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初中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策略

2015-09-10缪妹玉

考试周刊 2015年44期
关键词:生活化策略生活素材初中数学教学

缪妹玉

摘    要: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生活背景出发,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学数学。充分利用现有教材内容中的生活素材;挖掘现有教材内容中的生活素材;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    生活素材    生活化策略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应该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将数学与学生的社会、学习联系起来,学习有活力的、活生生的数学。”它道出了数学教学的生活性,要求教师把初中数学教学生活化。也就是,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生活背景出发,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学数学。如何实施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充分利用现有教材内容中的生活素材

1.七年级学期初,上册教材的第1章节,走进数学世界,数学伴我们成长,人类离不开数学,人人都能学会数学,以及阅读材料:华罗庚的故事、幻方等这些内容,都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2.教材每章节开始时,设置导图与导入语,课文中的情境、例题、作业,很多也是具有现实背景的素材,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

3.整个初中阶段的教材中,有大量的阅读材料。如:从结绳计数到计算器,“七巧板”,丢番图的墓志铭与方程,多姿多彩的图案,剪五角星,Timesand Dates,古建筑中的旋转对称图形——从敦煌洞窟到欧洲教堂,图形中的“裂缝”,美丽的勾股树,勾股定理的“无字证明”,计算机帮我们画统计图,笛卡尔的故事,稳定性PK不稳定性,完美矩形,四边形的变身术,早穿皮袄午穿纱,蚂蚁和大象一样重吗,黄金分割,数学与艺术的美妙结合——分形,搅匀对保证公平很重要,电脑键盘上的字母为何不按顺序排列,The Birthday Problem,生活中的抛物线,古希腊人对大地的测量,空气污染指数(API),漫谈收视率,等等。这些都能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既扩大学生知识面,又加强学生对数学文化价值的体验。

二、挖掘现有教材内容中的生活素材

1.还原教材的生活本色。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把抽象的数学教材“还原”为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原型。如:在教学“相似三角形”时,我是这样设计的:我把学生在初一年入学时交的照片发到他们手里,让他们观看1寸照与2寸照,提问学生形状有什么特点,大小有什么关系,各个部位缩放的比例关系,各个部位之间的距离,等等。

再让学生在额头、耳朵、另一边的肩膀各取一点,连接成三角形,在另一张照片同样的位置画出三角形,提问:“这两个三角形有什么关系?形状有什么特点?”再引导学生联想对应的角与边有什么关系。这样很自然地得出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1:2)的关系。从而揭示出相似三角形的定义。

这样设计将数学知识回归了现实,让学生理性地、自然地认识形状相同的图形(自己的照片),得出相似图形及相似三角形的特征。学生学习本节课时,起初纳闷:老师发照片干吗?继而好奇地看初一时的自己,再用初中知识线段、角来画、来量,在观察、比较中发现一些特征,得出以上知识。接着说:“我的头放大几倍,我的鼻子也放大几倍;我的左手放大几倍,我的右手也放大几倍。要不,就成了怪物。”最后他们自己提出:角度怎么不会放大几倍呢?哦,原来角是由射线组成的,射线本身无限长。所以放大的线段组成的角的大小仍不改变。

2.还原知识形成的轨迹。由于教材受篇幅和结构体系的制约,有些数学知识缺少了来龙去脉,如果教师在教学中直接将知识呈现给学生,那么,学生学到的就只是死的结论。这时,教师要提供优质的素材,还原知识的生长过程。我有时带领学生通过“似真发现”,感受数学家发现新知识的思维过程。

在教学“乘方”这节课时,为了让学生体会到乘方的意义和用途,我设计了细胞分裂的实例。①提出问题:一个细胞30分钟便由一个分裂成两个,那么5小时后这个细胞由一个分裂成多少个?②我还向生物老师拷贝相关的动画,播放给学生看。学生通过对问题的讨论和观看动画的直观展示,感受到当底数大于1时,乘方运算和结果增长很快。为了进一步引导学生更多地发现乘方的规律,我让学生动手做如下实验:如果用一张厚度为0.1毫米的纸,将它对折一次后,厚度为2×0.1毫米,那么对折两次后,厚度为多少毫米呢?对折20次后,厚度为多少毫米呢?假如每层楼平均高度为3米,这张纸对折20次后有多少层楼高?我又让学生猜一猜这一结果,学生的兴趣很浓,有的动手做,觉得纸不够用。有的经过推算,20个2相乘,用计算器很快算出答案为1048576,再乘以0.1毫米,可以简洁地写成2■×0.1毫米,结果为104.8576米,其高度比30层楼还要高。学生惊讶和兴奋的程度可以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相比。这样设计,增进了学生对数学的亲切感,也符合学生的接受水平。

3.挖掘现行数学教材中的课题学习材料。整个初中阶段的教材中,有大量贴近学生生活的课题学习材料。如:身份证号码和学籍号,制作包装盒,球赛出线问题,图案设计,面积与代数恒等式,红灯与绿灯,叶子的特征,图形的等分,通讯录的设计,高度的测量,骰子与概率,硬币滚动中的数学,改进我们的课桌,等等。这些材料都没有具体的实施方案,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例如:我在上“七巧板”这一节课时,先让学生每人回家做一副“七巧板”,第二天带到学校,在课堂上,又让学生跟着我再制作一次。因为他们有前面自己做的经验,再经老师一指点,他们做得特别快。他们先是拼出不同的图案,再贴到事先准备好的白纸上。结果,一节课下来,少的做了两、三副作品,多的做了六、七副,形态各异,创意新颖,硕果累累。学习过程中,学生的热情始终很高,真正体会到了“做数学”的乐趣。

三、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

一方面,我们要对现有的教材进行创造性处理,把生活问题数学化,把数学问題生活化,使教学内容变成富有现实性、生活性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我们要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在学习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分式”时,我是这样设计的。

①引导学生欣赏清源山景色的图片,问学生是否想去参观,去参观时试着解决以下问题:

I.清源山距离学校35千米,校车的速度为45千米/时,那么经过多少时间后到达清源山?

II.清源山共有e个景区,有d条路,平均每条路有几个景区?

III.买门票时发现清源山门票价格为:成人每人60元,学生每人30元。我们有a个老师,b个学生,买门票需多少钱?平均每人要付多少钱?

②引导学生观察所列的代数式■,■,60a+30b,■,期中有我们熟悉的式子吗?剩下的几个是整式吗?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请你类比分数、整式,如果我们要给它取个名称,你觉得该叫它们什么好呢?

③参观完清源山后大家乘校车返回学校,出发5分钟后,清源山工作人员发现有学生遗忘了照相机,马上打的送过来。已知校车的速度为每分钟a千米,出租车的速度为每分钟b千米(b>a),那么出租车追上校车需要多少时间?当a=1,b=1.5时,出租车追上校车需要多少时间?由题意容易得到,校车先行5分钟的路程是5a千米,出租车比校车每分钟多行(b-a)千米。所以出租车追上校车所需时间为■(分钟)。当a=1,b=1.5时,出租车追上校车所需时间为■=■=10(分钟)。结合实际想一想,若a=1.5,b=1.5时,分式有意义吗?它们表示的实际情境是什么?

整节课,让学生置身于旅游的情境中,仿佛在玩中学,学中玩,还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

以上是我在实施“把初中数学教学生活化”的过程中的一些想法和做法。我相信,在网络信息这么发达,教的知识与教的方式、方法在共享方面都很便利的情况下,我们能将“把初中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工作做好。真正做到让数学回归生活,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苗绣凤.生命文化视域下的数学教学策略初探.中学理科园地,2010.6.

[2]施储.一切为了孩子的终身发展——新理念下的初中数学课程内容改革[J].教学月刊:中学文科版,2003.3.

猜你喜欢

生活化策略生活素材初中数学教学
依托生活情境 提升数学感悟
浅谈小学数学生活化策略
谈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生活化策略研究
高中政治高效课堂生活化策略分析
浅谈如何提高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效性
探究初中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方法
数学教学生活化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