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对文艺发展有哪些新期待
2015-09-10
调查说明
一、调查时间:2015年1月23日-3月20日
二、调查方法:在人民论坛网、人民网、网易等多家网站推出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8320份。
三、样本构成
1.性别:男性比例较大,占66.7%,女性占33.3%。
2.年龄:近三分之一集中在25-35岁之间,近三成集中在36-50岁之间,50岁以上占26.4%,25岁以下占10.8%。
3.平均月收入:一半以上集中在1000-5000元之间,1000元以下的占8.4%,5000-9000元占22.5%,9000元以上占11.6%。
4.居住地:以城市居民为主(92.0%),8.0%生活在乡镇村。
5.是否从事文艺相关工作:24.9%的受访者从事与文艺相关的工作,75.1%未从事文艺相关工作。
重要发现
一、文艺作品欣赏渠道:总体上,互联网已成为人们欣赏文艺作品的最主要渠道,但不同年龄段各有侧重
首先,互联网已成为人们欣赏文艺作品的主要渠道。调查发现,84.7%的受访者主要通过网络欣赏文艺作品。相比之下,45岁以下受访者更倾向于通过网络欣赏文艺作品(平均接触率为89.6%),比45岁以上群体(平均接触率为76.5%)高出13个百分点。
其次,电视和图书、报刊占据半壁江山。调查发现,两者的平均接触率分别达到56.3%和50.6%。相比之下,45岁以上的群体(平均接触率为82.8%)更倾向于通过电视欣赏文艺作品。
最后,在文化场所欣赏文艺作品还未得到普及。仅有22.9%的受访者表示经常通过电影院、剧院欣赏文艺作品,而且主要集中在30岁以下、月收入9000元以上的青年群体;18.1%的受访者表示自己经常去博物馆、美术馆、艺术馆欣赏文艺作品;在街头、广场等露天文化场所欣赏文艺作品的受访者仅占11.6%。
二、文艺作品类型:文艺作品受到的关注程度不均,文艺工作者更为关注小众艺术
首先,不同类型的文艺作品受到的关注程度不均。调查显示,音乐、影视和文学是受访者欣赏艺术作品的主流市场,“感兴趣”程度均超过七成。对音乐“感兴趣”的受访者中,51-55岁占比最高(89.5%);对影视“感兴趣”的受访者中,31-35岁占比最高(90.3%);对文学“感兴趣”的受访者中,36-40岁占比最高(81.5%)。
其次,美术、书法、摄影三类文艺作品均有一定群众基础,分别有45.1%、49.8%、55.6%的受访者表示对其“感兴趣”。对于美术和书法等文艺作品,文艺工作者(73.9%)比非文艺工作者(56.5%)更为“感兴趣”。此外,调查发现,平均月收入对受访者摄影的“兴趣”影响较大,相对而言,平均月收入9000元以上的受访者对摄影类文艺作品(83.9%)更“感兴趣”。
最后,民间艺术,如杂技、曲艺以及舞蹈、戏剧类文艺作品成为小众艺术,均仅有三成左右的受访者表示“感兴趣”。其中,对舞蹈和戏剧类文艺作品两类“感兴趣”的更主要是文艺工作者,分别占到受访的文艺工作者总人数的50.7%和53.0%。此外对曲艺类文艺作品“感兴趣”的受访者,在乡镇村比较集中(41.7%),对杂技类文艺作品“感兴趣”的受访者,在省会及以上城市的比例较低,在地市及以下地区的比例较高。
三、文艺作品主题:反映传统文化的文艺作品最受欢迎,反映党员干部先进事迹的文艺作品受欢迎程度最低
首先,反映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文艺作品更为受访者所欢迎(75.5%),并且在不同年龄、性别、居住地等方面基本一致;反映近代抗击侵略者、争取民族独立的文艺作品位列第二(53.8%)。并且年龄越大对此类文艺作品的喜好度越大,尤其受到50-60岁群体的喜好。
其次,受访者更欢迎与自身生活、所处环境紧密相关的文艺作品。例如,乡镇村受访者更加欢迎“反映农村生活”的文艺作品;城市地区受访者更为欢迎“反映都市生活”的文艺作品。
最后,反映优秀党员干部为人民服务先进事迹的文艺作品仅为36.1%的受访者所欢迎,在不同主题作品中占比最低。与此同时,此类型文艺作品,主要为45岁以上、乡镇村地区的受访者所欢迎。
四、文艺作品特质:重内涵轻娱乐,重情节轻明星
首先,有实质内容,反映现实的作品最能吸引受众。调查发现,“内涵丰富”(60.3%)、“情节引人入胜”(57.3%)、“艺术表现力突出”(55.7%)是受访者更为中意的三类文艺特质。进一步分析发现,对于“内涵丰富”和“艺术表现力突出”两类文艺特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地区受访者的选择基本一致。而对于“情节引人入胜”而言,更能吸引女性的关注。
其次,分别有50.5%和43.6%的受访者表示中意“思想境界高”和“舆论讨论广泛”两类特质。进一步分析发现,在所在地区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受访者中,思想境界高的作品反而没有吸引力;舆论讨论广泛的文艺作品最能吸引51-55岁的群体(66.7%)。
最后,商业性和娱乐性文艺作品对受众的吸引力相对较低。调查发现,“主创人员知名度”和“娱乐性强”仅被31.6%和39.1%的受访者所中意。进一步分析发现,30岁以下受访者和51-55岁受访者更加中意这两类特质,女性比男性更加中意这两类特质。
五、文艺作品表达:奢华包装的文艺作品具有一定的接受度,受访者对劣质文艺作品的容忍度极低
调查发现,对于“胡编乱造,粗制滥造”、“扭曲经典,颠覆历史”、“是非不分,善恶不辨”、“搜奇猎艳,低级趣味”、“抄袭模仿、千篇一律”的文艺作品,均有90%以上的受访者表示对其“反感”。而且,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地区受访者的选择基本一致。
值得关注的是,“追求奢华、过多包装”虽然也为84.1%的受访者所反感,但是相对其他表达方式而言,受到的接受度最高,尤其在25-30岁的群体中具有一定的市场(30.5%)。此外,女性(22.8%)比男性(13.0%)更易接受此种表达方式。
六、文艺创作环境:受访者普遍认同当前文艺作品欠缺传统文化关切
72.9%的受访者普遍认为,当前的文艺作品“对传统文化的关注欠缺”。同时,对于我国当前文艺创作环境,均有超过一半的受访者认为“国外优秀作品的引进力度不够”(54.4%)、“盗版、抄袭等侵权行为普遍”(53.7%)、“过分依靠宣传推广”(51.8%)和“追求经济效益重于社会效益”(51.8%)。另有47.9%的受访者认为“相关部门审查限制过多”。
七、对文艺工作座谈会后的感受:文艺工作者感触更深,但座谈会效果还需进一步观察
习近平总书记于2014年10月15日主持召开了文艺工作座谈会。本次调查发现,座谈会召开后的三个月时间里,超五成受访者(52.1%)感到文艺界“已经发生了新发展、新气象”,其中文艺工作者的感受更为明显;近两成(19.3%)的受访者表示“变化不明显,还需进一步观察”。
对策建议
一、反映我国传统文化的艺术作品供求矛盾突出,需在未来进一步加强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调查发现,75.5%的受访者表示喜欢欣赏反映我国传统文化的艺术作品,然而,有72.9%的受访者认为我国当下的文艺作品创作环境“对传统文化的关注欠缺”。
在访谈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者、中国翡翠艺术家王俊懿谈到,“深刻反映中国文化精髓的精品不多。古装戏没有表现传统文化的精髓,而是片面强调戏服的华丽造型。对中国古代思想家、书法家、雕刻艺术家、诗人及有优秀发明创造的劳动者生活反映的基本没有。影视剧充斥着帝皇争权、后宫争宠,勾心斗角的腐臭气,对人性的罪恶刻意渲染。应该多拍点表现中华民族伟大文化精髓的作品,表现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努力奋斗的作品”。可见,我国的文艺工作者还需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进行深入、透彻地理解,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精神,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的文化事业。
二、关注网络宣传阵地,关注不同群体的文艺欣赏特点
调查发现,互联网已经成为各年龄群体的文艺欣赏主要渠道。网络宣传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创新改进网上宣传,运用网络传播规律,把握好网上舆论引导的时、度、效,使网络空间清朗起来。
在文艺宣传的同时,还需注意不同群体的文艺欣赏特点。例如,45岁以上的中老年群体,主要依靠电视获取文艺信息,电影院、剧场等文艺场所更吸引30岁以下的青年群体,这类群体的文艺消费观念相对更强。因此,在对特定人群的文艺宣传中,选择不同的文艺宣传渠道可以起到更高效的作用。
三、文艺价值始终是文艺作品的生命线,特定文艺作品的供给与需求存在一定矛盾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调查分析发现,对于内涵丰富、艺术表现力强的作品在不同群体间都能得到共鸣,而对于粗制滥造、低级趣味的作品,得不到任何一个群体的接受。如有受访者表示:“西藏电视台播放的《西藏秘密》思想性与艺术性皆可嘉可赞,对于西藏的稳定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可见,好的文艺作品可以洗涤人的心灵,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然而,有接近一半的受访者表示当前文艺作品的创作环境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国外优秀作品的引进力度不够”、“相关部门审查限制过多”等。访谈中,有受访者表示“希望多引进国外作品,加大新意有内涵作品出现”等。面对文艺需求与供给之间新的矛盾,国家有关机关亟需建立如电影、动画片等级制等机制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
(执笔:人民论坛记者 石晶)
责编/潘丽莉 美编/李祥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