体,注重多元化评价
新课改使课堂教学强调激励性评价,将激励性教育与挫折教育有机结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从关心、爱护、理解学生出发,以不伤害学生自尊心和不打击学生的创造性为前提,开展了肯定性评价、激励性评价、延时评价、体态评价等,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上课学习的积极性,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因此,教师要成为评价活动的组织者与协调者,积极构建师生、生生间的多元多维评价。
四、提问要时机得当
提问可以在单位教学时间内任何时刻进行,但不同时刻的提问所取得的效果是不尽相同的,也就是说,提问存在一个最佳时间的选择问题,在一个完整的单位教学时间内,只有少数几个瞬间时刻是提问的最佳时间。教师必须善于察言观色,注意学生的表情和反馈信息,及时抓住这些最佳时刻。一般来讲,教师提问有课前复习的提问、导入新课的提问、课间引导启发学生思考的提问和课后总结性提问。虽然一节课中提问次数没有确定,但要把握好提问时机,不宜过多,何时提问,提问什么内容,一般课前应设计好,提问要问到关键处,问到点子上,问出水平。在课堂教学中,多数情况下提问后要停顿一会儿。有经验的教师常在提问后环顾全班,一些非语言的暗示也可告诉教师,学生对问题的反应:如学生举手则表明他想回答这个问题。每当一名学生准备回答问题时,他便会嘴微张,身体稍前倾,眼睛也睁得更大一些,或许会抬起头微笑,这表明他对回答这个问题比较有把握;而对听到问题后低头或躲避教师的目光者,则可能对这一问题不会。
五、引导学生灵活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仅仅是教学的开始,“问题解决”的核心内容就是要让学生灵活地解决问题。这样,在鼓励个性发挥的意义之下,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培养才能成为可能。要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在操作探索中解决数学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教师不仅需要更新教学观念,而且要认真钻研教法、学法,让学生在充分理解数学的基础上提高成绩。
六、教师要灵活应用提问技巧
课堂提问是数学课堂教学的核心,课前精心的预设问题,能让教师更好地驾驭课堂。当教师设计好了提问内容,把握好了时机,选择好了提问对象,剩下的就是提问的技巧。
1.提问形式要多样化。根据教学内容的性质和特点,课堂提问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常用的形式有:①布悬设问,诱发学生的直接兴趣。②导趣设问,激发学生的积极性。③梯度设问,化难为易。如果问题过难,学生望而生畏,就会挫伤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因此,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可将其分解,依据“最近发展区”理论,创设阶梯式问题情境,形成一定坡度,由易到难,化繁为简,层层推进,从而达到预计的目的。④巧变设问,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有些问题往往从多个角度透视,这些问题可以开拓学生思路,从而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⑤质疑设问,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不可能都是教师提问题,有时可以对某个知识难点留一定时间让学生提出质疑,再由学生或老师解释,这样学生的理解更透彻。
2.提问时机要把握,当问则问。提问是课堂的骨架。那么,如何提问,什么时候问。这些都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就要设计好。在授课前的复习提问,有利于唤起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为掌握新知识铺路架桥;预习提问,可以检查学生对新知识的预习情况,使学生对新知识早知,找出疑点,课上解决;授课中的疏导提问,要抓住教材的重、难点提问,有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结束时的总结提问,要注重对新授知识的归纳和整合。总之,教师要善于把握时机,抓住关键点,问在该问处,问在当问处。
参考文献:
[1]刘芳主编.肖成全等编著.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教材.有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