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管理在现代学校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2015-09-10
[摘 要] 当前,柔性管理作为一种新兴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其有效性和重要性正日益显著。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许多现行的学校管理理念和模式越来越不能适应教育教学现状,导致了现代学校管理中很多问题的出现。学校教育管理应当有效结合柔性管理这一重要理念,在有效的具体应用措施中,提升学校的管理质量与效率,进一步推动学校教育的持久稳定发展。
[关键词] 柔性管理;教育体制;现代教育;学校管理
传统的学校管理模式多数是以规章制度为中心、高压强制的刚性管理模式,随着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人的个性化、多元化需求不断增长,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学校管理的要求。因此,柔性管理理念和模式越来越为学校领导和教师所接受,逐渐被引入到现代学校管理当中,极大地促进了现代学校管理的水平和管理效益的提升。 [1]教育教学管理者应当了解柔性管理发展的基本概述,分析当前学校教育管理缺乏柔性管理导致的一些问题,思考柔性管理在现代学校管理中的具体应用,努力提升学校的管理质量与效率,实现其进一步推动学校教育走持久稳定发展之路的意义。
一、柔性管理发展的基本概述
管理理论的发展一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经验管理、刚性管理和柔性管理。在20世纪之前,人们的管理模式多数是靠个人的经验进行管理;进入20世纪后,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管理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通过制度、技术以及行为三方面完成管理,也叫做刚性管理,本质上是一种根据规章制度为核心的管理观念与方式,必须借助已制定好的规章制度、组织职责和权力,利用制度的限制、纪律的监管和多个奖罚规定等外部限制力来形成管理。然而伴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传统的刚性管理越发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管理理论的研究也逐渐发展为以文化为新视角。柔性管理是利用人们的心理与动作变化中的自愿性,努力让人们心理上形成一种隐藏的自我说服力,从而完成将组织思想转变成人们非强制动作的一种管理理念和模式。 [2]这种管理模式既将人作为管理的主体,又当作管理的客体,根据人们的内在心理与动作特点完成管治,让管理更有自身的驱使性、长期的影响力和鼓励的正确性等特征。但是,当前柔性管理作为一种自觉的管理理论和科学管理的组成部分,在现代学校管理中应用并不多,还处在探索和实践阶段。
二、我国学校教学柔性管理的缺乏现状
将经验管理改变成制度管理,对学校管理产生了跨时代的改革意义,极大提升了学校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质量,提高了学校的工作效率,促进了现代学校的发展。但是,高度集权的制度管理并不是将工作设计得适合人,而是把人修改得适合工作,缺乏“人本性”“情感性”和“权变性”,导致在管理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具体有以下几点:
1.学校管理缺乏必要的“人本性”
当前学校的管理主要是突出正确管理的意义,往往偏重在事与物方面的管理。这种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可以说仍然主导着当前的学校管理工作,其缺乏必要的“人本性”,严重制约了学校科学管理理念的形成和发展,也影响了学校的管理水平和质量的提高。而“人本性”强调的是人在管理中的主导作用,将人放于管理目标的所有体系内,变成组成要素。但是其他要素只能被人所使用,才可以体现出管理意义。柔性管理不再是将人当作脱离其他管理要素而孤立存在的人,而是要求人必须回归到实实在在、有血有肉的存在,不是作为一个劳动工具和盈利机器。 [3]
2.学校管理缺乏应有的“情感性”
刚性管理是将学校看作一个理性的组织,对学校的管理一般用行政手段来推动,强调学校的组织权威以及各种行为规范,忽视教师的情感、价值目标等因素,遗漏了教师的社会地位、文化价值、情感思想。笔者担任校长十几年来,深刻体会到情感在学校管理中的催化作用。很多时候,教师并不非常在乎物质和金钱的激励,更在乎领导的关爱和来自集体的温暖。
3.学校管理决策缺乏必要的“权变性”
在当前的知识信息时期,外部环境的变更导致了教师工作时长的不确定性、工作结果评核的复杂性,给学校决策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但是当前的学校管理很多还是依照最优化制度,往往想要在某种情况下达到最好的方案。 [4]而人的理性是有限的,很难掌控完整的资料,也不太可能把所有事物与状况进行精准的估测。因此,多数情况下,学校的管理不太可能依据预先拟定的最优化原则实施。当过度地寻求预先制定成的精细化管理方法和准则,不但会忽略掉管理进行中很多不确定与变更元素,也忽略了教师劳动和教育管理的特殊性,极易造成教师心理受挫或管理者陷入自身理性藩篱的结果。实践证明,学校的刚性考核结果往往让教师心里不舒畅,若领导固执地执行原本刚性的制度,不能灵活机动地启用柔性管理机制,教师不但对领导没有信任感,对学校的权威也会持否定态度。故此,刚性管理体制很大程度上存在局限性。
三、柔性管理在现代学校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针对上述学校教育缺乏柔性管理产生的问题,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提出几点关于柔性管理在现代学校管理中的应用建议:
1.需要发挥柔性管理的精神激励作用
现代学校在管理中应形成民主的学习管理观念,实现柔性管理的思想鼓励作用。教师作为一类拥有很高文化素养与道德品质的特别人群,他们对待事物有不一样的识别方式,如果简单地使用命令式的管理,很难让教师接受。但是,柔性管理看重的是教师内心感受变化与自身认识,这类自愿与主动的管理给教师的影响将是长久和深远的。 [5]。重视教师的情感需求,才能体现柔性管理情感聚拢的意义。
2.以校园文化突出柔性管理的指引意义
校园文化构建的基础是共同的价值观,展现学校独特的个性与精神状况,也能够说成是关联与统一学校所有人员思想行为的枢纽,是学校发展的关键所在。良好的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根本,有利于加强学校的凝聚力、向心力,这可以说是学校柔性管理更深层次的目标要求。学校文化不是一天两天也不是一年两年可以成型的,它需要长期的积淀和不断在实践中完善形成。 [7]许多学校在管理细则中提到要“以法治校,以德立校”的办学宗旨,反对陈旧的“强制、权威”的管理模式,学校的文化在逐步形成,在此种优良氛围里,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不令则行,“三风”建设也能得到良性发展。
柔性管理是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各级各类学校要充分认识到柔性管理对于现代学校管理的重要意义,充分运用柔性管理,促进学校管理水平和管理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颜春华.柔性管理在高等学校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7,(05).
[2]严飞.柔性管理:现代学校管理的新趋向——兼对学校唯科学管理倾向的反思[J].职教通讯,2002,(02).
[3]周娟娟.试析柔性管理在高校行政管理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8,(08).
[4]王毅华,柯毅萍.柔性管理在现代大学的模式建构分析[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1).
[5]赵诗安.学校管理 以人为本——柔性管理模式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J].江西教育科研,2001.
[6]黄娟娟,马春亚.家长、社区人员在现代学校管理中角色与职能现状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06,(06).
[7]张伟,徐松柏.人本管理观念在现代学校教育管理中的应用[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1).
责任编辑 范宏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