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魅力课堂,本色语文

2015-09-10张亚兰

考试周刊 2015年69期
关键词:魅力课堂教学艺术小学语文

张亚兰

摘    要: 小学语文是一门艺术,教师要善于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点燃学习激情,打造阳光课堂,让语文课堂教学精彩绽放。

关键词: 小学语文    魅力课堂    教学艺术

小学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它能产生一种迷人的力量。教师要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更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鼓励学生动脑想、动口说,让学生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语文知识。教师与学生和谐沟通,尊重学生人格,不歧视学生,用人格魅力感染学生,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减少学生对教师的恐惧心理,和学生做朋友,用微笑对待每一位学生。满足小学生的语文求知欲,加强阅读训练,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陶冶情操,鼓励学生积极进取,乐学深思,展开想象的翅膀,在语文知识的殿堂中尽情翱翔。让学生在快乐中释放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开阔学生视野,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发展,不断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1.营造探究氛围,展开梦想翅膀

1.1质疑导入,唤起动机。

导入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新课的序曲,能带领学生进入神秘的教学意境。质疑能唤起学生的积极思维,为学生设置悬念,使学生产生急切的期待心理状态,具有强大的诱惑力,让学生有刨根问底的欲望。学生会对故事的发展及人物的命运产生关注心理,激起自主探究文本的浓厚兴趣。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这充分说明了“思”与“问”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对弄不懂的问题,学生就能够自主地在小组里进行讨论交流,倾听他人意见,在讨论中得到答案,共同发展,促进教学相长,使学生顺利进入新课学习。例如:在教学《跨越百年的美丽》时,教师出示居里夫人的图片:这位仪表端庄、令世人敬仰的女士就是著名的女科学家居里夫人。居里夫人原名瑪丽·斯克沃多夫斯卡,是祖籍波兰的法国著名的女科学家、物理学家和化学家,也是历史上第一个两次获诺贝尔奖的人。教师精彩的介绍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教师板书后学生齐读课题,让学生自主质疑:我想题目中知道“美丽”的含义是什么?什么样的美丽才能够跨越百年呢?文中的女科学家有怎样的贡献啊,人们为什么这样赞美她?学生质疑后,教师引导学生自己读文,在文中寻找答案。学生带着问题研读课文,用心灵与文本对话。围绕问题,层层深入,感到文本亲切、有趣,减轻课堂学习的疲劳感,使语文课堂教学成为一种学生深入的探索,课堂呈现勃勃生机,精彩不断。

1.2利用动画,激发兴趣。

多媒体动画能吸引学生的眼球,运用声情并茂的文字、图像、声音和动画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多媒体动画能够把语文知识用图像、声音和动画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处在真实的环境中学习语文知识。精彩的动画刺激学生的神经,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加深学生的第一印象,使学生沉浸在精彩的画面中。教师选准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引生入境,激发探究语文的兴趣。例如:教学《雪地里的小画家》时,教师利用Flash动画播放美丽的雪景画面,学生兴趣浓厚,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文中采用拟人手法讲述了一群动物小画家在雪地上画画的故事,比喻形象,根据小动物在雪地上踩的脚印介绍它们脚印的形状特征。语言流畅,文质优美。教师让学生看动画进行想象。清晨,你打开窗户之后,看到一片白茫茫的世界后,你会说些什么啊?学生异口同声地喊出:“下雪啦,下雪啦!”学生兴奋极了。小动物们也迫不及待地出来玩雪,看,都有谁来到了雪地上啦?动画播放小鸡、小鸭、小狗和小马在雪地上留下的脚印。伴随舒缓的音乐,孩子们特别喜欢小动物们留下的杰作。动画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学生在读文中进一步认识小动物们巧夺天工的双脚,激发了小学生的探究文本的兴趣,升华了学生内心的审美体验,学生理解课文也就极为容易了。

2.创设探究情境,凸显语文本色

2.1自主探究,解读文本。

自主探究是小学语文重要的学习方式,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探究时间,让学生对文本进行细读。在品味中深化内涵,仔细品味语句的情感。实现对文本的准确解读,深入理解句子含义。例如:在学习《丑小鸭》时,教师鼓励学生自主研读课文,细致地品词想象,体会丑小鸭“被欺负”的心情。教师让学生围绕提纲自学:认真读第3自然段,边读边画出丑小鸭被欺负的语句,在小组中合作交流,感悟丑小鸭当时的心情怎样?小组进行汇报,大家评议。学生说:“咬、啄、讨厌是描写丑小鸭被欺负的词语。”另一组学生补充道:“孤单、钻出、离开也是描写丑小鸭被欺负的词语。”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顿时展开激烈讨论,教师及时表扬鼓励孩子们爱动脑的做法。“丑小鸭的哥哥姐姐们咬它,公鸡啄它,养鸭姑娘嫌弃她,这是什么原因呢呢?”请大家看图说图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然后让学生读第5自然段,知道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用羡慕的语气读全文,深入解读文本,升华情感。

2.2感情朗读,陶冶情操。

朗读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方法,在语文教学中要强化朗读训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朗读能抒发自己的情感,尽情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朗读时语速的快慢、语调的抑扬顿挫能够直接影响学生感情的表达,学生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就意味着他们对课文有了透彻理解。例如:在教学《水乡歌》时,教师引导学生看江南水乡图时,让学生认真观察,体味江南水乡的迷人风光。学文后学生带着情感朗读诗歌,品读课文,在读中表达自己对江南秀丽风光的赞叹之情,体会到人们生活幸福,水乡风景优美。通过朗读拓宽了视野,陶冶了情操。朗读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了语感,张扬了个性。

总之,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发掘生活中的语文教学资源,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语文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活跃课堂氛围,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让学生感受语文魅力。

参考文献:

[1]阿旺洛松.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途径[J].新课程(小学),2013(06):371.

[2]付颖.如何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J].教育教学论坛,2014(38):70.

[3]邹燕.运用语言艺术,打造高效课堂[J].小学教学研究,2011(23):73,75.

猜你喜欢

魅力课堂教学艺术小学语文
如何打造小学语文魅力课堂
论开展小组合作构建中职会计魅力课堂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影响
提升教学智慧 落实核心素养
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