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体育考生的选材和过程

2015-09-10邓志勇

考试周刊 2015年7期
关键词:专业训练高考选材

邓志勇

摘 要: 要想增加体育专业生高考上线的人数,选材时必须注重学生的文化成绩,并且专业训练不能过早进行,专业、文化成绩必须齐头并进,这样才能达到预期效果,并着重强调选好材是成功的一半。

关键词: 体育专业生 高考 选材 文化学习 专业训练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发展提高,体育越来越受人们重视,学校、学生、家长对“体育”两字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高考体育的考生也越来越多。本文通过分析近几年来的高考体育生的专业考试和文化考试情况,结合近几年的带队训练情况就选材时须考虑的主要因素及过程谈谈看法。

一、近十年体育考生面临的情况

(一)体育考生政策要求

专业、文化成绩必须双双过线,必须是理科生。除了符合高考的常规要求外,对身高和视力做了特别规定:男170厘米以上,女160厘米以上;单眼视力不低于4.2。

(二)体育生术科考试的项目设置和评分方法

体育专业考试成绩总分100分,共四项,近十年这些项目是100米跑、800米跑、立定跳远、原地推铅球,每项25分。

(三)近十年的术科考试和文化课考试录取情况

从考试项目看:近十年我省的术科考试项目基本上没有改动,一直是100米、800米、立定跳远、原地推铅球。从录取分数看:从2001年开始文化和专业成绩逐年增加,2004年术科69分、文化300分,2005年术科70分、文化300分,2006年术科70分、文化285分,2007年术科65分、文化295分,2008年术科69分、文化290分,2009年术科70分、文化295分,2010年术科73分、文化310分,2011年术科73分、文化303分,2012年术科73分、文化303分,2013年术科70分、文化280分,这只是一般本科的录取线,重点本科分数线更高。从总体上看近十年体育专业成绩在65到73分之间,文化课在280到310分徘徊。近几年从初中特招到我校的体育生较少,因为这类体育生通常文化课太差、术科好,最终双过线的很少。文化课一般、体育一般(身体条件较好)的往往能双过线。因此,在组队选人时应该稍稍注重文化课,当然是在体育不差的前提下。

(四)体育专业考生现状

现在体育专业考生的生源,一部分是在初中都训练过的,这些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相对较高,但是文化成绩一般都不是很好;另一部分是喜欢体育运动;还有一部分是体育一般,身体条件一般但文化成绩不是很理想,凭纯文化成绩不能考上本科,想投机在体育上搏一搏的学生。这些学生没有经过系统训练,身体素质水平相对较差,但这类学生较多是真正考学的主力军。

二、选材时须考虑的主要因素

(一)身体形态

形态外观一般是中等或以上身材,肌肉发达且成束形,皮下脂肪较少;下肢较长,大腿比小腿稍短;踝围细,跟腱长且扁平、清晰;脚趾齐且较短,趾关节较坚固。要选拔身材高大、粗壮有力、动作速度快、灵活协调和意志坚强的运动员。

参考指标:

1.身高

预测身高:常用下列三种方法:

(1)哈佛利季克测试法?

儿子身高=(父身高+母身高)×1.08÷2

女儿身高=(父身高×0.932+母身高)÷2

(2)身体形态增长百分比测试法

成人身高=现有身高÷百分比(表7~1)。例如,女孩11岁时身高为1.60米,则成人时身高=1.60÷89%=1.79米。

(3)脚长测试法

成人身高=13岁时脚长(厘米)×7±3厘米。例如,一个女孩13岁时脚长26厘米,则成人时身高在1.79~1.85米。

2.比大小腿长[大腿长/(小腿长十足高)×100]

大腿相对较短,能使跑时支撑阶段重心前移速度较快,大小腿折叠前摆快而省力。小腿较长者,在角速度相同情况下,“扒地”速度较快,有利于完成支撑缓冲动作及缩短支撑时间。因此,大小腿长的比值应力求小些,要求≤100%,最好≤95%。

3.比踝围(踝围/跟腱长×100)与比跟腱长[跟腱长/(小腿+足高)×100]

踝围较细、跟腱较长者,小腿肌力较大,速度力量好。因此,比踝围应力求小些(≤100%,最好≤95%);比跟腱长应力求大些(≥50%,最好≥55%)

(二)文化课成绩

选材初期对文化课不必设门槛,只是要有上进心,意志顽强就好。对文化课较好,但体育差的要优先照顾,这类学生对全队的文化成绩是良好的带动;这类学生双过录取线的比例较高。

(三)学生的自觉纪律性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体育训练是一项周而复始的强化运动,经常劳累,有时比较枯燥无聊,关键在于学生能否坚持,是否充满信心。以往有的学生训练一两个星期是好的,一两个月因不能坚持而中途退出,而且现在的学生大部分吃不了苦,关键在于思想工作和训练的调配。

(四)学生家长的支持度

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是父母手中的宝,有些家长不支持子女搞体育:一是担心自己的孩子体育训练太苦太累而受不住;二是认为搞体育没有多大出路;三是认为搞体育另外负担费用,等等。这在于教练及班主任如何做好思想工作,不过大部分家长是支持的。

三、谈谈选材的方法、过程及时期

(一)方法

1.动员、报名、测试法

在年级分文理之前,进行大规模的动员,先让学生自己报名,报名后组织选拔测试并了解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和身体条件。对符合要求的改日编制在体育班里。

2.推荐法

利用体育课、课外活动、学校组织的比赛时留意观察学生的运动状况,再根据体育老师的经验认定,最后由体育老师推荐上报年级组。

3.其他方法

凡有利于选出好苗子的方法都行,如特招等。

(二)过程、时期

初期:高一第一学期末或者在没有进行文理科分班前。

试训期:进行2到3个月的常规素质训练,然后进一步了解学生情况。这一时期主要看学生吃苦耐劳精神,顽强拼搏的品质,以及家长的支持度。

最终确定:试训期完了后对三差生(纪律差、体育差、文化课差)进行淘汰。

总之,通过这一系列方式方法最终更多更好地选好体育苗子,为后期的教学训练、高考目标实现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陕西省体育高考指南.陕师大出版社,2004.

[2]中国学校体育.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社,2010(05).

[3]体育学院通用教材.运动训练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4]高考训练指南.南师大出版社,1997.

[5]体育学院通用教材.运动选材学.人民体育出版社,1991.

猜你喜欢

专业训练高考选材
考场作文选材如何“闯关”
记叙文的选材与主旨
浅谈青少年运动员铅球出手专业训练方法
算错分,英“高考”推迟放榜
民族舞蹈专业训练中运动损伤的原因、预防和处置
作文选材中的要与不要
实木门窗的选材应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