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话语对女性社会性别建构的影响
2015-09-10胡珊
胡珊
【摘要】本文选取了2010-2014年的15部热播韩剧,分析韩剧中女性社会地位不高的现象,对韩剧中的女性社会性别建构进行了思考,并基于女性主义媒介批判的视野对韩剧给女性造成的负面影响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社会性别媒介话语韩剧
一、社会性别
人的性别可以分为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前者是由染色体决定的,即先天性的。生理性别是很难改变的,惟有社会性别具有一定的可变性。
心理学和人类学研究表明,社会性别差异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文化因素,取决于儿童如何被教养。譬如同是女孩,可以是温柔脆弱,也可以具有进攻性。“著名人类学家马格丽特·米德对德昌布利部落的研究发现:德昌布利部落中的社会性别角色恰好与我们的社会相反,即男主内,女主外,男性具有角色定型的女性化特征。米德指出:“所谓男性和女性的分工并不依赖于生物学的性差异,相反,它是特定社会文化条件的反映。”米德的这一发现无疑解构了我们关于女性形象的刻板化的认知。社会性别的刻板认知主要包括男女在性格、行为、职业、家庭角色等方面的定性化认知。譬如在性格方面男性被贴上勇敢、强大、坚韧、理性的标签;女性被贴上温柔、软弱、感性,需要被保护的标签。
二、2010-2014年热播韩剧中的“社会性别”塑造
笔者对2010-2014年在中国热播韩剧进行文本分析,为保证数据的客观性,以优酷网为调查对象,共收集2010-2014年热播韩剧排行榜前三的韩剧15部,以期找出韩剧中普遍的女性形象,分析女性形象建构的机制以及影响。
笔者将这15部剧中男女主角(男一号,男二号,女一号)的职业进行分析与对比,如下表所示。
從表中可以看出,韩剧中男主角通常位于社会的上层阶层,他们是“财阀二世”“帝国集团继承者”“社长”或者是暂时落魄但有着高智商。而女主角通常处于社会底层,家境普通。这种男女地位悬殊的角色塑造在韩剧较为普遍。
关于社会性别的刻板印象在很大程度上是媒介话语建构的结果。韩剧作为重要的媒介话语和载体,日益受到女性的关注和热捧。韩剧的内容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受众对真实世界的认知,而韩剧作为一种供人消遣和娱乐的载体,向受众所描绘的世界往往脱离真实的世界,这在无形之中影响着受众对客观世界的判断和认知。韩剧中男主角是“光鲜亮丽”的代名词,而女主角是“苦难”的代名词,韩剧日益成为了社会性别意义协商的核心场域。
三、对韩剧“社会性别”建构的思考
1、培养教化下的“幻觉陷阱”
“培养分析”理论的提出者格伯纳认为,现代社会“大众传媒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对人们认识和理解现实世界发挥着巨大影响,由于大众传媒的某些倾向性,人们在心目中描绘的‘主观现实’与实际存在的客观现实之间正在出现很大的偏离。”
韩剧对爱情的刻画无疑会影响到女性的爱情观。韩剧中的女主角尽管身世凄惨,但都有着美丽的外表(剧中的男二号通常对女一号一见钟情),“灰姑娘”通常与“王子”相恋,这种叙事模式无疑在告诉受众,只要你够美丽,够可爱,够善良,总有一天“王子”会从天而降并被你所折服。而真正的爱情是建立在男女双方对等的基础之上的,是精神的独立与责任的担当。韩剧的这种解读满足了女性的愉悦感,也容易让她们掉入“幻想陷阱”。
2、“热媒介”下男女“数字鸿沟”的扩大
“热媒介”是传播学者麦克卢汉提出的,他认为热媒介是指传递的信息比较清晰明确,接受者不需要动员更多的感官和联想活动就能够理解。根据他的定义,笔者将韩剧定义为热媒介,因为韩剧叙事模式基本类似,通常观众看到开头就能猜到结尾,所传递的内容较为通俗。
韩剧的制作基本被SBS、KBS、MBC这三大巨头所垄断,阿多诺和霍克海默在《启蒙辩证法》一书中指出资本主义国家生产的文化产品都表现出标准化、齐一化、程式化的特征。而韩剧作为三大巨头公司所制作的文化产品,为了获得其交换价值,所生产的内容也表现出标准化、齐一化、程式化的特征。这一点从韩剧的简单叙事模式上也体现出来。
韩剧的简单剧情在一定程度上“奴化”了受众,而且这些受众多为女性。“数字鸿沟”理论的核心观点认为网络等数字技术的普及不仅不会使社会成员之间的知识差距缩小,反而有增大的趋势。女性受众会利用互联网收看譬如韩剧之类没有“营养”的内容,而男性会利用互联网看一些新闻,而新闻属于更有价值的媒介内容,这无形之中加深了男女之间的知识沟。所以,女性要警示文化商品——韩剧带来的精神贫瘠。
3、女性受众商品化催生“充欲主义”
韩剧中的服装,女演员们精致的妆容令人赏心悦目,这也是韩剧受到女性追捧的原因之一。而且这些外在的东西被放大之后,会引起受众的盲目跟风,譬如韩剧《来自星星的你》中女明星全智贤在剧中的时尚装扮,成为淘宝上热销的服装。
又如韩剧中大多数女性都是整容美女,女性受众在观看节目赏心悦目的同时也会羡慕,甚至期待自己变得和韩星一样拥有精致的面容。而且韩剧的叙事模式,也在暗示我们外貌的重要性。这无形之中又强化了女性的外貌至上的偏见,导致了女性对外貌的疯狂追逐。她们背名牌包,用高档的美容品,化精致的妆容,甚至奔赴韩国整容,而她们所做的这些都是为了取悦男性。如热播韩剧《美女的诞生》讲述了因车祸而整形和减肥,迎来了人生的转折点的可爱大妈莎拉,和重塑这个女人的高智商富二代韩泰西之间的浪漫爱情故事。此部韩剧以“美女”、“整容”而获得爱情为叙事主题,宣扬了对女性的外貌歧视。
受众商品化理论的核心观点为,以广告收入为主要经济来源的商品不是广播电视节目而是受众这一特殊商品,节目只是提供给顾客的免费午餐,目的是吸引观众观看节目,从而将观众的“注意力”打包卖给广告商。
韩剧的制作公司把他们的生产内容——女性受众打包卖给广告商,广高商又用其营销策略向女性受众推销他们的产品,譬如太太口服液的广告词“进入中老年期,年老色衰令我绝望。延更丹,太太口服液助我年轻10岁,帮我重拾丈夫的爱。”这样的内容——韩剧和韩剧中插播的广告联合起来,无疑刺激了女性的“充裕主义”和对外在美的迷恋。
结语
本文以韩剧为视角揭示其对女性的社会性别角色构建,在社会生活中有关社会性别塑造甚至歧视远不止韩剧这个传播载体。譬如近年来出现的“美女经济”,无论广告上宣传的女性外貌还是整容广告,甚至新闻业把美女作为噱头来吸引人们的围观,这种以女性商品化为代价,则是损害了女性的人格权。
女性强调自身的意识觉醒不是要解构男权社会,而是强调女性自身权益的维护,譬如在家庭角色中,女性和男性的家务分工应该平等;在社会角色中,女性和男性获得同样的就业机会以及进入决策层机会。然而社会性别塑造历史悠远,其产生的性别刻板成见在社会意识形态层面已是根深蒂固,所以女性主义的媒介批评要取得实践上的进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①石潇纯,《解读媒介批评新视野中的女性主义》[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4):61-63
②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205
③卢颖生、郭志鹃,《媒介话语的意识形态建构——一个批判性的视角》[J].《新闻爱好者》,2009(16):10-11
④宋小伟,《谈谈我国受众媒介接触与使用中的性别差异》[D]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1995:36-40
⑤张艳红,《“女性商品化”之传媒批判——兼论马克思主义学派的女权主义受众观》[J].《新闻爱好者》,2008(6):14-15
(作者:湖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14级研究生)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