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语料库的独立学院专门用途英语词汇教学探讨

2015-09-10陆娟鸿

考试周刊 2015年33期
关键词:专门用途英语独立学院词汇教学

陆娟鸿

摘 要: 词汇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独立学院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鲜有成效,词汇教学仍然是一个较薄弱的环节。基于语料库的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兴起为其打开了思路,能帮助解决教学中“教什么”和“怎么教”的两大难题。

关键词: 独立学院 大学英语 语料库 专门用途英语 词汇教学

一、独立学院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现状

英国语言学家D.A.Wilkins(1972:11)曾说:“没有语法,人们可以传递一点点信息,而没有词汇,人们则无法传递任何信息。”后来的John Sinclair & Antoinette Renouf(1988)和Dave Willis(1990)等提出了“词汇大纲(lexical syllabus)”这一概念,开始试行以词汇为中心的英语大纲和教学设计。再稍后Lewis(1993)提出一种新的教学法——中心词汇教学法(the lexical approach),认为词汇习得是二语习得的中心任务,其习得情况直接影响学习者听、说、读、写、译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尽管由于种种原因,无论是“词汇大纲”还是“中心词汇教学法”都没能形成一定的气候(许家金,2009),但其核心观点:词汇教学在语言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却是毋庸置疑的。

然而在现实中词汇教学依然是大学英语教学,特别是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一个薄弱环节,这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首先,独立学院学生的英语基础相对较弱,学习习惯差,自主学习能力不强,自信心不强,对英语不感兴趣,认为所学的东西没有用。大学不同于中小学,学习缺乏监督,因此很多学生课上并不专心听讲,课后用于英语学习的时间更是少之又少。显然在这样的情况下要过大学英语四六级有一定的困难,但为了应付考试只能机械背诵词汇,有的背诵的甚至仅仅是单词,而非词汇。其次,尽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已提出多年,教师都知道应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但是基于独立学院的教师大多较年轻,经验缺乏,学生水平低下且配合度不高等原因,改革较难以实施。而词汇知识掌握不牢,正如上文所述,严重影响学习者听、说、读、写、译各方面能力的发展,这进一步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厚,动机不足,效果不佳,产生恶性循环。

二、ESP教学

教育部、财政部在2007颁发的一号文件《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外语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进一步强调:“切实提高大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和直接使用英语从事科研的能力。”也就是说专业英语(又称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简称ESP)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尽管有专家学者指出:“尤其在重点大学,大学英语教师要尽早为‘转型’做准备。”(张济华等,2009)但我认为独立学院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更是应该以ESP为方向。2003年教育部颁发的《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明确规定“独立学院的专业设置,应主要面向地方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要努力创造条件加快发展社会和人力资源市场急需的短线专业”。因此独立学院培养的应该是服务于地方的应用型人才,相应地大学英语教学应该以有专业特色的实用性英语教学为主,即专业英语。

事实上ESP并不是一个新名词,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Halliday等人已经提出ESP的概念:“English for civil servants;for policeman;for officials of the law;for dispensers and nurses;for specialists in agriculture;for engineers and fitters”(Halliday McIntosh Strevens 1964),即与某种特定职业和学科相关的英语。国内的ESP研究起步比国外晚了十几年,始于上世界七十年代末,至今已有近四十年的历史。但诸多研究(如谷志忠,2010;罗毅,李红英,2008;王蓓蕾,2004;王艳,2011)表明我国高校ESP教学仍然问题多多,进入一个瓶颈期,从九十年代开始甚至开始走下坡路。其中非常突出的三个问题就是:师资薄弱,很多英语教师对于一些专业词汇并不熟悉,也不太懂常用词汇在专业英语的特殊意思;教材品种繁多,但大多质量低下;教学方法落后,主流为“翻译+阅读”的模式。全国状况尚且如此,师资力量相对较弱、学生英语水平相对较差的独立学院ESP教学情况可想而知。罗毅等(2008)在安徽、浙江、江西六所二、三类高校的研究更是证实了这一点。这三个问题可以简单地被归类为两大问题:前两个问题是“教什么”的问题,最后一个则是“怎么教”的问题。教师本身对于专业词汇不熟悉、不清楚,就会导致他们不知道该教什么,甚至教的内容还可能存在错误,教材问题更是如此。质量不过关的教材,会直接误导学生。

三、基于语料库的ESP词汇教学

幸而语料库语言学的兴起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打开思路。“它以真实的语言数据为研究对象,从宏观的角度对大数量的语言事实进行分析,从中寻找语言使用的规律;在语言分析方面采用概率法,以实际使用中的语言现象的出现概率为依据建立或然语法进行语法分析”(杨惠中,2002:4)。因此运用语料库的方法能够帮助我们解决上述问题。

首先我们可以利用语料库的方法,建立专门英语语料库,解决“教什么”的问题。语料库方法里最常见的功能包括词频统计(word frequency)、搭配(collocation)和语义韵(semantic prosody)。

1.进行词频统计分析

英语词汇总量已达数百万,而且语言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每天都有好多新的词汇产生或有新的外来语为英语所接纳。而有调查(TestYourVocab.com)表明,大多数以英语为母语的成年人词汇量约在20000到35000之间。因此一个英语学习者要掌握学会全部的词汇即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性。对于基础较差的独立学院的学生而言,打好基础、掌握使用频率最高的专业词汇显得尤为重要。专门的英语语料库能够将我们有限的精力集中到词频最高的、最常用的词汇上。

2.词汇搭配和类链接

单词在实际运用中不是单独出现的,其意义往往需要通过其搭配的词一同体现。搭配指的是“在文本中实现一定的非成语意义并以一定的语法形式因循组合使用的一个词语序列,构成该序列的词语相互预期,以大于偶然的几率共现”(卫乃兴,2001:100)。如金融英语中,bull的一个常用搭配就是market,两者的高频共现共现使得他们成为了一组搭配。因此英语词汇搭配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全面的词汇意义。而类联接(colligation)指的是有关词类与抽象语法范畴之间的共现关系(Sinclair,2004),例如动词经常与名词具有共现关系。由此可见,类联接是词汇的语法模式(lexical pattern),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句法结构。语料库的方法能够迅速准确地找到某一专业领域中的搭配和类链接,保证教材内容的科学性、真实性和实用性。

3.语义韵

卫乃兴(2002:300)援引Sinclair(1991:74-75)和Louw(1993:156-159)的观点,认为:“词项的搭配行为会习惯性的吸引某一类具有相同语义特点的词项,构成搭配。由于这些具有相同语义特点的词项与关键词项在文本中高频共现,后者就被‘传染’上了有关的语义特点,整个语境内就弥漫了某种语义氛围。这就是语义韵。”Stubbs(1996:176)认为语义韵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积极语义韵(positive prosody)、中性语义韵(neutral prosody)和消极语义韵(negative prosody)。也就是说,如果一个词的搭配项的语义大多是消极的,那么这个词就含有消极语义韵,反之亦然。这一理论在词汇教学中非常典型的一个应用就是同义词和近义词辨析,特别是帮助学生区别一些容易混淆的近义词,使语言更地道,这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点、难点。

其次,可以利用建立的专门英语语料库解决“怎么教”的问题。从理论上说,由语料库驱动的ESP教学方式体现认知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等理论。认知理论的代表人物布鲁纳(赵艳芳,2001)认为学习是认知结构的组织和重新组织,学生知识的获得不是灌输给学生的,而是要学生自己主动探索和发现。而人本主义理论(秦秀白,2008)则认为应该以学习者为中心,注重挖掘学习者的内在潜能,教师的责任是帮助学习者充分发挥自主性与创造性,并为其创造相应条件、提供相应帮助。同时它注重学习者的个体差异。类似的,建构主义理论(Vgotsky 1978)认为学习活动不应由教师向学传递知识,而应是学生自己主动学习,通过自己的背景知识,主动建构知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则应该激发学生的兴趣,起引导、帮助、促进的作用。

总之,不管是哪种理论都强调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和自主性。而由语料库驱动的ESP教学方式,简单来说就是上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在语料库中便捷地提取例句、语境等进行讲解,给学生输入可理解的真实材料。同时等学生熟悉这种方式以后可以自行检索、观察、比对、统计等,再由老师指引,进行操练。这样就能成功地将“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翻转为“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允许有差异的个体自由发挥,挖掘学生的潜能,带给学生学习上的成就感,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基础差、学习习惯差、学习兴趣不高、自主学习能力弱、缺乏信心但情商又较高、对新鲜事物好奇心较重的独立学院学生,这一方法尤其适用。

当然,这一方法并非完美无缺,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如建库耗时耗力,很多独立学院具备这方面知识的师资不充分;还有相关的配套设施,如电脑的配备都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且大学英语教学班往往由不同专业的学生构成,因此该方法实施起来有一些困难。

四、结语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到了现阶段可以说已经进入一个瓶颈期,独立学院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更是难以突围。就目前看来基于语料库的ESP词汇教学方式为我们打开了新的思路,在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兴趣、增强信心等方面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尽管这中间还存在不少需要攻克的难题,但是相信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研究的进步,这些问题的解决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谷志忠.高校ESP教学现状剖析与应对策略[J].外语电化教学,2010(5):25-29.

[2]Halliday,M.A.K.,A.McIntosh and P.Strevens.The Linguistic Sciences and Language Teaching.London:Longman,1964.

[3]Lewis,M.The Lexical Approach:The State of ELT and the Way Forward[M].Hove:Language Teaching Publications,1993.

[4]罗毅,李红英.论大学英语与专业英语教学的衔接[J].外语界,2008(1):76-80.

[5]秦秀白.坚持人本主义教学观,全面落实《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兼谈“新世纪大学英语系列教材”《综合教程》的编写理念[J].外语电化教学,2008(3):3-7.

[6]Sinclair,J.Trust the Text[M].London:Routledge.2004.

[7]Sinclair,J.& A.Renouf.A lexical syllabus for language learning[A].In R.Carter & M.McCarthy(eds.).Vocabulary and Language Teaching[C].London:Longman,1988:140-160.

[8]Stubbs,M.Text and Corpus Analysis[M].OXFORD:Blackwell Publishers.1996.

[9]testyourvocab,http://testyourvocab.com[OL].2015.03

[10]Vgotsky,L.S.Mind in Society[M].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8.

[11]王蓓蕾.同济大学ESP教学情况调查[J].外语界,2004(1):35-42.

[12]王艳.对我国ESP教材编写原则的探讨[J].中国外语,2011(2):75-81.

[13]卫乃兴.词语搭配的界定与研究体系[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

[14]卫乃兴.语义韵研究的一般方法[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4):300-307.

[15]Wilkins,D.A.Linguistics in Language Teaching[M].London:Edward Arnold,1972.

[16]Willis,D.The Lexical Syllabus:A New Approach to Language Teaching[M].London:Collins ELT,1990.

[17]许家金,词汇中心教学法的交际规—理论溯源与反思[J].中国外语教育,2009(4):38-45.

[18]杨惠中.语料库语言学导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19]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20]张济华,高钦,王蓓蕾.语料库与大学专门用途英语(ESP)词汇教学探讨[J].外语界,2009(3):17-23.

猜你喜欢

专门用途英语独立学院词汇教学
构建“专门用途英语+大学生就业”新模式研究
翻转课堂教学法与专门用途英语教学
小英语词汇教学问题及解决方法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独立学院法学专业的学科特色及其发展研究
以微课教学促进独立学院国际经济学应用性教学转型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项目教学法在理工科类ESP课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