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如何做好行业报刊记者站工作

2015-09-10杨军

新闻世界 2015年10期
关键词:记者站新闻媒体报刊

杨军

【摘要】行业报刊记者站是行业新闻媒体单位派驻在注册地以外的从事新闻组稿、发稿和通联工作的机构。目的是为了加强新闻媒体单位同驻地工作的联系,并及时报道当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建设中涌现的先进经验、先进事迹以及典型案例等。在新媒体时代,传统报刊媒体受到网络媒体强大冲击的情況下,行业报刊记者站该如何发挥自身优势,紧紧围绕新闻报道这个中心任务开展好工作,是一个值得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关键词】行业报刊记者站新闻采访

报社记者站是报社根据新闻采访需要在其登记地以外地区设立的从事采访、组稿、通联等新闻业务活动的派出机构。从新闻媒体单位的角度来说,设立记者站是为了更好在各地设置耳目,是及时捕捉地方信息动态的触角。因为记者站身处基层,能够最贴近地方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最近地感受社会的变迁,从而能够更好地为报社提供更准、更快的新闻信息。对于记者站驻地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来说,好的记者站是他们的好帮手。记者站不仅是地方政治、经济、文化建设与发展的见证者,也是宣传者和监督者。

但是,在新媒体时代的大背景下,传统媒体普遍受到网络媒体较大的影响,特别是行业报刊类媒体受到的冲击更大。这也给行业类报刊媒体派驻各地记者站带来了新的更大考验。特别是像《安徽经济报》这样综合类的行业报刊记者站,要想出色完成报社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同时又能够得到驻地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配合与支持的话,那就要求我们驻站记者必须在坚决捍卫和执行“新闻记者管理办法”和“报社记者站管理暂行办法”条文规定的前提下,立足自身特点,摆正自己的位置,端正工作和学习态度,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形象。特别是要自觉维护党和国家及人民群众的利益,充分发挥记者站置身一线,能够及时获得真实信息,发现在社会进程中出现的真与伪等优势,积极弘扬正能量,大胆地为人民鼓与呼。只有这样我们行业报刊记者站的优势才能够立于长期不败之地。基于此,笔者认为要做好行业报刊记者站工作,就必须要先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摆正位置是行业报刊记者站工作的重中之重

为什么说行业报刊记者站要摆正位置是做好本职工作的重中之重呢?首先从行业报刊记者站本身工作的职责来说,它是行业报刊媒体因工作需要而派驻在外的机构。它的工作职责是为报社做好组稿、发稿和通联工作;从时间观念上来讲,行业报刊记者站工作往往因为远离报社编辑部,很容易造成他们在时间观念和工作纪律方面出现偏差。甚至有的不能端正自己的位置和工作态度,时常把自己置于报社与地方无人监控的“真空”地带,这非常可怕的。

因为,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目前行业报刊记者站普遍是人员较少,特别是像省级媒体的行业报刊记者站,多数都是一个人,记者站的站长既是负责人又是记者。面对当前抢信息、抢新闻的多媒体时代,这些行业报刊记者站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了。另外,由于记者长期工作在基层,自由散漫性较强,难免会导致一些记者站游离于单位和地方党委政府的监督之外。造成个别记者盲目自大、目无一切的不良现象时有发生。特别是个别比较有“权威”的行业媒体单位,它的记者站也与众不同,常常摆出一副“大记者”的模样,凌驾于他人之上。在下面官腔官调、指手画脚,甚至故弄玄虚、吹毛求疵——动不动就以负面报道相威胁,强迫别人接受他的观点或满足他的不正当要求。这样反而会事与愿违,给自己的媒体窗口形象抹黑。通过近年来国家新闻主管部门查处的不少违规、违纪新闻媒体的记者和记者站的案例来看,无论是哪一级新闻媒体派驻的记者站或者记者,只要是不端正工作态度,不按规则办事,就很难得到驻地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配合与支持;更别说想在这个位置上干出好的成绩了,严重的话还要受到党纪、政纪或法律的惩处。

《安徽经济报》作为有着30多年发展历史的传统行业媒体,是“安徽省委省政府指导经济服务企业的舆论阵地”,肩负着推动全省经济建设与发展的重要社会责任。因此,作为驻地方记者站,首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尤其是要摆正自己与地方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关系。既不能自愫记者站是新闻媒体派出机构,有新闻舆论监督权,把自己看成是上级派来监督地方的“使者”,更不能颠倒自己与党和人民群众关系。而且记者站还必须无条件地接受地方党委和新闻出版管理部门的工作指导。否则,我们不仅得不到他们的配合与支持,反而会因为疏于联系、不接地气,写不出较好质量的新闻稿件,甚至还会给我们工作带来诸多麻烦,更有可能造成记者站及我们整个媒体单位的形象受损。

我们要时刻清醒地认识到,记者站是媒体单位的一个派出机构,更是它的一扇窗口。记者站在地方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我们媒体单位的形象,所以,行业报刊驻地记者站不仅要处理好与地方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关系,还要注意保持好与当地新闻媒体和其他驻地记者站的友好关系。

因为同在一定范围内,共同干着同样的事业。虽然说是新闻资源共享,但是各自服务对象不同、各自媒体的特点不同、各个记者站记者的视角也不同。尤其是眼下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媒体与媒体之间相互争夺新闻资源是正常的事情;特别是行业类报刊媒体,目前普遍不及各级党报党刊在地方的“实力”。特别是像我们《安徽经济报》这样经济综合类的专业报刊媒体,它生存在党报党刊与“都市报”的夹缝之中。如果我们不能与同行们相处很好的话,往往会出现受冷落的尴尬地位;如果大家都不能很好相处的话,那么最糟糕的是同行之间相互排挤、诋毁,甚至造成不必要的“新闻乱战”现象发生。这样既不利于党的舆论宣传宗旨,更不利于各个媒体单位的发展。反之则似百鸟同栖一林中,尽管各奏各的曲,但也能齐声欢唱。

二、采写新闻报道应注意“三个意识”

作为行业报刊媒体记者站,在平时工作中一定要注意培养好“三个意识”。首先,要有工作主动意识,一个记者站工作成绩的好坏,首先是与记者站平时工作的主动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记者在平时工作中能够发挥主动性,他的各项工作成绩在单位一定是上乘的。因为记者站长期远离编辑部,往往又是单独一个人从事新闻采访工作,如果记者站工作整天依赖编辑部下达编采计划,缺乏工作主动性的话,别说写不出有较高质量的新闻稿件,就是连单位平时交给的一般工作都很难完成。

特别是像我们行业报刊记者站,如果平时不主动深入基层去与地方党委、政府及人民群众联系起来,根本别想得到鲜活的新闻素材。没有鲜活的新闻素材的话,记者就更别想写出有价值的新闻报道来。假如说一个记者站常年不能够为报社提供出一些有价值的新闻稿件,那么这个记者站还有它存在的实际意义吗?所以说记者必须要有积极的工作主动性,特别是我们行业报刊记者站的记者,在这个瞬息万变、新闻稍纵即逝的信息时代,更应该做到这一点。

其次,记者站记者在采访新闻报道时一定要有很好的宏观意识。因为记者站记者长期在基层,若不能及时把握新闻报道中的宏观指导思想的话,即使是能够捕捉到一些鲜活的新闻素材,也很难写出具有一定引领价值的优秀稿件来。特别是像我们经济综合类的行业报刊媒体,每天除了要刊发一些新鲜、典型、有指导经济发展价值的新闻之外,还应具有引领社会发展经济方向的导航作用。所以这就要求我们行业报刊记者站的记者平时一定要多学习、善总结,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水平才行。

再次,行业报刊记者站必须具备新闻报道的全局意识。平时除了要多培养自己新闻报道的主动意识和识宏观意识之外,更要胸中装有全局意识。记者站是新闻媒体在各地的窗口,如果我们记者站记者胸中没有全局意识,是不能做到真正貼近百姓、贴近实际的,也不能写出符合报纸需要的好稿子来。有位学者曾经说过:“感觉了的东西,我们并不一定能够理解它;而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因此,记者站记者要及时把握上级的指导精神,这样才能对事件真相与事件发展的态势进行有效把握,才能够写出有价值、有指导意义的好的新闻报道,否则,多少会受到偏于一隅的影响,导致行业报刊记者站永远别想把工作开展得风生水起,优于其他。

三、牢记宗旨,杜绝违法乱纪

应该说,各级新闻媒体记者站的建立延伸了新闻的触角,为拓宽新闻渠道、丰富报道内容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不可否认,部分报刊记者站的建立却有些醉翁之意不在酒,并未完全将心思放在新闻报道上。当然,这绝不是哪一家报社或哪一个记者站想故意而为之,是现实情况中不得不为之而又充满矛盾的一个事实——刊发新闻是报刊媒体的使命,创收是它的生命。报社要刊发新闻报道,必将需要付出新闻采集、编辑、出版和发行等费用。特别是行业报刊媒体普遍自负盈亏,它的生存和发展完全要靠自己。这些事实情况摆在面前,行业报刊媒体单位包括它驻各地记者站,该怎么有效规避风险,杜绝违法乱纪现象发生?笔者认为,首先要严格按照新出台的“报刊记者站管理办法”规定办事,记者站须接受所在地新闻出版行政部门的业务指导、监督和管理;坚决执行“记者站记者就是做好新闻采访,发稿和通联工作”,决不能承担报刊发行任务和从事经营创收任务。

当然,这必须事先强调报社媒体单位本身不能将记者站视为报社的经济增长点,或出卖牌子、变相承包给个人或下达经营任务、规定创收指标,否则,行业报刊记者站包括所有新闻媒体记者站必出差错,严重的将受到法律严惩。

(作者单位:安徽经济报社淮北记者站)

责编:姚少宝

猜你喜欢

记者站新闻媒体报刊
雪中放牧新风景
新闻媒体与我国当前公共领域的构建
2017年“少儿报刊阅读季”启动
河北“全覆盖式”对各级新闻媒体进行财政支持
网络新闻媒体伦理失范问题分析
在“门”字内加字可以组成新的字,试着填填下面的空吧!
禁止记者站私自开展批评报道
《中国教育报》江西记者站连年被评为全国先进记者站
2009年10月报刊广告刊登额排行榜
《初中生》荣获首届中国优秀少儿报刊金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