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的小手更灵巧
2015-09-10顾洁
顾洁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儿童的智力在他的手指尖上。”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对幼儿智力有直接影响。让幼儿通过动手操作在“玩中学”、“学中玩”发展幼儿思维能力、想象能力、探索能力和创造能力。小班幼儿的年龄比较小,肌肉发展还不完善,动手能力相对较差,因此,我们尝试在美工区域活动中逐步培养小班幼儿动手能力。
一、美工区域设置精一点
《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应为幼儿“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支持幼儿自主地选择、计划活动”。幼儿园的美工区域活动其实就是以幼儿感兴趣的活动材料和活动类型为依据,将有限的空间划分为不同板块,让幼儿有自由选择的空间。幼儿能在这一宽松的环境中,根据自己的喜好、兴趣、能力选择活动内容,体验游戏的快乐,在游戏中成长。
幼儿动手能力培养并非是三两日就能一蹴而就的,美工区域设置能为幼儿提供更多动手学习的机会,能促进幼儿多方面发展。教师要站在教育角度,把握幼儿的兴趣、需求中蕴含的、教育追求的价值及可开发的教育生长点,同时考虑到小班幼儿年龄特点,而且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不一样,因此我们要为幼儿创设适宜的、固定的活动区。所以设置了可随手作画的绘画区、可大胆创作的操作区,并做好相应标记,布置得温馨又漂亮,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地选择游戏内容,自由地结伴玩耍,自由地探索学习。
在设置好不同板块的同时,由于小班幼儿缺乏活动经验,因而,向他们介绍各板块的名称、操作内容、材料及基本操作方法,为幼儿操作活动做好铺垫。
二、提供适宜的美工区域活动材料
杜威说:“在儿童兴趣和需求中,早已暗含着教育追求的东西。”区角活动中适宜的材料能充分激发幼儿活动兴趣,为了支持幼儿探究动手操作,教师应为幼儿提供具有多种教育价值的内容和有适宜结构的材料,为其动手操作活动铺路搭桥。那么在美工区中我们提供的材料应具有以下特点。
(一)材料的趣味性
小班幼儿以无意注意为主,有趣的材料能吸引、维持幼儿参与操作活动的兴趣。
1.提供色泽鲜艳的材料。老师们用《大家宝》(装薯片)罐头制作了红、黄、蓝三种“手”(每只手有五个张开的手指),用自粘纸制作了五颜六色的圆环。美丽的材料吸引着孩子,活动中他们不停地把圆环套上“手指”或从“手指”上取下来,还美其名曰“戴戒指”。孩子们在材料操作中发展了手眼协调、目测等能力,巩固认识了三原色。
2.提供形象生动的材料。教师用可乐瓶等废旧材料制成一个个可爱的小动物,如小猪、小猴等。它们都有一张大大的嘴巴,孩子们看到张大嘴巴的小猪,连忙用勺子喂东西给它吃,还自言自语地说:这下子可不能再馋啦。孩子们不断重复喂“食品”,在发展孩子动作的同时,坚持性及关爱动物的情感得到了培养。
3.提供动态变化的材料。在《羊羊美容院》活动中,请幼儿为自己喜爱的羊村里的小动物设计新的发型,我从一开始的撕贴头发到用纽扣、彩带、蝴蝶结装饰头发,幼儿被材料深深吸引,特别愿意尝试制作,参与性很高。
在美工区,我们要提供色彩鲜艳、生动有趣、富有动态变化的材料使其成为幼儿首选的活动项目,诱使幼儿自主地参与活动,并从中促进幼儿动手能力发展。
(二)材料的递进性
美工区域活动的材料承载着教师的教育要求,在材料提供上,教师要适度控制。
1.种类由少到多。如幼儿在印章画时,我先提供以下常见的玩具模型、动物模型等,让他们尝试蘸颜料画印章,随着经验的成熟,我又增添了一些蔬菜的切面让幼儿大玩印章创想,激发了幼儿很多创意和联想。
2.难度由小到大。以撕贴小动物为例,教师先提供大一点的小动物轮廓图,且动物形象动作也简单点,要求幼儿将撕成的碎片贴上完成即可,然后逐渐提供小轮廓动物,要求幼儿撕贴得更精细,这样就提升了操作活动的难度,使幼儿的发展水平逐步得到提高。
3.内容由简到繁。如水果主题系列中,我们要求幼儿先为各种水果涂颜色,然后撕贴各种水果,最后自己尝试剪一个水果,不仅丰富了幼儿的水果常识,而且更好地促进了孩子动手能力提高。
(三)材料的功能性
区域活动是教师追求隐性教育的理想手段,也是幼儿习得自主学习能力的良好场所。材料是教师教育目标的载体,幼儿凭借材料的操作获得发展。因此,教师要注意材料功能性的开发。
1.开发促进幼儿身体动作发展的功能。如在撕贴、剪贴中可以发展幼儿手指灵活性及手眼协调能力。
2.开发促进幼儿心智发展的功能。以制作项链为例,活动时引导孩子按一定规律装饰项链,如三个圆形、一个爱心的规律一直循环,由此发展幼儿的排序、分类能力。
3.开发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功能。小班孩子处于平行游戏阶段,又刚从家庭走向幼儿园,因此培养小班幼儿初步的合作交往能力很重要。如在美工区制作中,为幼儿创设情境,今天是A幼儿的生日,我们一起为她制作蛋糕、糖果等,这样必定会有分工分组,让孩子在合作中获得成功感,分享与同伴合作的快乐。
三、教师指导妙一点
小班幼儿的区域活动中老师除了是一个观察者,更是一个指导者,促进幼儿在区域活动中更好地开展,让幼儿看似在游戏又能在其中获得更多经验。
在美工区域活动中,教师要适时加入幼儿的探索过程,成为幼儿探索、发现过程的目击者和共同参与者。因此,教师对幼儿要抱有具有弹性的、可变的期望,教师不是一个教导者而是一个促进者。教师不要生硬地抢幼儿的“球”,只在幼儿把“球”抛向自己的时候,以适当方式接,并以适当方式把球抛回给幼儿。在接抛过程中不露痕迹地促进幼儿发展,达到介入的目的。显然这种介入是支持的,而非干预性的。记得在开展主题“夏天真热呀”中做凉帽区域中有的幼儿要做好几次才能完成凉帽,而鑫鑫在一次活动中就能完成且做得很漂亮,他把自己要的图形全找出来,再进行粘贴。这样比有些孩子要一个图形找一个快多了,许多孩子通过尝试感到这样的方便也就自然学会了这种好方法。对孩子今后操作非常有帮助。分享交流中让我班幼儿学会完整讲述一件事,语言逐渐具有完整性。
综上所述,美工区域活动中的设置、教师的指导、合适的美工区域活动材料都将影响孩子的动手能力,我们将继续探索,让孩子的小手变得更灵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