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阅读教学中的文本解读
2015-09-10陈春梅
陈春梅
摘 要: 当下的语文教学中,形式多样、气氛热烈的语文课总是受人欢迎。语文课堂有责任引导学生回归文本,揣摩感悟,把握或贴近作者的思想感情,尽情享受文本之美。
关键词: 阅读教学 文本解读 感知 理解 评价
教学《泪水与珍珠》,用多媒体显示关于蚌珠、鱼美人、观音、耶稣的丰富的画面,让学生讲述令人动情的“泪水的故事”。这种似乎并不重视文本的研究而热衷于让学生表演,不重视语言的品读着实让人担忧。因为,当今青少年由于受到了缤纷时尚的熏陶,因此很难静下心思考蕴藏在语言中间的情韵,而那种形式的课堂,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的思想意识。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之一是教师对文本的轻视。有的老师甚至将“形式”作为决胜课堂的砝码。如上《再别康桥》,把诗编成曲吟出音乐美:放映多媒体制作的诗,绘出所包含的画面,欣赏绘画美;通过与其他诗曲的比较,欣赏感情美。这似乎丰富了课堂内容,注重了如识的迁移,但恰恰缺少了引导学生对作品的深入解读,不能说是一堂好的成功的优质课。原因之二是教师自身缺乏深入解读文本的能力,在张扬个性的语文课堂中,教师无法成为“平等中的首席”。于是,概念化的解读或打着“多元解读”旗号的误解、曲解占据了课堂:《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表达了对尘世美好生活的向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的杜十娘太傻,不如嫁给孙富算了。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本解读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感知、理解、评价、创获文本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主体(教师、学生)通过观照客体(文本)与文本作者进行对话。由于主体的差异性,解读的结论就是千差万别的,教师的主导作用就在于给学生导航,以自己的解读过程影响学生的解读。作为学生与文本的中介,教师要先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才能在阅读教学中起导向作用。目前,关于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学界还没有一套具有可操作的理论和方法。孙绍振先生的“还原法”为中学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供了一套文本解读的可操作性程序。
孙绍振先生的“还原法”与人们在阅读教学中常提到的还原性阅读不同。通常所说的还原性阅读,是指深入文章之中,透过文字表面还原文章本来意义,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等为特征,是基础层次的阅读。孙绍振先生的“还原”是通过想象,还原出原生的、未经艺术加工的状况,和文本中的艺术形象进行比较,从中找差异,从而揭示矛盾,然后深入分析。它是从直观中揭示矛盾的系统性的操作性方法,分六个层次:(1)艺术感觉的“还原”,即把作者排除的、变异的东西,用推理和想象还原出来;(2)情感逻辑的“还原”,即将情感逻辑还原为理性逻辑,并加以比较;(3)审美价值的“还原”,即将实用与价值情感的审美价值区别开来;(4)历史的“还原”,即把作品还原到历史语境中去,给予历史的评价;(5)流派的“还原”,即分析出作家所属艺术流派的共同性;(6)“风格的“还原”,即把同一流派的作品加以比较,分析出特殊风格。这些方法,对于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具有建设性意义,为提高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提供了一条操作性强的新途径。
传统的阅读教学更多地从背景、创作意图等,从思想上规范文本:解读诗歌要看有没有象征,看什么意象象征美好的事物,什么意象象征丑恶的社会现象;解读散文要靠近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解读小说要发现赞美了什么,鞭挞了什么。这种解读方式在文本之上建立了一套强大的解释体系,它取代了文本,消解了审美主体的再创造过程。而孙绍振先生建立在宏观的学术视野和文化观念中“还原法”则给予欲进入文本“研究状态”而不得的语文教师深刻启示。这里浅谈两点。
启示之一:揭示矛盾,分析矛盾是抓住文本的深层内涵的关键。孙先生强调,分析就是将掩盖在表面统一觋象的深层的内在的矛盾揭示出来,对文本的解读应当从作品与现实的矛盾、不统一的方面入手。他把“荷塘的四面”至“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这一段文字作为分析《荷塘月色》的切入点,因为这里接触了一个矛盾:清华园的一角,并不是完全如朱自清在文章中反复渲染的那么宁静,客观环境中还有喧闹的一面,只是朱自清选择了宁静而排斥了喧嚣。孙先生由此点出了《荷塘月色》被作者经营成宁静、孤独、自由、诗的意境的奥秘。
下面,我们看看《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主题是否只是表达了对尘世美好生活的向往。“从明天起,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初读文本,一种温馨、幸福的感觉会涌上我们的心头,诗中所描绘的平凡安逸的生活很让我们向往。无怪乎不少聪明的房产商要拿“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做广告。可是再读文本,我们会发现其中一个矛盾:海子要“从明天起”做的幸福的事情完全可以在今天做,可他为什么不在今天做,为什么不想早一天获得幸福呢?如果注意到文本中多次重复的“从明天起”,我们就会恍然大悟:海子所强调的正是“从明天起”。“明天”代表希望,今天代表现实。如果一切只能“从明天起”,则表示希望只能是希望,只能是“空中楼阁”。后面的“只愿”两个字打破了原先编织起来的理想境界,把正在神游的诗人拉回了现实,一种无可奈何体现了出来。
启示之二:具体的操作方法应建立在宏观的学术视野和文化观念之中。
孙先生以学者之深厚积累投身于中学语文教学改革中,他尤为擅长将美学原理渗透到文本解读中。他告诉我们,在解读经典之前首先应树立观念,那就是美的观念。“艺术美首先是假定的”,“只有超越了现实的真实到假定,进入想象境界,才能表达作家的精神奇观”。对于中学生提出的《背影》中父亲“违反交通规则”和“不够潇洒”的说法,他从审美价值和实用价值之间的关系方面进行了阐释。朱先生这篇是抒情散文,并不是以实用价值动人,而是以情动人。情感的审美和实用价值,二者并不是成正比的,有时恰恰是成反比的。越是没有实用价值,越是有情感的价值,反差越大,越是动人。如果父亲认真地考虑上下月台的安全问题,很潇洒地、很轻快地把橘子买来了,就只剩下了实用性,一点诗意也没有了。
阅读教学应使文本恢复到鲜活状态,与人的生命、生活息息相关,呈现出活力动态。因此,文本不再是简单的认识物,而是内涵生活意义的生命体。努力使每一堂语文课因为思想的碰撞和情感的交流而成为精彩的瞬间并永驻学生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