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影片在大学英语听力训练中的应用
2015-09-10史虹涛
史虹涛
摘 要: 本文旨在探讨教师使用英文电影自编听力教材进行听力理解教学的作用,并探讨英文影片对学生的听力理解学习影响程度,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学生意见,调整教学内容。研究发现,教师自编听力教材能有效帮助学生提高听力理解能力,增强学生英语学习的动机。
关键词: 大学英语 听力理解 英文电影
一、引言
对大多数英语学习者来说,听力理解是一项艰巨的挑战。在英语听、说、读、写、译五大技巧中,听列于首位。听力理解能力是学习语言的第一步,如果学生不能及早改善听力理解能力,可能就会影响到其他语言学习技巧的掌握。教育部2007年颁布《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该要求明确规定:“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他们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因此,听力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
然而,大部分学生较少暴露在目标语言(Target language)下,缺少相应的语言环境。因此,本研究选用英文电影重要片段设计听力教材,并进行听力理解教学,及时听取学生的课堂回馈与建议,适时地调整教学方式和教材内容,经过3个月的教学实践,发现学生的听力能力得到显著性提高。
二、英文影片与听力教学
Boyles(2004)指出,近二十年来,许多学者深入探讨听力教学方法,并指出广泛使用录像带及录音带的视听教学法,对于学生的听力学习有显著的帮助。语言学习需要真实化的情境,在真实化的情境下,学习者能结合语言与生活经验,逐渐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在影片中,不仅内容贴近生活,而且语言真实生动,实际的对话情境和大量的英语语境,能让学生在观看影片的同时熟悉英语的语音,学习地道的英语表达,增强听力,同时,影片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机,进而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与口语能力。
语言学习也是文化的学习,电影则是社会文化的最好反映,电影与文化相互影响,共同发展。一方面,电影一定程度上引导大众文化的走向。另一方面,电影是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以直观、震撼的方式传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和主流文化的价值观。因此,每一时期的電影都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态、人们的思想状况及文化氛围。学生观看电影,在学习语言因素的同时,潜移默化地了解到这些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有利于日后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英文影片已广泛应用于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但以往听力教学研究偏重采用量化取向,虽然迅速获得研究结果,却无法深入了解学生内在想法;虽然可以从数据当中看出学生的听力学习成效,却缺乏针对师生互动的听力教学过程的深入探究,或是探讨教师自编电影听力教材等相关研究。
三、实验研究
1.研究目的
根据上述研究背景与动机,研究者试通过自编电视影集听力教材来进行听力理解教学,并对学生听力学习深入探讨,分析听力理解教学过程,了解学生需求与学习效果,编写适合的听力教材。
2.研究对象
本论文的研究对象为大连大学2013级本科学生,于2014年3月开设“英语视听说”公选课,共60名2013级学生报名,主要来自经济管理学院、信息学院、人文学院和医学院。
3.研究设计与实施
本研究采取行动研究法,旨在了解借由电视影集融入听力理解教学,透过教材教法的转变,追踪大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发展过程。在教学过程中使用自编教材,该教材由四大主题构成,即电影中的历史、电影中的女性主义、电影中的种族和电影中的价值观,每一主题选取两部电影片段。在完成一个教学主题之后,对学生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征求意见,及时对下个教学单元进行修改与调整。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1)听力教材编写
听力教学过程应包含听前、听中、听后三个阶段,与主题相关数据补充属于听前阶段;播放影片属于倾听阶段;前测、听力理解教学、后测等属于听后阶段的教学活动。与之相对,教材主要分三部分:文化背景知识及影片人物介绍、听力练习、词汇与口语交际练习。
(2)听前阶段的教学
听前阶段的教学活动包括:事先让学生看和听力内容有关的图片,阅读相关信息。
(3)倾听阶段的教学
Chang和Read(2006)提出以英语为外语的学习者,通过反复的输入(repetition of the input)训练听力能力非常有效,因此,影片会被重放三遍。第一遍为无字幕版,目的是让学生听懂大意,预测、推论听力内容。第二遍为有字幕版,让大学生进一步了解剧情内容。第三遍为无字幕版,并设计问题,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细节。
(4)听后阶段的测验与教学
听后练习是听力教学必要的后续活动,主要分词汇练习和口语练习。采取单词听写、释义、角色扮演、配音、小组问答等活动,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听力盲点,熟悉单词、词组、俚语,改善语音语调,并把所学表达法用于日常交际。
(5)访谈
下课后,通过访谈和调查问卷,了解大学生对课程设计、教学内容、学习效果等方面的意见,并提供教学建议与改进方式,及时做出调整。
四、结论与建议
经过半年的学习后,学生对课程反映良好。调查显示,97%的学生喜欢视听说课程,95.4%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听力水平得到很大程度提高。本研究在英文电影听力教材的编写和教学实施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
1.影片的选择要考虑学生生活经验
由于基础教育阶段对听力重视不足,听力理解训练对大多数学生来说难度大,在缺乏背景知识与有限的语言知识背景下,选择适合学生程度的影片进行听力理解教学,有其必要性。但选择影片要考虑学生生活经验,从学生先备经验着手,进行加强学习与生活的联系,让英语学习更有意义。另外,使用影片自编教材时,要依照学生的程度与接受度不断修改教材,让教材更符合学生所需,且融入学生生活中,发挥教材的最大效用。
2.影片的选择要适应学生的语言能力
選择影片时要事先了解影片内容、剧情对话、影片是否适合学生观看,考虑学生的先备背景是否符合他们的学习兴趣,以引发英语学习动机,间接培养学生对生字的挫折容忍度。最重要的是,留意影片当中的生字或俚语是否会超过学生的认知。一般来说,卡通影片内容剧情较简单,所用生字也较容易,适合英语程度在初级或中级的学生。另外,教师可选择时间较短的短片,或者内容好节选、适合儿童的相关影集或电影,如此一来,教师可以有效掌握学生观赏影片的时间,学生也能对影片内容有完整的认识与了解,有助于师生彼此在教学方面的进步。
3.影片的选择要与主题相一致
在教材编写过程中,可以以主题为单位,设计不同的主题,再围绕主题选择影片,这样就能极大地加强学生对各单元主题的理解。因此在选片时,应考虑是否与教学目标相符,讨论的主题是否对学生英语学习和正确价值观形成有益,同时要注重影片能否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4.教学过程中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法
在听力教学准备阶段,教师可提供学习者背景知识,适当地补充相关文化内容,尽量避免学生因背景知识的匮乏而对电影不理解。如:简单补充资料或者提问,引导学生观看影片的方向;影片观赏时,老师可适时补充或者提供相关信息,提醒学习者先听懂大意,再留意细节或生字。
观赏完影片后,要适时补充各种练习,实现多个教学目标,巩固知识,教师可以进行词汇练习,尽量将新学到的单字、俚语或句型运用到生活情境中,学以致用。还可以要求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精听,真正听懂每一个词、每一句台词,模仿语音语调,背诵经典对白,进而提高学生的发音和表达能力。还可以采取以学生为中的讨论方式,让他们轮流回答问题或相互讨论,进行角色扮演,也可让学生根据剧情改编短剧。或者可以让学生就影片的思想内容、故事情节、人物性格等方面写观后感,通过听、说、读、写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听力教学研究是值得探讨的话题,英文影片在听力教学中的应用有广大的空间。有一点需要注意,那就是教师绝不能只充当电影“放映员”,教师要以英语电影为媒介,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听力水平,改善语言表达能力,并加强学生对英语国家风俗习惯、价值观、生活方式、历史人文知识的了解。教师要因才选片,教材要生活化,测验要能真正测出学生的程度,还有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使学习者真正受益,真正实现英语听力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学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2]马哲.浅谈英语影视欣赏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J].运城学院学报,2007(5):104-105.
[4]王烈琴.英语电影教学:提高大学生英语听说技能的有效途径[J].电影译介,2009(1):73-75.
[4]Lynn,Andrew.Appreciating Cinema[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8):296-299.
[5]Boyles,J.Factors affecting listening comprehension[J].ELT Journal,2004(38):34-38.
[6]Chang,A.C.,& Read,J.The effects of listening support on the listening performance of EFL learners [J].TESOL Quarterly,2006(40):375-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