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初中美术手工制作课对学生进行动手教育

2015-09-10周遐

考试周刊 2015年9期
关键词:初中美术

周遐

摘 要: 未来社会越来越强调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只会读书却没有能力的孩子是不能适应社会快速发展的,当今教育应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的教育,培养出能适应社会快速发展的人才,学校可在各学科教学中慢慢渗透动手教育,尤其是利用美术手工制作课进行动手教育,效果显著。

关键词: 初中美术 手工制作课 动手教育

“教育”是教给学生知识与技能,教会学生思考的过程,把某种本来潜在于身体和心灵内部的东西引发出来,使学生学会利用自身所学创造出更多更高的社会财富,实现人生价值。现在的学生似乎与我们理想中社会所需的人才有差距。当代教育体制使得一些父母的思想出现偏执,过于重视培养孩子的智力,而忽视对孩子动手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孩子全面发展,致使孩子严重缺乏创造力,甚至生活能力低下。瑞士著名儿童心理学家让·皮亚杰说:“孩子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发展。听过了,就忘了;看过了,就明白了;做过了,就理解了。”未来社会越来越强调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只会读书却没有能力的孩子不能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难以创造出社会财富,因此其他方面的能力需要父母的培养,尤其对孩子要进行动手教育。

那么什么是动手教育呢?动手教育狭义上理解为培养孩子动手操作能力而实施的教育。在平时教学中把动手操作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从而激发内心强烈的好奇心,主动探索世界,学会科学独立思考,达到自主学习的教育目的。在我国,学校进行的“动手教育”往往在整个教学计划中所占比重微乎其微,学生大多是为了完成作业而动手,在“压力”和“条件”下进行所谓的创作,往往不能完全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有时甚至使学生反感这种“动手教育”。由此可见,如何顺应学生的心理,在各学科中自然而然地渗透“动手教育”已是教育者刻不容缓应该研究解决的问题。

美术学科为“动手教育”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美术教学不仅包括绘画、艺术欣赏等内容,还包括手工制作。手工制作作为初中美术课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之一,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形象性、灵活性。这种“手工”课的动手教育,更符合初中学生心理发展和好动天性,有利于学生发展各种能力。那么利用手工制作课对学生进行“动手教育”能培养学生哪些能力呢?

一、剪裁能力的培养

剪裁能力是做手工最基本的能力,但有的学生却相当缺乏。在许多手工折纸和剪纸制作中第一个步骤就是把纸裁成一张正方形,有的学生坐在那无从下手,等着老师教他如何将一张长方形的纸裁成一张正方形,这让老师相当吃惊,这就是当代学生的动手能力?可想而知有些学生根本没做过手工,不知道长方形的纸对角折后裁掉多余的纸边就会变成一个正方形。其他学生折好后,在剪裁过程中出现了不少问题,有的用直尺裁,有的用剪刀慢慢剪,都做不到纸边边线的平整笔直,其实又快又好的方法就是用手直接裁,把折痕加深一些,用一只手压住底下的纸,另一只手把要裁掉的部分直接顺方向撕下来。当然这需要多加练习才能达到。又如在《立线装饰》这一课中,要求学生先把彩纸裁成很多等宽的纸条,很多学生用剪刀一根一根地剪下来,除了速度慢外,纸条容易出现毛边、粗细不一致的问题,导致作品粘贴效果差或者无法粘贴,其实在彩纸上标好刻度后用直尺美工刀能又快又好地裁出纸条,可见学生没有这方面的接触,更想不到用什么工具剪裁,因此多进行折纸、剪纸等纸艺类手工学习,有利于学生剪裁能力提高。

二、创造设计能力的培养

学习手工制作不仅要理解手工制作的过程,而且要在制作过程中加入自己的创造与设计,开发潜能,同时自己的手工作品也会与众不同,收获强烈的成就感。如《装点生活》这一课中,学会利用身边的材料装饰美化我们的生活,本课要求学生动手制作一个环保袋,运用各种纸材制作完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教给学生环保袋的最初折叠方法,完成一个纸模,无任何装饰,剩下来的部分就留给学生充分发挥创造力、设计能力美化装饰环保袋。在学生完成的作品中发现,有的学生从造型上进行修改,有的学生在环保袋的提手上进行变化,有的学生用彩绘的方式,有的则用剪贴的方式,可以看出只要为学生创造更多动手机会,放手让学生自己做,他们的能力就会在手工制作中自然发展,不知不觉中培养创造设计能力。

三、搭建能力与立体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手工制作过程中如果做的是一个立体构成的作品,那么学生应具备一定的搭建能力和立体空间思维能力。如《有趣的“墙”》这课,学生先理解立体构成的基本知识和累积构成的制作练习,了解累积构造的基本规律,感受基本形在累积构造中的作用。教师再教会学生做一个小盒子的基本形,在折叠过程中很多学生对于如何把一张纸变成立体盒子的过程理解不了,这是立体空间思维能力欠缺的表现,理解不了就做不出来,于是让学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直到基本都理解为止。最终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全班学生基本全部做出来了。接下来就是基本形的搭建,如何能累积出不同造型的墙,有变化的墙。学生边思考边动手尝试。在搭建过程中会有失败的例子,但最后学生还是搭建出好几种既漂亮又有创意的墙。这样的手工制作课能更好地开发学生立体形态的创造潜能,重视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四、拆卸整合能力的培养

手工制作的类型是非常丰富的,在市面上有工厂加工好的现成材料,只不过需要我们先进行简单的拆卸再拼装起来。如中学生进行的建筑模型比赛很多都是这类的。如“北京天坛”纸模、“七彩风车”、“水乡客船”木模等,都要求学生先用美工刀把各部分零件进行拆分,然后根据制作图纸或模型图片进行拼装,学生在拆卸过程中学会用刀技巧及拆卸方法,不刻碎零件,再把零件进行整合,在大脑中要把各零件的位置进行重组。这种手工制作对学生的拆卸和整合能力培养有很大帮助。

综上所述,可见手工制作能多方面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学校及教育工作者应创造更多更好的机会,让学生养成动手习惯,真正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合格人才。

猜你喜欢

初中美术
初中美术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创造意识与能力
实现初中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初中美术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个性化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