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需求与政府供给
2015-09-10李由
李由
【摘要】尽管供给管理相对收效长而需求管理收效快,但二者之间并无高下、优劣之分。如果从供给或需求的层面和角度看,政府面对变化莫测的市场,在信息、决策、激励、执行等环节和研究、投资、生产、营销等方面往往不如居民和企业灵活有效,居民和企业更有动力和能力去消费、储蓄、投资和进出口。
【关键词】发展 供给侧改革 供给 需求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我国经济正处于发展的新常态和战略的机遇期,这一阶段的特征和问题在2008年爆发、至今尚未走出的经济危机中得到了充分显示,我们如何改革开放,实现国民经济的供求均衡、持续健康的发展,如何准确理解供给侧改革?
中国发展的问题和需求
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人的需要是个人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这个道理当然不是马克思首先提出的,但它揭示了社会活动及学术研究的一个基本原则:人生苦短,资源短缺,人的生命和资源应当用于解决人们需要的、稀缺的领域,应当消费在带来满足、幸福或美好的事物上。经济活动就是人类为了满足其自然和社会的、物质和精神的、生存和发展的各种消费需要,持续不断、公平有效地占有、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各种物质资料的劳动过程。
1978年以来,尽管2014年经济增长率下滑到了7.4%,但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国土广大、技术落后的大型国家仍然保持了年均9%以上的超高增长率,初步解决了数以亿计人口的贫困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在不断完善,这无论如何都是一个世界性的奇迹。不过,我国依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还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之间依然存在着诸多不相适应的问题。
从系统的角度看,由于现代经济是市场经济,市场方式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着基础性、决定性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基本目标,经济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就可以分为三大类:一是市场问题,二是政府问题,三是外部冲击。由于这些方面长期存在着一系列严重问题,这就对我们提出了进一步、系统性改革开放的要求。
第一,市场问题。市场问题分为两种:一是健全的市场体系也不能有效解决的市场失灵问题,主要是因外部性而导致的公共物品问题,因收入差距悬殊而导致的社会稳定问题,因居民、企业的个别生产、消费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矛盾激化而导致了生产过剩、失业、破产的经济危机等市场失灵问题,公共物品包括个人、市场难以有效治理的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公害物品和个人、市场难以充分提供的基础研究、公共防疫、基础教育、公共设施、经济秩序、社会保障等公益物品。我国生态、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威胁居民生活和企业生产,居民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早已达到了影响社会经济稳定的0.5高值,居民财产差距更大。二是部分居民因老幼、疾病、灾害等原因,不能参与市场经济活动,他们的收入、财产不足以满足生存需要。
第二,政府问题。国家的出现和政府的建立,只是为了解决个人、市场等方式不能充分、有效解决的问题,政府的权力和财产来自于人民,政府活动的基本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政府应当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响应居民和企业的要求,针对诸如环境污染、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不足、市场秩序混乱、收入差距悬殊、经济危机、社会保障匮乏等问题,转变政府职能,平衡社会利益,弥补和校正市场失灵。然而,现实中的政府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严重不足,存在着各种缺位、越位和错位现象。
第三,外部冲击。制约经济发展的因素除了经济体系特别是市场体系中的问题和政府的问题,还包括国家之外的、社会之外的外部问题,如国外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影响等国际问题,自然变迁、自然灾害等自然环境问题,这也需要通过外交、国防手段和国际政策、国际组织加以应对。2016年中国即将加入特别提款权(SDR),我们必须构建开放型经济体制,全面参与全球化发展。
如何从供求角度分析问题
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市场供求状况,不难发现一大堆问题或不足:创业和营业困难,市场秩序混乱,货币和证券市场问题众多,伪劣产品横行,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严重,投资失误频频,生产能力过剩,人力和资本外流,知识、技术、产品、管理、制度等创新不足,社会道德和企业伦理滑坡等等。还可以从相反的或国际的角度,提出一系列问题和需求:为什么近现代知识、技术、产品、管理、制度等领域的基础性、重大性创新几乎都发生欧美,美国为什么产生了新材料、新能源、计算机和互联网、生物技术等众多高科技创新,日本新世纪以来为什么获得了十多项自然科学领域的诺贝尔奖,欧美国家为什么更多地提出需求管理而非供给改革?不少人分析我国的发展问题,解读供给侧改革,往往还联想到19世纪萨伊提出的“供给自动创造需求”定律或里根时期的供给学派。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以上列举的问题基本上属于经济发展的表层次、具体化的现象或结果,并不是根本性的发展问题,某些问题和需求甚至似是而非或相互矛盾。对于供给侧的某些解读,也并不恰当。为了清楚地理解供给侧改革问题,确有必要简单回顾一下关于供给和需求问题的经济史和经济思想史。
从斯密开始,供给和需求分析就是经济分析的重要方法。在货币条件下,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和价格水平上,供给是指企业等生产者愿意并且能够生产提供的一定种类和数量的产品(货物)和服务,需求是指居民、企业、政府、外国消费者愿意并且以其财产和收入能够购买消费的一定种类和数量的产品和服务,而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的全部供给和需求被称为总供给和总需求。如果考虑到政府收入和支出、进出口因素,在统计指标上总供给=消费+储蓄+政府收入+进口=C+S+T+M,总需求=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出口=C+I+G+X。总供给应当等于总需求,否则全社会的劳动、资源配置一旦出现结构、数量上的严重失衡,经济危机就不可避免地爆发了。
在斯密时代,自由竞争,价格灵敏,市场范围有限,生产供不应求,供求失衡的英国第一次经济危机在斯密1790年去世前的1788年才首次发生,当时政府的主要职责就是提供立法、公共管理、国防和必要的公共设施,而不必大规模、任性地干预市场活动。进入19世纪,经济危机频繁爆发了,发表《共产党宣言》的1848年正值英国陷入了血汗工厂、生产停滞、工人失业的黑暗时期和欧洲革命年代。萨伊1812年出版《政治经济学概论》,提出了生产会自动创造对该产品的需求的“萨伊定律”,即一种产品一旦被创造出来,就会立即提供一个刚好等于该产品全部价值的对于其他产品的市场,商品的总需求与总供给总是相等,市场一般不会出现生产过剩问题,萨伊定律的精致翻版是半个世纪后瓦尔拉斯提出、风行至今的一般均衡模型,以及20世纪70年代美国并无新意的供给学派。
为什么“供给创造需求”的萨伊定律默默无闻,供给学派难入主流,里根在总统选举中竟然战胜了高举产业政策的卡特?原因之一,萨伊定律实际分析的是没有货币的物物交换、且交换自动完成的经济体系,瓦尔拉斯一般均衡模型也是如此,它只是一个高度抽象、远离现实的思想模型,并非我们想象中的供给侧改革理论,何况萨伊定律早被同代的许多经济学家和稍后的马克思精准批判过了。日本的产业政策或美国的供给学派也与我们某些人阐释的供给侧改革大不相同,但欧美某些废弃无用的政策主张经过我们的误传或包装,居然起死回生,出现了西方不亮东方亮的吊诡、搞怪现象。相反,针对供求失衡、经济危机问题,马尔萨斯、西斯蒙第以及现代凯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理论和需求管理政策虽然缺陷显著,却在一定程度上触及了工人收入低下、企业投资失灵、政府支出低效等现实问题,尽管理论屡遭非议,政策效果可疑,欧美国家政党或政府为了应付民意,依然乐此不疲地反复试行。比较而言,欧美国家卓有成效的改革措施并不是危机期间权宜之计的需求管理或危机过后劳而无功的产业政策,而是诸如废除农奴制、消除国内和国际经济壁垒、建立个人所得税和社会保障制度、普及基础教育、支持基础性研究开发等方面的体制性改良。
原因之二,无论是需求分析、供给分析还是供求均衡分析,它们都只不过是基于几个共同前提,对经济现象、市场方式的一种技术性分析方法:一是现代经济的基础和本质应当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主权,是自由竞争和等价交换的市场方式,而非政府管制经济或计划经济。二是供给和需求只是对同一经济主体、同一经济活动的一种分析角度和方法罢了,如同硬币的两面或球体的内外。在市场经济中,一个人往往既是生产要素的提供者、商品生产者,同时又是其他生产要素、商品的需求者、消费者,投资者既以资本用于投资和生产,又获得剩余价值或利润并将之分别用于生活消费和资本积累,供给和需求实际上难以分开分析。而且,无论是供给侧的消费、储蓄、政府收入、进口,还是需求侧的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出口,它们都共同作用于同一个经济体,是四匹马拉动同一辆经济大车,而不能臆想为四匹马、四辆车横冲直撞。三是政府关于供给、需求的制度创新和政策出台应当经过民主的公共表决程序,应当是对市场主体的保护和对市场失灵的纠正,应当为了保护市场自由竞争而非强化政府垄断。四是供求均衡只是一种理论假设和偶然状态,正是通过劳动、资本的非均衡的自由流动和全面竞争,正是通过知识、技术、产品、制度上的各种创新和创新对均衡的打破,国民经济才实现了持续增长和健康发展。
供给侧如何改革
如果遵照上述分析框架,对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各种各样、众说纷纭的问题加以归纳和分类,那么各种问题的深层原因就容易发现了,应对的政策方案就容易设计了,人们就容易在供给侧改革上达成共识了。
关于发展的主体、动力、因素、方式等基本问题。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改革原则,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我国经济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保护公有制和非公有制财产不可侵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决定性作用,是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一切权力属于人民,那么答案就十分直捷浅白:经济发展、市场供求的主体是全体居民及其企业;发展动力是全体居民在经济活动中实现的收入和财产增长;经济增长因素是劳动和资本的投入,源于创新性劳动的知识创新、经济创新所导致的经济效率的全面持续提高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创新和增长主要通过市场方式来组织和实现;政府则全心全意服务于发展社会生产力、增进人民福祉。
由此,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市场供求上的许多具体的、表层的问题和改革的要求,最终都可以从发展的主体、动力、因素、方式等基本问题上一一找到根本性答案。如为什么投资失误频频,加工性行业生产能力过剩,市场秩序混乱,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严重,社会道德和企业伦理滑坡?因为发展的长远性、根本性约束不足。而激励、约束不足,实质上就是发展动力不足,就是对居民收入和财产保护不力,没有完全实现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依靠人民推动改革的发展原则。正确处理好人民、市场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一方面人民要真正成为发展、创新、改革的主体,人民要全面公平地分享发展成果,另一方面要全面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政府。
如何理解热议中的供给侧改革和过去的需求管理?显然,供给分析和需求分析只是对经济现象的结构划分和技术分析,尽管供给管理相对收效长而需求管理收效快,但二者之间并无高下、优劣之分。相对于经济发展中的人身和财产权利、资源配置方式、知识和经济创新、政府政策等基础性、决定性因素,供给或需求问题在本质上是细枝末节、千变万化的市场现象,供给分析和需求分析是一种技术性分析方法而已。供给或需求的那一方面出了问题,就应当从哪一方面入手,透过现象看本质,发现供给或需求问题的深层次、根本性的原因。比如,众多企业为什么在生产上长期甘于技术模仿,质量低劣,利润微小?居民为什么消费上胆战心惊,储蓄率居高不下,人力和资本不断外流?
如何推进供给改革或需求管理?如果从供给或需求的层面和角度看,政府面对变化莫测的市场,在信息、决策、激励、执行等环节和研究、投资、生产、营销等方面往往不如居民和企业灵活有效,政府难以对供给或需求实现定向调控和精致指导,居民和企业更有动力和能力去消费、储蓄、投资和进出口。居民、企业、政府应当各居其位,各司其职,政府与其穷于应付、事半功倍于细枝末节、变化不定的供给调控或需求管理,不如抓大放小,舍末逐本,以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在完善所有制结构和保护产权制度、废除人口流动和就业管制、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建立竞争开放型市场体制、完善公共财政和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政府等方面全面深入改革。至于近来某些媒体简单、粗暴地把需求贬低为买或不买、打折促销,把供给描述为“做”、限量出售、跪求,这几乎就是可怕的自然经济、计划经济的陈腐思维,因为打折促销是市场竞争的正常行为,买或不买正体现了消费者主权,限量出售、跪求则大多发生在政府管制、企业垄断的时代和行业,这根本不是什么需求侧或供给侧的改革目标,似乎是要倒退到改革开放之前。
当然,从每一次经济活动过程上看,供给是生产提供产品和服务、创造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过程,生产商品才形成收入和需求。由于我国正在从短缺经济转向相对过剩经济,跨越中等收入国家发展陷阱,如何实现从劳动和资源投入为主的外延型再生产转向经济创新、效率提高的内涵型再生产,生产者如何通过知识、技术、产品、制度创新而有效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生产供给如何全面转型就具有了特殊的时代意义,尽管这一生产供给转型主要依赖居民、企业等经济主体和竞争性市场方式。
从经济发展的国内条件和国际环境看,前30多年我国经济高速增长曾经得益于资源红利、人口红利和改革红利在改革开放中的全面持续释放,而随着资源耗竭、人口老龄化和改革的停滞不前,原有的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为继,国际竞争和国际合作又向我们提出了全方位、高层次的要求。然而,由于政府某些权力与利益相互交织而构成了既得利益集团,改革也进入了深水区和攻坚期,例如政府管制过多过严、财政收入和支出规模庞大、财政供养人员庞大、中央企业资本收益率低下都是改革不易推进的领域。我们必须顺应发展的要求,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全面深入地改革开放,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和对市场的过度干预,降低发展中的市场成本和政府成本,为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奠定基础性条件和包容性制度。
责编/张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