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旧记
2015-09-10顾农
顾农
《丁晋公谈录》与《孙公谈圃》
魏晋士人喜欢谈玄理,彼此对话,往来争辩,虽有旁听者而无人记录,偶加评论者则有之,这方面的情形现在可以从《世说新语》中知道一个大概;赵宋一朝的士人则喜欢谈论朝廷秘闻、官场故事以及名人轶事,如果发表谈话者是高官或其他名人,则往往会有年辈较轻者着意加以记录,甚至成书。病人总是喜欢谈他的病,从一代精英谈话的主流题材,可以切到当年的脉象,并由此大致推见那个时代的特色。
中华书局2012年出版的“唐宋史料笔记丛刊”中有一册《丁晋公谈录(外三种)》,其中就有两种是这一类的谈话记录,它们是丁谓(字公言,966—1037)口述、潘汝士记录整理的《丁晋公谈录》和孙升(字君孚,1037—1099)口述、刘延世记录整理的《孙公谈圃》。
丁谓是北宋前期的高官,当到宰相,他的一些谈话和言论被太常博士潘汝士记录整下来,称为《丁晋公谈录》,这是因为他曾经被封为晋国公,属于难得的高级荣誉,须在书名中表而出之。可是丁谓晚年栽了一个大跟头,发配到崖州等南方边远地区,此后的言论就没有人高兴记录了,只是有些故事在坊间流传。孙升的官阶要低得多,而且因为不赞成王安石变法而屡遭贬斥,又被列入元祐党人,而他在贬官期间,有一位后进青年刘延世记录了他的若干谈话,并在他去世后整理成书。孙升属于旧党中的朔党,所以他对蜀党领袖苏轼以及洛党诸公也都不大以为然。
在这两本谈话录里,朝廷和官场的故事始终占据中心,其中有些也许可补史书记载之不足,够得上“史料笔记”的资格,而比较有趣的却是一些小故事,能够反映宋代君臣的格调和其时的特色,试从《丁晋公谈录》中略举两条来看——
真宗朝,因宴,有一亲事官失却金楪子一片。左右奏云:“且与决责。”上云:“不可,且令寻访。”又奏云:“只与决小杖。”上云:“自有一百日限,若百日内寻得,只小杖亦不可行也。”帝王尚守法如此,为臣子诚合如何?(《真宗守法》)
……洎因奏事忤旨,上怒,就赵手掣奏劄子,挼而掷之。赵徐徐拾之起,以手展开,近前复奏。上愈怒,拂袖起。赵犹奏曰:“此事合如此。容臣进入取旨。”其胆量也如此。(《赵普器度》)
这两段文字都不长,而意味颇丰富隽永:凡是有法可依的,照有关规定执行,随意从重或从轻皆不当。这一回真宗做得是好的,只是不明白他何以亲自过问丢了一个碟子这样的小事。赵普乃宋初一代名相,其人确有可敬之处。古代当然是专制时代,但在政治秩序正常时,相权对君权尚有某种制衡作用,并不完全是皇帝一个人说了算。
《孙公谈圃》亦复简而有味,也举两条来看——
国朝谥“文公”者,杨亿、王洙二人。欧阳永叔薨,欲以“文”为谥,时议者谓:“韩愈得‘文’,已为僭矣,修岂可得!”于是谥“文忠”。有曰:“必留与介甫。”绍圣初,荆公果谥“文”。(卷中《国朝谥文公者》)
石曼卿谪海州日,使人拾桃核数斛。人迹不到处,以弹弓种之。不数年,桃花遍山谷中。(卷中《石曼卿种桃》)
古代高官的谥号如何,相当于现在之要人去世后官方悼词中那几句结论性的话,家属和当局两边均高度关心,往往斟酌再三,甚或迁延不决,反复博弈。欧阳修虽是文坛领袖,却还达不到谥为“文”的水准,这里颇可考见古人对于“名”的高度重视。
石延年(字曼卿,994~1041)是一位很有个性的诗人,他的弹弓种桃法是一个创造,多块好省兼而有之。景祐二年(1035)他从首都被赶出来通判海州,而其心态平和,还注意绿化荒山,大可敬服。
记录名人的谈话而成书者,后来也还时有所见,最为靠近的例子是钱锺书记录整理的陈衍(1856~1937)谈话录《石语》和余立雄(马来西亚)记录整理的周勋初(1929~)谈话录《师门问学录》。
《巢林笔谈》
近日翻阅的《巢林笔谈》(钱炳寰点校,中华书局1981年版,《历代史料笔记丛刊》之一)是一部无所不谈的笔记集,其作者龚煒(1704—?)是一位没有任何功名也不可能入仕的世家子弟,文笔不错,而学问好像平平,见识也未见突出。
病人喜欢谈他的病,重病人尤其如此,这位龚煒也就喜欢谈科举,谈八股文,牢骚很多,大不服气,内心深处总是有些遗憾。他虽然没有多少高明的见解,但比起那些可谈可不谈的条目来,总算是言之有物了。
龚煒一生多次参加科考,一无所获,一事无成,他后来总结自己的教训说:
廿年制义,抛却半生有用功夫;三黜乡闱,落得九册无名败纸。倪鸿宝先生云:“熊狼之罣柔绳,何时出力乎?”精气消磨,予亦不能复事帖括矣。甲子冬日,书落卷后。(卷三)
《巢林笔谈》书中的各条,一般不注明写作时间,而这一条却特别写出,按甲子是乾隆九年(1744),作者已经过了四十岁,一路失败,毫无起色,他实在是坚持不下去了。
科举时代沉迷于八股者颇有其人,《儒林外史》里讽刺得很入骨,也许有人会觉得那是小说,或多夸张;其实在当年的实际生活中,这样的股迷相当不少。《巢林笔谈》卷二有一条道:“太仓张钦文先生暮年,已给衣顶,犹日诵时文不休。人怪之,曰:‘我为来生地耳。’”
这是真人真事,而反映士人心态之深,似乎又超过了小说。张老太爷功成名就,已有顶戴花翎,按一般的逻辑他已经完全用不着八股文这块敲门砖了;而仍然每天用功,像个布衣,是为来世做准备——其目光之远大,用意之深刻,大大超越流俗者矣。本条下面还有几句话,就更有意思了:“世有过目成诵者,定从前世苦功来,固是一理。先生子泰基,官翰林,出守景州。”
他认为祖上的功夫可以传給后人,庇荫晚辈。这样看固然是当时流行的迷信,而在潜意识里龚煒也正可以用这一理论解释自己的失败:他的父亲虽然是进士,当过地方官,但功名到手以后大约没有“日诵时文不休”,这就弄得他没有先人的苦功可以继承,于是一再碰壁。
《何 典》
清代上海作家张南庄用吴方言写的小说《何典》一书,流传本来并不广,一直要等到新文学家刘半农将它点校出来并请鲁迅写了一篇序,交北新书局出版(1926年6月)以后,情况才发生很大变化。现在这部小说已经进入经典的行列了,近年来新出的本子有好几种。
刘半农特别推崇《何典》的语言艺术,说书中善用俚言土语,而且能将两个或多个色彩绝不相同的词语紧紧接在一起,产生出特别的效果来。刘半农的行文本来就喜欢雅俗并陈、巧妙配合,所以对张南庄的这种路数大为欣赏。鲁迅的序言则指出《何典》的主要特色在于“谈鬼物正像人间,用新典一如古典”,而且“作者便在死的鬼画符和鬼打墙中,展示了活的人间相,或者也可以说是将活的人间相,都看作了死的鬼画符和鬼打墙。便是信口开河的地方,也常能令人仿佛有会于心,禁不住不很为难的苦笑。”
《何典》一书读起来很好玩,而且竟然还有可以同鲁迅小说相视而笑的地方。例如鲁迅小说《故乡》里有个搞化妆售货的“豆腐西施”杨二嫂,给读者留下很深的印象;而《何典》里早就有过一位“豆腐西施”了。该书第八回写道:“那东村也有一个标致细娘,叫做豆腐西施,虽不能与臭花娘并驾齐驱,却也算得数一数二的美人了。”她被“色鬼”看中,抢去成亲,色鬼夫人“畔房小姐”得知后,醋意化作雷霆,把色鬼打得死去活来,又操起棒棰击中“豆腐西施”的太阳穴,打得她“花红脑子直射”,“遂把一个如花似月的绝世佳人,送到西方路上去了”。《何典》在描写此案善后的文字里,对旧社会司法机关的官官相护、无法无天进行了无情的暴露。小说的“谈鬼物正像人间”,“在死的鬼画符和鬼打墙中展示了活的人间象”,这里正是一个好例。
鲁迅写《故乡》的时候,尚未读过《何典》,他是独立地塑造出了自己的“豆腐西施”。据周作人回忆说,“近处豆腐店里大约出过这么一个搔首弄姿的人,在鲁迅的记忆上留下这名号……她的言行大抵是写实的,不过并非出于某一个人。”这个说法应当是可信的。《何典》作者张南庄是上海人,他笔下的老“豆腐西施”大约也是有她生活中的原型,而在吴方言区的不同地方出现同样的绰号也是并不奇怪的事情。
周作人对于《何典》一书亦颇关心,曾指出当时江、浙两省(当时上海隶属于江苏)有一种以俗语编故事的风气:“《何典》作者为上海张南庄,《常言道》序作于虎阜,《岂有此理》作者周竹君是吴人,《皆大欢喜》序亦称是苏人所作,《文章游戏》的编者则仁和缪莲仙也,我们想起明末清初的冯梦龙、金圣叹、李笠翁诸人,觉得这一路真可以有苏杭文学之称,而前后又稍不同……”称为“苏杭文学”固然也未尝不可,恐怕要扩而大之称为“江浙沪文学”更合适,明末至清代这里的下层文人往往有比较多的市民气息。
《诗境浅说》
解释古人之诗并加以赏析有几种常见的方法:注释,评点,专题赏析文章,以及将这种文章汇编起来的所谓“辞典”。最后这种办法近二三十来最为流行,至今仍然层出不穷。
任何东西过度繁荣以后总难免失之于滥,而且那些赏析辞典中的宏文越写越长,越来越有套路:时代框架,诗人生平,本诗背景,思想内容,艺术特色,有关资料,文字往往长而且庸,读来令人昏昏欲睡。只看一两份还能容忍,一多,实在只好再拜而送它走远一点。
老派的赏析文字绝无此种冗长的八股,往往简明深刻,助人神思。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俞陛云先生的《诗境浅说》。此书正、续本旧有开明书店版(1936年、1950年),后来多家出版社重印过,最好的是中华书局2010年的合订整理本,书品最佳,取读最便。
俞陛云(字阶青,1868~1950)是晚清国学大师俞樾(字荫甫,号曲园,1821~1907)之文孙,早年以时文高手著称,光绪戊戌(1898)探花(殿试第三名)及第,为翰林院编修,二十八年(1902)出任四川省副主考;入民国后出任浙江省图书馆长、清史馆协修。他又是颇有成就的诗人,有《蜀輶诗记》、《小竹里馆吟草》、《乐静词》等,所以他来讲古代诗歌,自能探骊得珠,深入浅出。
《诗境浅说》专讲唐的律诗和绝句,单刀直入,简明亲切,例如这里选讲了李商隐的《蝉》: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声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陛云先生将此诗与骆宾王《在狱咏蝉》联系起来加以解说,极得要领。绝句方面如刘长卿(字文房)《弹琴》: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陛云先生解说道:“中郎焦尾之材,伯牙高山之调,悠悠今古,赏音能有几人?况复茂才异等,沉沦于斗升微官,绝学高文,磨灭于蠢蟫断简,岂独七弦古调,弹者无人。文房特借弹琴,一抒其抑塞之怀耳。”最后一句至关重要,近体诗几乎没有不抒情的。鲁迅曾经手书此诗赠给一位日本历史学家。
《诗境浅说》还安排了两编专讲五七言警句,亦复简明到位,发人深省。如温庭筠之名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陛云先生分析说:“此二句,乃晓行绝妙之词。句中不著一虚字,而旅行之辛苦,客思之苍凉,自在言外。”
《诗境浅说》原是老人用来教自家孙辈读诗的讲义,早年听讲的孙子俞润民后来曾对当年的情况有过介绍。
家庭教育的好处,是无论讲什么内容,都不必如学校的课堂上须有种种规范和过场,只拣最要紧的话说,投入少,收获多。所以中国的传统历来重视家学;德清俞氏则尤为重视,陛云先生早年学习写文章,就是由祖父俞樾亲自执教的,其讲义称为《曲园课孙草》,前有序言,极为简明中肯;《诗境浅说》原来也是家教教材,书前也有一篇很短的序言——把这两篇序细读一过,就可以知道“家学”是怎么回事,以及德清俞氏何以人才辈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