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活起来”

2015-09-10衡梅

考试周刊 2015年85期
关键词:活动开展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衡梅

摘 要: 课堂教学所包含的教学因素众多,所蕴含的教学理念繁杂。课堂教学活动“有效”的标准和含义,随着时代的进步和课改深入,也发生了与时俱进的变化、充足和丰富。作者认为,新课改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应该做到三个“活”,即让课堂教学充满“活力”,让学生主体充分“活动”,让教学内容充足“灵活”。

关键词: 初中数学 课堂教学 活动开展

教育实践学指出,课堂教学的活动进程,不是一成不变的固定模式,而是一个动态变化的发展过程。课堂教学所包含的教学因素众多,所蕴含的教学理念繁杂。课堂教学活动“有效”的标准和含义,随着时代的进步和课改深入,也发生了与时俱进的变化、充分和丰富。当前,学生主体永远是课堂教学实践的“主力军”,课改永远是课堂教学活动的“总遵循”,教师所设计的教学过程,所采取的教学策略,所设置的教学内容,都围绕和遵循学生主体和课改标准实施。笔者认为,新时代、新课改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活动要“有效”,应该做到三个“活”,即让课堂教学充满“活力”,让学生主体充分“活动”,让教学内容充足“灵活”。结合上述感知,现从课堂教学“三个活”角度,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开展进行论述。

一、挖掘丰富教学资源,让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学生是课堂教学中最为活跃的因素,也是对课堂教学效果影响和制约最为显著的因素。提高学生主体参与情感,增强学生主体能动意识,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首要任务和根本要求。这就要求数学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充满“趣味”,这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内在能动性。教育心理学认为,良好、适宜的课堂教学环境,能够抓住学生的“眼球”,刺激学生的情感,调节学生的情绪。笔者发现,现代科技发展成果及现行数学教材,为“活力”课堂的搭建,提供了条件和可能。因此,教师要让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就必须充分调动和利用丰富教学资源,创设出生动真实的教学实例、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趣味盎然的教学场景及形象直观的教学情境,展现出数学课堂的“魅力”和“活力”,让初中生感受到数学学科的生活之美与形象之美、应用之美。如现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科技成果在课堂教学中应用更为广泛。多媒体教学资源具有直观性、动态性、形象性等特点,能够将抽象、复杂的数学知识直观、具体地呈现,从而拉近与初中生之间的距离,形成思想情感上的共鸣点。如在“二次函数的图像”一节课教学中,二次函数的图像所表现的特征和展示的内容较复杂和特殊,教师如果直接呈现函数图像,强制灌输,就会使课堂教学“毫无趣味”,初中生难以感受“乐趣之味”。教师此时借助现代化教学器材,借助电脑、电视机及几何画板和电子白板等现代教学资源,对二次函数的图像内容进行直观化、动态化的展示,让初中生对二次函数的图像特点及发展历程有深刻、直观的认识,感受到数学课堂的时代之美、科技应用之美。又如数学学科服务、应用于现实生活。教师可以利用数学学科生活应用之美,设置出贴近现实、贴合认知的现实案例,让初中生感受到数学生活的魅力,升腾起主动学习探知的自觉意识。值得注意的是,教师也是增强课堂教学“活力”的重要“助燃剂”,教师的言行举止对课堂活力展现起到重要作用。

二、注重技能素养锤炼,让学生主体充分“活动”

教育发展学指出,学生主体只有深入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深度进行探究实践,课堂教学才能真正“活起来”、“动起来”。同时,其能力素养培养目标要求才能得以落实和实现。新课程改革纲要已成为各阶段各学科课堂教学的“总纲领”、“总准则”。新课标所提出的“学生主体,能力第一、发展为要”的目标要求,已成为初中数学教师课堂教学的“总追求”和“落脚点”。这就要求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主体实践的过程,将数学学习能力培养落实于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为初中生留出充足的自主合作探究研析“时机”,搭建好有效的实践判断推理“平台”,还要为初中生“活动”过程做好“技术指导”,引导和指点初中生“有效探”和“深入思”,让初中生的素养和能力在课堂探究活动中展示和提升。如“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阶段性案例课讲解中,教师改变以往包办解析案例的教学模式,采用学生探析为主,教师指点为次的方式,要求初中生组建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开展解题思路的推导、解答过程的判断等实践活动,让初中生能够通过解析案例活动,实现对平行四边形性质和判定知识点的深刻理解和有效运用。又如在“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知识点讲解中,教师采用实验探究法,先展示学习活动目标要求,然后组织初中生根据操作步骤,进行动手折叠等腰三角形图形的实践活动,并认真观察分析图形特点。初中生在仔细操作、认真观察、深刻分析等过程中,得到充分的“活动”,其探究、研析、观察、归纳等数学能力得到有效锻炼和提升。

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让教学内容充足“灵活”

理论联系实际,是实践活动的根本要求和准则。课堂教学活动,不是固定不变的教学模式,而是动态变化的教学进程。教师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因素,灵活选择教学方式,适时调整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教学活动。这就要求,课堂教学内容凸显“灵活”一词,能够针对教学的活动情况、学生的学习实情及课堂的突发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设置出针对性、灵活性的教学内容,保证教学内容始终与课堂实际紧密联系,保证课堂教学的实效。值得注意的是,初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发挥自身教学机智,针对出现的各种情况,能够迅速做出处置,制定出相适应的解决方法,保证教学活动在预定的教学“轨迹”上前行、进步。

总之,开展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活动,除上述所述内容及要求外,还有其他方面的标准和要求,需要教师深入研析。

参考文献:

[1]亓庆文.数学学习情感及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困生学习情感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

[2]刘东.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新课程学习(中),2015(03).

[3]普丽萍.数学教育如何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2(03).

猜你喜欢

活动开展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活动线”引导化学高效学习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科技场馆开展科普活动的相关探讨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农村小学“主题教研”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