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环境创设中的多元互动

2015-09-10林金霞

考试周刊 2015年91期
关键词:多元互动环境创设幼儿教育

林金霞

摘 要: 幼儿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活动中学习发展的。在对环境创设中各种影响幼儿发展因素进行探索中,环境创设与幼儿、老师、家长、教学等的互动和通过幼儿自制材料丰富活动,能激发幼儿不断与人之间、材料之间相互作用,促进幼儿积极主动地发展。幼儿园应该把环境设计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和课程模式的建构要素,让环境与幼儿发展互动起来。

关键词: 环境创设 多元互动 幼儿教育

在学习和实施新《纲要》的过程中,我们领悟到: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发展。好的环境就如春雨般无声地湿润着孩子的心田,激发孩子们保护环境的情感。幼儿园应充分让环境“活”起来、“动”起来,为教学活动提供服务。近年来,我们在幼儿园环境创设方面越来越重视它的教育价值。我们以环境创设意义为切入点,探索了环境创设与幼儿的互动,还探索了环境创设与教学、老师、家长之间的多元互动,取得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和收效。

一、环境创设与幼儿互动,实现环境对话

(一)墙饰互动,给孩子自主权利。

幼儿的认知发展是在其不断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而获得的。整齐、美观的具有观赏性的墙饰,是否能促进孩子的认知发展呢?我想是不能的:通常我们现在布置的墙饰实用价值不高,都是按老师的意愿设计的,往往忽视幼儿的实际情况,或一味苛求整齐、美观,就算孩子参与到环境中,也常常被指定了地方,在这儿贴贴,或那儿印印。孩子们大部分动手而不动脑,参与自主性不足。我们应该学会蹲下来从孩子角度思考环境创设,请幼儿参与墙饰创设全过程。如小班孩子喜欢可爱的小动物,我就紧紧抓住这个特点在主题墙上画上一个馋嘴的狐狸,并引导幼儿:“俏皮、可爱的小狐狸最喜欢吃葡萄了?可幼儿园里没有葡萄怎么办?有谁能帮帮狐狸想出好办法呢?”这时小朋友都积极想办法:“老师我想到了,我来帮狐狸画出葡萄。”“我也想到了,我叫我妈妈买给狐狸吃”……我收集幼儿全部的想法,选取合适小班年龄特征的幼儿的手印画葡萄和粘贴画葡萄等方法,和幼儿一起布置,共同完成。孩子看到自己的作品眼睛都眯了,个个都舍不得离开。让幼儿参与环境创设全过程,实际上就是通过自身活动同化与顺应的过程,不断建构自身的认知结构,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参与,这样小朋友会更加理解墙饰的内容,更喜欢与环境交流,也会像爱自己的宝贝一样爱护它们。又如中班主题活动《有趣的颜色》中“寻找我们身边的颜色”。我就让孩子自由发挥,让他们发现自己生活周围色彩艳丽的世界,根据自己喜欢的颜色收集各种图片、实物、玩具等,再引导幼儿有创意地、有意图地、错落有致地搭成一面属于幼儿的漂亮墙饰。这样不但激发幼儿热爱生活的情感,而且让他们学会关注生活中的美。孩子成了计划者、参与者、接受者,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与环境对话。

(二)区角互动,给孩子参与机会。

多姿多彩的区角活动,给予幼儿更多动手操作材料和环境相互作用的机会。如实施科学活动“春天的雨”时,在区角准备雨伞、雨衣或雨靴,让幼儿感知春天雨中的宝贝。通过真实体验摸一摸、看一看、穿一穿等与材料的互动提高幼儿的学习热情,这种能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的学习方式,效果是非常不错的。但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身心发展特点表现出不同的需要。因此,材料上要有选择性、差异性,为幼儿充分提供参与的机会,让每个年龄班的幼儿都能在与环境互动中得到提升。如主题活动“彩色世界”中探索会变的颜色,小班幼儿可以通过捏橡皮泥水果——“草莓”、“香蕉”、“葡萄”等发现颜色混合在一起会变色,引导他们初步感知颜色,学会说出几种颜色和变色后的名称。中班幼儿在小班认知的基础上,通过加水自配颜料,从中发现颜色前后的变化,并请他们做好相应的记录,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判断力。针对大班幼儿,老师应该放手让他们调色设计绘画作品,最后让他们在美工区展示,建立明晰的知觉形象,学会自我欣赏和欣赏别人作品等。我学会尊重每位幼儿的现有水平和发展速度,欢迎他们选取适合自己的方式参与环境创设,并灵活采用多种形式开展区域活动。

(三)自制材料互动,给孩子情感交流。

幼儿的身心随环境发展而发展。自制的材料是他们参与环境创设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部分。这一过程蕴藏着丰富的教育契机,不仅为幼儿提供了广泛的探索、想象、创造的参与空间,还使幼儿与环境之间增添了一份情感交流。教师应在观察了解的基础上积极鼓励幼儿准备材料、进行制作,丰富活动,改变环境。这样幼儿会更喜欢这种新鲜的游戏。如小班幼儿搓纸团、撕纸条、粘拉花,中班幼儿折杯子、包糖果、制作扇子,大班幼儿画棋盘、搓彩绳、编草绳等。这些活动可以用来开展“扔纸球”、“煮面条”、“庆六一”、“跳绳”、“套圈”、“娃娃家”等游戏。幼儿自制材料开展游戏的过程也是为了促进幼儿不断与材料、环境相互作用,激发幼儿更积极投入到环境之中的情感。

二、环境创设与教学互动,实现教育目标

环境创设不仅是幼儿可以表现、表达自己,记录下他们学习过程和结果的活动,更要考虑它的教育性,使环境创设目标与幼儿园教育目标相一致。怎样既会激发孩子兴趣、以主人身份参与进来,又会实现课程教育目标,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呢?在环境创设中,主题活动的开展是不断变化的,有季节变化、节日活动等。教师要依据幼儿园目标对环境设置做系统规划,实现环境与教学活动的互动。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老师要常跟幼儿谈心,观察发现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在实现教育目标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引导幼儿主动参与到环境创设中。要经常改变主题墙的内容,让幼儿随着教育内容或主题课程展开在主题墙上留下自己活动的痕迹,寄托美好的心愿,宣泄独特的情感需要。如开展科学活动“认识春天的树”时,通过颜料把老师和孩子的“手印”印在纸上。“大手印”是大树叶,“小手印”、“小脚印”就是树妈妈刚长出来的小嫩叶,一起贴在画有树干的墙上。这样既美化了墙饰,又帮助孩子感知树在春天会长出新芽,孩子乐此不疲。又如增设操作区“小手真能干”时,与幼儿协商请他们从家里带来鞋、袜,让幼儿尝试着穿。这样让他们充分感知到小手的本领,培养他们学会认知自己、爱惜自己、保护自己。

三、环境创设与老师、家长互动,实现家园同步

鼓励让孩子参与环境创设,能够培养他们的主人翁精神和参与意识。老师应当不断努力创设与幼儿相互作用的主题环境,开展老师与幼儿之间的环境创设互动。我们发现让家长参与到环境创设活动中,会让家长深刻认识到环境对幼儿发展的意义。环境的创造应立足于孩子的学习和探索活动。教师与家长应在尊重幼儿意愿的前提下,与幼儿一起发现问题,寻找答案,支持幼儿探索活动,老师与家长切不可取而代之。如大班主题活动《惊奇一线》中“寻找我们身边的线”,教师与幼儿共同寻找合适的区角,把任务交给幼儿,让幼儿做区角的主人,请幼儿收集自己身边各种各样的线,这时就需要家长的支持和帮助。老师引导幼儿与自己合作,借助已有经验,准备毛线、麻绳、布绳、塑料绳、尼龙线等大胆想象创设,如可以自编草绳当边框,用布剪成条再编条做成一个球状当铅球……这样一个父母的支持、老师的帮助、幼儿的合作有创意的环境创造区角就出现在我们眼前。把家长请进来,实现幼儿、老师、家长的三维互动,实现家园同步。

幼儿的发展是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有机进行的。幼儿园应该把环境设计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和课程模式的建构要素,让环境与幼儿的发展互动起来。只有通过幼儿自己参与设计、动手创造的环境才能激发幼儿的兴趣,使其对环境和事物认识更深,也更加爱护自己的创作成果。正如《纲要》所倡导的,教育回归幼儿的生活。让幼儿在现实生活情境中,通过主动参与、感受、探索、体验、表达交流,最终获得发展。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2]郑惠萍,主编.幼儿园自主性“探索——表达教育活动”[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10.

猜你喜欢

多元互动环境创设幼儿教育
多元互动,开展主题阅读
网络环境下ESP多元互动教学模式的构建
简析环境创设与幼儿教育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
内化外来资源开辟幼儿教育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