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三学生体育中考升学成绩提升方略

2015-09-10成安虎

考试周刊 2015年81期
关键词:体育中考

成安虎

摘 要: 体育中考成绩是中考升学成绩的一部分,对初三学生而言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针对影响初三学生体育中考成绩的原因作了适切性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提升方略。

关键词: 初三学生 体育中考 升学成绩 提升方略

近年来,青少年体质下降的速度呈加剧趋势。2007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育的意见》颁布后,紧接着是“全国亿万学生体育运动”的开展。这些制度性的变革把体育融入了素质教育体系中,体育中考成了社会关注的焦点、家长关心的热点和教师研究的重点。体育教师必须在新的教学理论指导下结合实际进行有效的教学和训练,这样才能快速提升初三学生成绩。

一、原因分析

1.体育意识淡薄

态度决定一切,态度影响学习的积极性,影响学习成绩,态度是意识的外在表现,从体育学习的态度能反映出体育意识。学生进入初三之前学习没有紧迫感,诸多的原因导致一些学生淡薄了体育意识,为了上课而上课,没有真正体会体育带来的快乐,没有从体育中使情感得到强化,导致学习积极性差、技术理解不透和成绩不尽如人意。

2.技术动作不正确

体育中考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跑、身体机能、球类的基本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的技术动作不正确。如:50米起跑姿势不具有普遍性,没有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统一采用蹲踞式起跑,途中跑有坐着跑的现象,没有跑直线,摆臂动作错误等。

3.对考试规则理解不透

对规则理解不透,在考试中会很容易犯规。如实心球的考试要求中有“球出手后可向前迈出一步,但脚不能踩线,轴心脚不能离地”的规则,但部分学生不理解哪个是“轴心脚”,出手后两个脚都离地,导致犯规,影响了总成绩。

二、教学实践中的提升方略

1.培养体育品质

“贵在积极主动,重在贯穿渗透”是体育教学中对学生体育品质的培养原则,要在技术动作的教学中慢慢渗透规范意识:举行小型的球类比赛培养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在实心球的技术“满弓”动作的教学中提高审美能力等。

2.提高适应性

进入初三阶段,师生双方将以提高成绩为目标,因此教和学要求尽快进入高度相互适应的状态。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在教学方法、内容、策略等方面制订有针对性的全面的计划;学生应从心理、生理、学法、服装和学习内容等方面做准备,尽快适应教学环境。

3.利用循环训练法

循环训练法是指根据训练的具体任务,将练习手段设置为若干个练习站,学生按照既定顺序和线路,依次完成每站练习任务的训练方法。教师在教学中应首先通过各种示范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动作表象,领会动作概念,在反复的练习中掌握要领。

4.分层教学与评价

(1)分层教学

学习主体分层教学。一般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是指身体素质好,技术动作规范,学习积极,有较强的自学能力、指导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学生,对其主要要求超越自我,掌握规律之规律;B层是指身体素质、技术处于班级的中等水平,技术动作基本掌握,需要在教师的监督下才能积极完成的学生,对其主要要求增强动作的规范性和流畅性;C层是指身体素质、技术差,接受能力弱,学习态度不端正,意志薄弱,需要教师的严格监督才会练习的学生。

项目分层教学。经过分层教学之后,大部分学生对各项目的技术要领已有较深刻理解,个人的特点和优势十分明显,所以在后期教学中应分项练习,针对弱项重点突破,提高总体成绩。如:50米组、立定跳远组和实心球组,为更有效地学习,可以把大组分成5—6人的学习小组,让A层中技术好、管理能力强、善于指导的学生管理团队。分项教学的重点是深化技术要领。

(2)多元评价

内容上对学习态度、课堂上合作交往能力、运动知识和运动技能掌握情况等方面作评价;标准上采用相对性标准与绝对性标准相结合,相对指自我比较进步程度,绝对指对比他人所进步的幅度;重心上由终结性评价向形成性评价转移;形式上由自评、互评、组评和教师评的多元化的评价形式相结合;方法上采用规则定性与目标定量相结合、学习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绝对评价与相对评价相结合。

5.重视课余训练

课余训练是课堂教学的延伸,能把教学内容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对此应学习分段:第一阶段,前5个月对C层的学生进行训练,训练中应降低目标要求,着重以掌握基本技术、动作为主素质为辅,教法上应多采用分解教学法,由难变简;第二阶段,后三个月兼顾C层的同时重点对B层的训练,技术的深化和素质练习交替进行,如实心球的鞭打动作、适度的满弓,体会用力的顺序等,素质方面应对反应能力、协调性、力量等方面加以提高,使其快速提高成绩,向A层迈进。

6.用规则强化技术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考试面前,规则就是技术练习的底线,为了防止犯规必须对规则有深刻的理解,通过规则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教师要和学生认真阅读考试规则,并在练习中进一步强化,以最终提高技术水平为目的。

7.摄像引入课堂

在体育教学中可以通过摄像捕捉动态信息把运动与美的定格。录像可以把动作回放,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互相借鉴。如在练习50米的时候把内容片段摄下来,对动作的规范性和提高技术水平很有帮助,特别是途中跑的蹬摆动作。

总之,要提升初三学生的体育成绩,首先要分析学生,从其本身出发,体育意识的培养贯穿课堂,注重基本技术的强化,循环训练,稳步提高,重视分层教学和科学评价,使学生发现自我,借鉴他人,最终提高成绩。

参考文献:

[1]崔相录.二十世纪西方教育哲学[M].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9:128-139.

[2]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169-174.

猜你喜欢

体育中考
体育中考制度对学校体育教学的影响分析
延续初中升学体育考试制度的可行性研究
中考体育考试改革对西安市初中体育教学的影响
有的放矢,决不放弃
提升中考体育成绩之管见
浅谈初中体育升学考试的现状及现实意义
“体育中考及达标”与体育课堂教学的关系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