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实训室建设与管理改革方案研究

2015-09-10朱匆

考试周刊 2015年69期
关键词:方案研究职业能力培养

朱匆

摘    要: 高职院校实训室是进行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建设好坏直接影响学院发展优劣,本文从实训室现状出发,对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予以分析,并引入职业能力培养这一适合高职院校发展的理念,旨在解决实训室建设与管理中的各项问题,提升实训室的功能与效应,增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实现学生从学校到企业发展的零对接。

关键词: 职业能力培养    实训室建设与改革    方案研究

高职院校实训室是进行实践教学、科学研究、工学结合的重要基地,也是体现一所学校办学特色与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目前高职院校发展时间都比较有限,每所学校的办学特色与办学方向不尽相同,因此实训室的建设与发展尚没有比较固定、统一的模式可供参考,面对当前发展形势与市场需求,制订合理的建设与管理方案显得迫在眉睫。

一、高职院校实训室发展现状

实训室(含实验室)是高职院校的特色与亮点,是高职院校进行实践教学、工学结合的重要场所与保障,是衡量学校教学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目前实训室建设得到学校的广泛重视,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发展不平衡导致诸多问题。

1.资金严重缺乏,设备更新率不高。

很多高职院校虽然有政府的行政拨款,但是这些款项并非专项用于实训室建设与改造,长期以来学校划拨给实训室的建设经费虽然逐年增加,但是并不能缓解实训室建设的资金压力,以一个普通的计算机机房建设为例,建设一间普通的计算机机房硬件需要30万元,软件根据机房建设类别需要5-10万元,并且软硬件随着时间的推移还需要升级与维护费用,经费缺乏成了制约实训室发展的首要问题。由于建设经费不足,高职院校大部分实训室设备陈旧,更新率不高,面对陈旧设备开展的实训内容也会比较陈旧,有些技术已经过时或淘汰,因此不利于创新人才培养,使专业领域的新技术、新方法不能及时引入学生实践环节中。

2.实训室建设结构不合理,缺少统筹安排。

目前高职院校实训室建设是按照系(部)为单位建设的,各学科、各专业之间相互独立,缺少统一规划,造成实训室重复建设、设备软件重复购买等问题,实训室建设资金不能最大化用于教学。很多实训室只开展本专业实训教学,很少接待外系对口的实训教学,使实训室利用率一直不高,资源共享性差,很多项目未达到预期的建设效果。

3.对实训室管理员不够重视。

实训室管理员虽然属于专业技术岗位,但是在职称评聘、教学工作量计算上较专任教师而言有很大劣势,实训室管理员虽然长期工作在实训教学一线,但是工作量无法折算成教学工作量,使得职称评聘时无法达到最低教学工作量,因此实训室管理员的职称一直无法得到晋升,严重制约实训室管理员的发展,造成管理员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下降,实训室管理员队伍无法得到提升。

二、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实训室改革方案研究

1.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职业能力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可以定义为个体将所学知识、技能和态度在特定职业活动或情境中进行类化迁移与整合形成的能完成一定职业任务的能力。加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有利于充分发掘学生自我潜能,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创新意识,锻炼学生自主创业能力,从而增强学生社会竞争力;加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有利于加强与企业的衔接,缩短职业适应期,职业能力培养应建立在企业需求的基础之上,根据企业、人才市场对高等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情况,设计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建立学校教育与企业实训双轮驱动的教育教学机制,从而增强教育实效性,有效缩短学生步入社会的职业适应期。

2.职业能力培养对实训室建设的要求。

加强对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与实践,可以使高职学生正确定位,根据社会及企业需求,合理安排在校学习时间、学习资源,增强学习效能,实现人与职业的合理匹配,有效缩短从“校园人”到“职业人”转变的时间,实现大学生成功就业与职业、事业的终身可持续发展。职业能力培养对高职院校实训室建设与管理提出更高要求,实训室建设必须依据市场需求规划,实训项目要紧紧依赖市场而开展,实训室建设的指导思想要紧紧依靠市场需求:多建设应用型实训室、少建设理论性实训室,多建设项目型实验室,兼顾基础性实训室。高职院校主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如果实训内容过于陈旧,则学生毕业后仍旧不能适应社会需求,无法实现学校到企业的零对接。合理建设实训室、开发适应市场的实训项目能让学生开阔眼界、丰富知识,进而帮助学生正确地自我认知,使学生正确认识自身特性和潜在优势,能对自身价值准确定位,从而避免在择业过程中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眼高手低、盲目就业的现象。

3.职业能力培养对实训室管理的要求。

对于实训室发展,我们既要重视实训室建设,又不能忽视实训室管理,二者必须兼顾,优化资源配置,建立一个合理、良性的实训室管理体制。实训室管理依赖于两个方面:一是良好的管理机制,二是优秀的管理队伍。高职院校建校时间往往不长,这两个方面都存在不足,有更广阔的提升空间。

(1)建立健全良好的管理机制

针对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实训室,要建立、健全易操作的管理机制,良好的管理机制是实训室健康、高效运行的前提,要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人人以主人翁精神参与到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中,建立、健全合理的管理规章制度,对于陈旧的、操作性不强的规章制度予以淘汰更新,对管理人员要有明确的考核方法与考核指标,对实训室的软硬件要定期检查与维护,对实训室的使用率要进行跟踪与优化。

(2)培养优秀的管理队伍

实训室要想得到规范地管理,必须依靠正规、专业的管理队伍,必须重视实训室管理员的结构与发展,为管理员提供发展空间与发展渠道,对管理员进行专业培训,使实验员在教学能力、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方面得到提高,最终让管理员成为既能管理又能开展实验教学的“双师型教师”。

三、結语

高职院校实训室建设与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重要工作,需要院领导与全校教师重视与配合,为实训室建设与管理出谋划策、统筹规划。建设实训室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某种专业技能,为用人单位的职业岗位提供满意的技术人才。因此学校还必须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做到产、学、研结合,寻求企业对实训室建设资金、设备、技术等多方面的支持,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共同参与实训室建设与管理,既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又将实用的先进技术引入实践教学之中。通过对实训室建设与管理的改革,提升实训室整体水平,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提高教师双师素质,从而进一步提高学校办学综合实力和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李亚.高校实验实训室建设与管理浅谈[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04).

[2]刘晓蔚.高职院校实训室管理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3(18).

[3]郑亮.高职院校实训室建设与管理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科教导刊,2014(01).

[4]张涛.职业院校实训室建设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对策[J].职业时空,2011(09).

[5]席云.论高职院校实训室的建设与管理创新[J].经济研究导刊,2013(27).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二五”课题阶段研究成果,课题名称:以“三赢”为导向的校企合作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与运行机制研究,课题编号:XJK015CZY056。

猜你喜欢

方案研究职业能力培养
小学电子档案数据长期保存安全保障方式之研究
城轨无线通信系统改造方案研究
关于物流企业车辆调度的优化研究
基于精益管理理念的汽车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研究
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审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大气探测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准东铁路虎石站扩能方案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情境的几点做法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体会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