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能力为核心的学生评价模式的构建

2015-09-10陈海波

考试周刊 2015年44期
关键词:评价模式职业能力

陈海波

摘    要: 根据模具制造技术专业职业能力培养体系方案,构建并实施多方参与的以能力为核心的“课程考核、技能鉴定、岗位标准相衔接”的学生评价模式,对学生职业能力成长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关键词: 模具制造技术专业    职业能力    评价模式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以能力为核心的学生评价模式,即以企业用人标准为依据、以职业能力为核心评价内容,学校、鉴定机构、行业、企业及家长等多方参与,全面评价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1.职业能力评价内容

根据我校中职模具制造技术专业职业能力培养体系方案,要求模具制造技术专业学生形成以下“职业基本能力”与“模具制造专业能力”。

1.1职业基本能力

职业基本能力称为职业核心能力或关键能力,指人们职业生涯中除专业能力之外的基本能力,包括从事职业活动需要的工作方法、学习方法方面的能力(即方法能力)及从事职业活动需要的社会行为能力(即社会能力)。适用于各种职业、各种岗位,是人们终身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主要如下:

1.1.1交流沟通能力。包括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一般人际交往能力、推销自我的能力,以及与同事及上下级的工作沟通能力。

1.1.2团队合作能力。包括主动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合作共事能力。

1.1.3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包括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人生发展重要问题的能力,自我心理调适的能力,独立分析判断的能力,决策的能力。

1.1.4自我学习能力。包括自主学习能力、学习方法能力。

1.1.5信息处理能力。包括数学能力、信息处理工具使用能力和数据信息处理基本能力。

1.1.6创新能力。包括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数学思维能力、革新创造能力。

1.1.7职业礼仪能力。包括塑造个人良好形象的能力,交往礼仪能力,布置美化工作环境能力、文明生产能力。

1.1.8基本外语应用能力。包括外语听、说、读、写等语言基本能力,职场外语的应用基本能力。

1.2模具制造专业能力

1.2.1模具制造专业基本能力

模具制造专业基本能力指从事机械加工制造类职业应该具备的共性能力。包括:

1.2.1.1模具零件图及装配图识读能力,利用绘图软件进行模具零件的二维绘图的能力。

1.2.1.2模具材料认识能力、合理选用模具材料及热处理与表面处理工艺的初步能力。

1.2.1.3一般机械的操作能力、一般机械的简单维护能力。

1.2.1.4拟订模具零件加工工艺路线及模具装配工艺路线的能力。

1.2.1.5普通钳工加工能力。

1.2.1.6操作普通车床、铣床、磨床等普通机床加工简单零件的能力。

1.2.1.7编制数控车削加工程序的能力,操作数控车床加工零件的能力。

1.2.1.8编制数控铣削加工程序的能力,操作数控铣床加工零件的能力。

1.2.1.9编制特种加工工艺和加工程序的能力,操作线切割机床或电火花机床加工模具零件的能力。

1.2.1.10用加工中心机床加工简单模具零件的能力。

1.2.2模具制造专业核心能力

模具制造专业核心能力指本专业学生特有的、其他专业学生很难替代的一技之长。包括:

1.2.2.1冷冲压成型设备操作能力,冲压模具装配、调试和维护能力。

1.2.2.2塑料成型设备的操作能力,注塑模具装配、调试和维护能力。

1.2.3模具制造专业拓展能力

模具制造专业拓展能力指本专业学生在以后职业生涯中能持续发展的能力。包括:

1.2.3.1模具零件的精度检测及质量管理能力,模具装配精度检测能力。

1.2.3.2模具修复技术能力。

1.2.3.3应用CAD/CAM软件(MasterCAM、Pro/E等)进行模具三维造型及计算机辅助数控编程的能力。

1.2.3.4模具价格估算能力。

2.多方参与的以能力为核心的“课程考核、技能鉴定、岗位标准相衔接”的学生评价模式框架

2.1评价标准

以上述职业能力评价内容为依据,对每一门模块式能力递进培养课程分别制订考核评价标准,明确完成工作任务(项目)的质量要求、条件、操作规范(加工时间、精度要求、工艺编制、材料使用、操作要点、安全要求等),并建立题库。

2.2评价主体

包括学校、政府授权的考核鉴定机构、行业、企业、家长等。

2.3评价环境

主要为模拟职业岗位的“技能教室”或接近真实生产(工作)环境的实训车间及工厂模具生产制造现场。

2.4评价方式

职业技能鉴定按应知应会分别统一考核;课程考核实行阶段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自评互评与师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2.5评价方法

运用多种评价方法,真实、客观、合理、全面地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主要评价方法:

一是观察法,用评价者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学生的行為,评价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及一般人际交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合作共事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学习方法能力等。

二是口试法,评价者用考签、录音、录像、幻灯片、图片、图表等作为媒介物向学生提出问题,或在仿真场合即兴提问,要求学生作口头回答,评价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与同事及上下级的工作沟通能力、外语应用能力等。

三是书面考核法,通过给出仿真或真实的案例(问题),要求学生书面回答对策,评价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等。

四是操作考核法,以模拟或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通过实际操作,评价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创新能力、模具制造专业基本能力、模具制造专业核心能力、模具制造专业拓展能力等。

五是能力展示法,通過现场口头表达、行为展示或作品展示,评价学生的自我推销能力、塑造个人良好形象的能力、交往礼仪能力、专业能力等。

2.6职业能力考核评价途径

2.6.1职业基本能力的考核评价。通过德育、国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应用、体育与健康、艺术等公共基础课程的考核,评价学生的职业基本能力及职业道德水平。

2.6.2模具制造专业基本能力的考核评价。通过模具机械制图(含制图、CAD、公差配合)、机械基础(机构与零件、液压与气压传动)、模具材料与模具制造工艺、模具钳工、普通车工技术、磨工技术、模具特种加工技术(数控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技术)、模具数控加工技术(数车、数铣)等专业基础课程的考核,评价学生的专业基本能力。

2.6.3模具制造专业核心能力的考核评价。通过冲压工艺及设备与模具、塑料成型工艺及设备与模具等专业核心课程的考核,评价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

2.6.4模具制造专业拓展能力的考核评价。通过质量检验与质量控制、模具调试与维修技术、模具三维CAD、模具技术经济分析等选修课程的考核,评价学生的专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3.学生评价模式改革的效果

3.1专业技能抽查合格率提高

近三年本专业学生在郴州市中职学生专业技能抽测中,合格率达到100%,比改革前基线水平提高9个百分点。

3.2职业技能鉴定通过率高

近三年模具制造技术专业学生参加职业资格鉴定,平均合格率达到94.9%,比改革前基线水平提高9.7个百分点。

3.3职业技能竞赛成绩好

近三年模具制造技术专业学生参加省市职业技能竞赛,获得省级三等奖4个,市级一等奖8个、二等奖11个、三等奖15个。

3.4学生就业质量提高

近三年模具制造技术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98.0%,对口就业率达到90.0%,毕业生初次就业平均月薪达到3000元以上。通过到郴州粮油机械有限公司等企业的跟踪调查,用人单位对我校模具专业毕业生评价称职满意率达95.2%。

参考文献:

[1]赵志群,庄榕霞.COMET,给职业能力一把评价尺[N].中国教育报,2013-10-15.

[2]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全国职业核心能力认证过程测评文件包[EB/OL].http://course.baidu.com/view/bd146ac 30975f46527d3e1b5.html?re=view,2012-09-10.

[3]侯勇志.国家中职示范校建设评价模式改革思路[R].深圳:深圳技师学院,2012.

[4]唐志姣.中职学校学生评价模式探究[EB/OL].http://hbdy. e21.cn/content.php?id=18242,2011-09-10.

基金项目:湖南省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中职模具制造技术专业以能力为核心的学生评价模式研究》(课题编号:ZJB2012120)。

猜你喜欢

评价模式职业能力
浅谈技工院校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质量评价模式改革
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探索与实践
高职学生个性特征及职业能力调查与分析
在新形势下创新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初探
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能力提升的思考
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