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也谈小学语文课堂的朗读指导

2015-09-10王玉华

考试周刊 2015年9期
关键词:弊病重音范读

王玉华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令人遗憾的是,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语文课堂常常以齐读、指名读为主,忽视学生的个性化体验。自由朗读,是断断续续的,是反反复复的,是写写画画的,是用心琢磨的,是既不影响别人读书又不为别人所影响的,是全身心地投入朗读。但是教学所面对的是儿童,是未成年的小学生,要引导儿童进行真正意义上的自由朗读,并不是一句“自己读自己的,你想怎样读就怎样读”就能完事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儿童是不具备自由朗读能力的。学生在朗读时存在各种弊病,因此,对学生朗读弊病的成因进行分析,并采取一定的办法加以改进,是语文教师应该做而且能做好的工作。小学语文课堂的自由朗读,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逐步学会自主读书。

一、小学生朗读存在的常见弊病

朗读往往是少数好学生的事,一些学生朗读速度较慢,唱读现象严重,还存在诸如多字、丢字、声音放不开、语气、停顿掌握不好、情感表现力不强等一系列问题;课堂教学中学生用于朗读的时间少之又少,大量时间被教师的讲解占用,语文课以读为本、读中感悟的理念难以贯彻;教师缺乏必要的朗读技巧和方法,难以有效指导学生朗读;学生课内朗读机会少,课外朗读的机会更少。小学生的朗读存在以下一些常见的弊病:朗读时“多字、漏字”;朗读时“唱读”;“一字一顿”,速度过慢;速度过快,无法品味。在分析原因的时候,许多原因是肯定的,如朗读时“多字、漏字”肯定与学生读得少、不熟练有关。

二、小学语文课堂的朗读指导

1.课前预习指导

很多学生在没有字典的情况下,一旦遇上自己不认识或者弄不懂的问题,就瞎猜,就乱读乱说。我要求学生在读书前,必须准备好字典、练习本和笔等工具,必须预习时圈划生字,遇到读不准的字借助拼音或字典读准字音,放声朗读,连词成句,连句成段,朗朗上口。读书时,准备好练习本和笔,必须一手持书、一手执笔。笔是无声的朋友,它能帮助你记录下读书时的思维,留下自己不懂的问题。字典、练习本和笔等工具既能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又能引导学生养成扎实良好的学习习惯。

2.课堂朗读技巧指导

(1)重音技巧。重音包括词重音和语句重音。词重音指多音节词里那些重读的音节。语句重音指在朗读时需要强调或突出的词或短语甚至某个音节的重音,如在读表现凝重鲜明的情感态度的句子时,要重读,在读含蓄深刻、耐人寻味的句子时,要轻读。

(2)停顿技巧。停顿是划分语音段落,语言层次的重要手段。如《最后一课》结尾:“散学了,——你们走吧”。其中“散学了”这句话里有许多未尽之意,如祖国沦陷了、最后一课结束了等,有无限的思考,因此读完这句后要停顿。

(3)速度快慢技巧。语速快慢取决于文章的情节内涵和人物情感。通常表现欢快、愤怒激情或内心急躁的语速要快,表现忧郁、痛苦心情或心情闲适、思考问题的语速慢。

(4)语气技巧。语气虽然不是一种单纯的表达技巧,而它通过有声语言的“语”和带有不同色彩、不同分量的气息声音的“气”表达文章的内在具有的情和意。在朗读时要根据不同文章的情态,对声音的高低,强弱及感情作出不同的朗读。

3.朗读时间和空间指导

要在朗读中真正发挥学生的学习个性,首先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阅读,潜心读书,促使他们主动地读,专心地读,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从而产生独特的个性化感悟,在读中感悟,读中思考,读中表达。朗读不再是流于形式,走过场,蜻蜓点水,而是为学生提供比较充裕的朗读课文的时间和独立思考的思维空间。并且,读不仅仅是少数几个尖子学生的个体参与,而是全班学生的全员参与。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保证足够时间用于指导学生读书,只有使学生通过反复朗读,从中获取高层次语感,才能领悟到语言的分寸感、畅达感、情味感及种种美感,认识各种不同的语言形式,接收“活的语言”,真正理解和运用语言。

4.早读优生带读指导

除了预习时和课堂上的朗读外,我们还加强早读训练。农村学生到校较早,打扫完卫生,离上课总有十分八分的时间。与其学生疯打跑闹,不如让他们认真地朗读课文。别小看这十分八分,长期下来也是不少的时间。量的积累,必然引起质的变化。为了充分利用好这些宝贵的时间,每个班级挑选出几位朗读好、认真负责的学生,轮流担任早读的领读工作。在榜样的带动下,学生的朗读水平会普遍提高。

三、注重教师的示范作用

学生一字一顿地读,是因为教师的范读太少,尤其是教师没有通过范读引导学生注意句中的大停顿与小停顿。要防止或纠正这一错误,必须多作示范,让学生模仿,通过“范读”让学生领会句子的停顿,重音及语调的变化。对于那些字数较多的长句子,“范读”是最好的方法。教师范读时应在语音、姿态、情感、意境等方面为学生做出示范,让学生模仿跟读,从而声情并茂地读文章,激发朗读兴趣。教师还可以在教学中给学生讲解有关朗读技巧,使学生学会运用朗读技巧。这样给学生朗读示范,特别是给那些朗读速度较慢或者思考比较多的学生陪读。当大多数学生读完课文后,少数还没有读完课文的学生会因为看到老师还在读而坚持认真地读完课文。

此外,我们还要求教师注重朗读时的评价。在朗读过程中,教师要敏锐观察,及时抓住学生朗读时的闪光点,对学生进行朗读方法的指导和点拨。在教学一篇课文前,教师先要把课文反复地练读几遍,琢磨体会文章句段词语蕴含的意味,对课文的停顿、轻重、缓急、语气等做一番“体验”。这样学生朗读的时候,教师评价、指导才能到位,才能正确引导学生读出轻重缓急,读出抑扬顿挫。只有教师的朗读水平高了,才能对学生的朗读进行正确的指导和点拨,才会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还语文课堂一片琅琅书声。

总之,教学中要反复朗读,自由品读,从而充分享受读书的乐趣。朗读是学生理解课文、积淀语感的重要前提,也是语文课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重视朗读,能充分激活学生的内心世界,引发个性的张扬,享受阅读教学的无限乐趣,从而使语文学习变得生气勃勃和灵性跳动。总之,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我们在克服学生朗读弊病的同时,也要加强教师朗读基本功的训练。

猜你喜欢

弊病重音范读
小学语文课堂范读时机的把握及策略分析
重音在“文学作品朗读”中的运用
浅谈教师范读的“放”与“收”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范读策略探究
乐凯工业探伤胶片弊病在线自动检测高速成像技术研究
维吾尔语词重音的形式判断
论网络玄幻小说的特点和弊病
浅谈语句重音的把握
基于重音理论的英语听力学习策略
建筑涂层几种常见质量弊病产生的原因与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