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企业跨国并购行为研究
2015-09-10翟昕
翟昕
【摘要】始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全球金融风暴已蔓延至欧洲,它不仅摧毁了欧美国家的许多金融机构,而且也正在向实体经济扩展。文章简述了金融危机中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现状和探索,通过对金融危机中跨国并购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指出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下,跨国并购是大势所趋,但要选择正确的投资方向、采用适合的并购策略。
【关键词】金融危机 中国企业 跨国并购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金融危机中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现状
继雷曼兄弟申请破产、美林被收购之后,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正式批准摩根士丹利和高盛集团从投资银行转型为银行控股公司,此举宣告华尔街五大投资银行神话的终结。而发端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已经成全球蔓延之势,其影响波及全欧,亚洲、南美洲等一些新兴市场国家采取各种措施积极应对这场全球性金融危机以免其对本国经济发展造成过度负面影响。
经济规律表明,危机的另一面是机遇,机遇与危机相生并彼此转化。金融危机带来经济衰退,经济衰退促使企业并购发展,一定程度上在优化经济格局和市场秩序。国内部分企业家就认为并购国外大公司的机会已经来了,跃跃欲试地准备现金买打折的美国公司。有组数据支持了他们的观点:2008年第三季度国内市场上发生了20起跨国并购事件,其中14起并购总额约为91.0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453.1%;11起并购由中国企业发起,占到本季度跨国并购事件总数的55.0%,并购金额亦占到了披露总额的70.5%。其中较大规模的并购事件主要集中于石油、煤矿等能源型行业。
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几乎每年都有中国国有企业收购海外企业的“大单”出现。中国企业收购国外企业更多地是出于自身的发展战略考虑,集中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资源战略,主要是在国外建立生产基地,为国内的生产供应比较充足的资源,如中石化收购阿联酋部队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宝钢与巴西国有铝厂合作在巴西建厂;二是产品战略,主要是在关键的市场收购一些破产或者经营不善的公司,用本土化生产来占领区域性市场,如海信集团收购韩国大宇在南非的企业,在当地建生产线扩大生产、华意集团收购美国Moltech电力系统公司,在美国、英国、墨西哥等地继续运营该公司;三是品牌战略,主要是扩大国内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使生产当地化,如海尔集团收购意大利冰箱制造商Menghetti,使海尔的产品设计和生活更加适合欧洲市场的需求、珠江钢琴收购德国露迪斯海玛(Rudisheimer)品牌并雇佣美国管理团队和技术人员,使得珠江钢琴现在占有美国立式钢琴的40%;四是投资战略,主要是从事全球多样化经营,如中国国际信托投资集团收购新西兰雄狮林业有限公司35%的股份获得林木利润、上汽集团收购通用大宇汽车公司10%的股份获得大宇在全球的销售网络。
金融危机中跨国并购的可行性分析
在当前金融危机中,企业和银行的流动性缺乏形成金融恐慌;金融恐慌又迫使许多实际投资提前折价变现,因而在市场上出现了许多价格很低的投资资产。因为金融恐慌的来临,人们的预期改变,如果金融机构没有足够的短期安全资产可供变现,就只能将未到期的长期投资项目的资产拍卖。由于在金融恐慌时期,大多数金融机构都在为应付流动性危机而拍卖资产,所以资产的市场价格远低于正常水平。由此可见,当所有的投资者都希望从金融机构提取资金时,事实上他们不可能都获得资金,因为太多的资产在市场上竞价拍卖,而太少的投资者愿意在恐慌时期购入资产,最终造成金融市场崩溃。在这种情况下,国外直接投资的进入却能阻止实际资产价格的下跌。在发生金融危机的国家,外国投资者愿意收购未完成的投资项目,从而避免破产成本。虽然资产所有权转移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效率损失,但是外国直接投资的进入抑制了资产价格进一步下跌和公司破产,外国银行或公司收购这些濒临关闭的金融机构或即将破产的公司,应该说是有利于危机缓解的。
因此,在金融危机发生时,潜在的外国投资者愿意入市收购价格便宜的国内资产本身是一个稳定因素。尤其是在金融危机时期,外国直接投资入市收购价格暴跌的国内资产,能够帮助银行挤兑得以缓解。大量外国直接资进入能帮助克服流动性短缺的困难,起到金融危机时期的稳定器作用。
从1997年至1998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为例,一些国家的货币贬值引发了短期资本的严重外流,使得境外直接投资相对上升。如,在亚洲国家的美国公司中42%的公司金融危机后扩大了对该国的长期投资,只有13%的公司收缩投资;在以亚洲为总部的跨国公司中,35%的公司扩大了在所在国以外的亚洲国家的直接投资。显然,这些国家汇率的大幅度贬值和流动性缺乏所导致的进入成本下降成为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有利因素,大量外国直接投资的进入也刺激了这些国家的经济重新恢复增长,例如1999年韩国经济增长率又达到了9%左右的高增长水平。同时,在目前的这场金融危机中,为缓解银行、投资公司甚至一些实体经济如汽车、能源等行业的资金压力,阻止当前金融危机进一步加剧,以美国为代表的欧美国家通过降低外国企业的投资门槛要求来吸引外国企业的投资或者并购,如美国政府推出了一项总额达7000亿美元的金融救援计划,并希望其他国家参与其中,能源部高官公开宣布欢迎中国企业对其石油和天然气领域进行投资。
金融危机中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困境
持有大量美元资产的中国如果能有限度地参与投资国际金融机构,也将缓解自身面临的风险,并提高中国在国际金融体系的影响力。但机遇必然伴随着风险,我国主权投资基金中投因投资摩根士丹利和黑石集团,在这次危机中亏损约61亿美元,另外因其投资的一只美国基金净值跌破1美元,中投有54亿美元或将面临冻结命运;国家开发银行对巴克莱银行30亿美元注资已经蒸发一半,海外并购成功的只有招商银行收购永隆银行一例。据不完全统计,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成功案例大概只有35%左右,所以中国企业面临的课题不是“该不该并购海外企业?”“什么时间买合适?”“到底是买企业还是买股份?”等,而是海外并购一定要从本企业的发展战略来设计和考虑,要对跨国并购带来的风险要有足够的心理预期和应对措施,以免并购后面对国际市场风云变幻的挑战与暗流而手足无措,应对不力,最后反而被拖上了风险共担的深渊而不得脱身,甚至自己垮掉。当前,中国企业在跨国并购中面临的困境主要有以下表现:
第一,中国企业尚缺整合国际资源的能力。学界与投资认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给自身发展带来的风险还是比较高的,特别是一些企业在金融危机爆发后存在着的深层次问题并没有完全暴露,这时候并购这些企业容易掉进并购陷阱,更何况中国企业长期以来,“走出去”的机会不少,懂“外部世界”的不多,就是并购了一些海外企业,难以把海外资产和当地资源进行有效整合,甚至对并购企业的生产和管理都缺乏有效的控制、有效的判断。如TCL公司并购汤姆森的彩电生产部分,其并购失败就是对彩电行业的发展缺乏科学的研判,并购的生产线无论是生产能力还是追加投资后的资源整合都与预想的相差甚远,成为并购失败的案例。
第二,从事跨国并购的战略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是中国企业的瓶颈。金融危机确实为中国企业从事海外投资带来机会,但是手头有钱的人出手通常是输少赢多,并购企业或者购买股份有时并购的是“空壳”,没有专门从事海外资产经营管理的人才结果投资失败必然失败,只有并购时留住了“人才”才能获得发展,如联想公司收购IBM(PC机)成立了“双总部”制度,保证了生产和管理的平稳过渡。更何况“人才”和生产线最大的差异是流动性强,“人才”的留住有时不仅仅是待遇,还与企业的文化、公司的发展理念、个人的职业规划都相关,如果中国企业没有海外并购的专门人才,最好不要出手。当然条件各种条件成熟,该出手时就出手。
第三,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存在制度障碍。我们知道,不是中国企业手头有钱就可以买到海外企业或者进行跨国投资,跨国并购还有许多制度性的障碍,影响着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主要表现在东道国的征收呈现间接、隐蔽的趋势,给中国的海外投资增加了潜在的隐患和风险;国际贸易的保护主义使得WTO的功能发挥受阻,中国企业与东道国企业的并购合约并不具备严格意义上的法律约束,投资协定不可避免地存在着难以协调的矛盾,如投资企业是为了获利,而东道国是为了经济的发展和本国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矛盾的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海外资本的投资;环境的不可标准也成为制度性障碍的一个重要因素,尽管目前对“碳关税”没有统一的标准,但是对高排放企业的并购条款更加严苛;还有一个重要性的制度性障碍就是为了东道国和行业安全设置的障碍更是难以逾越。
第四,世界经济走势的不确定性依然存在。金融危机的波及面及带来的影响到底有多大,要看各国经济发展的调整措施和经济复苏能力,现在看到更多的是西方投资型企业的破产与重组,而随着金融危机的发展,还可能有大型美国金融机构破产或者被收购,甚至实体经济也开始出现破产,因此,现在也不是抄底并购的时候。另外,中资机构海外投资经验不足,如三菱等日本金融机构有20多年的海外投资经验,中国刚刚起步,在当前复杂的经济形势下如何防止资产缩水发生将考验机构领导层。加上当前时机未明,海外投资并不是以便宜的价格买入的简单操作。美国各大金融机构自身问题还没有完整的解决方案,除了价格低廉之外整体市场信心不足、缺乏支撑。
金融危机中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对策思考
当海外企业挤掉水份出现合理价钱时,就是中国有海外投资意向企业出手的机会。因为金融危机加剧了股民的心理恐慌,尤其是职业从事投资理财的那部分不劳而获者,他们会选择抛售股权,也希望海外资本的进入,使得中国企业此时出手容易低价并购或者收购股份,降低并购风险,而且可以减少制度性障碍限制。中国企业要借鉴日本部分金融管理机构的并购实践,可以并购海外金融企业的股权或资产,也可以用海外债券回购中国企业中的海外股权,创造利于中国企业和自身经济的发展国内外市场,也不是简单地去盲目性地“抄底”并购。中国企业参与当前的国际金融市场的争夺,资金不是问题,人才是瓶颈,并购的“软实力”不够。因此,中国企业在加强自身人才建设、技术升级、管理提高的同时,采用适当的并购策略,以使中国企业在此次“金融危机”中能进行有效地跨国并购,增加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第一,坚持全球化方针,循序渐进进行海外并购。跨国并购不是为了一味地追求企业规模的扩大,而是为了企业的发展战略,拓展海外与国内两个市场的需求。良性的跨国并购,可以使中国企业获得参与国际竞争的先进技术、管理理念,扩大资源和产品两个市场,使企业增强国际竞争力。要对跨国并购的方式进行尝试探索,对于需要拓展国际市场发展品牌战略可以用收购的方式并购海外企业;对于在东道国影响大、品牌占有率高的企业可以用参股的方式,获得该品牌市场;对于可以进行技术上合作的研发机构,可以采用合作共赢的方式,研发出适合本土需要的产品,以扩大海外市场的占有份额。跨国并购不要盲目决策,要立足中国企业的发展战略,放眼全球化而非眼睛只盯一国、一地区,从有利于自身发展的需求制定海外并购策略,循序渐进地进行海外并购,使中国企业最大可能地规避并购风险。
第二,政府鼓励,企业担当,政企互补进行海外并购。金融危机中国与外国间的摩擦不断,但是摩擦增加的结果不是两国间贸易额的减少,相反却是增加,如中美贸易摩擦的结果就是两国间的经济联系进一步增强。作为中国政府要积极作为,在鼓励中国企业主动“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的同时,要对西方的“话语”积极回应,尤其是要对中国威胁论进行反驳,用积极的行动促进全球环境、气候、能源,甚至人权领域的合作与对话,清除跨国并购道路上的障碍。要成立跨国并购协调机构,统一对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或者投资的管理,而破除现在由财政部、商务部、国家外汇管理局等部门多头管理的现状,客观上效率不高,不必要的程序繁杂,降低了并购或者跨国投资的效益。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在跨国并购中要积极作为,从利于自身战略发展,主动担当,积极拓展国际市场,为企业和国家的安全担当,有所作为。
第三,以跨国并购能源类企业为首选,降低并购风险。有学者把现今称为金融危机的后时代,后时代的特点就是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开始回暖,在国际市场上能源的需求会有所增强,能源类企业并购的风险较小。风险小的并购成本高,这个是不争的事实,而且东道国出于对本国安全的战略考虑,在能源领域的跨国并购设置的障碍壁垒比较多,使得中国企业跨国并购能源领域企业的环境恶化。但是国内市场能源类资源的供需状况和国际市场的价格频繁波动,对中国这样的能源消耗大国,中国企业在进行跨国并购时,首选能源领域企业进行并购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是可以稳定地获得价格合理的能源,获得与海外大企业进行能源的价格定价谈判中的话语权;二是可以利用国外先进的能源开发、利用技术,促进中国企业的产业升级,增强国际竞争力;三是由于资源分布的全球不均衡,中国企业并购能源类企业可以获得国际比较利益,降低并购风险。
第四,立足中国企业的产业升级。产业升级是一个全球性课题,各国都在采取有效措施扩大本国企业的升级换代,以增强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中国企业同样也不例外。自己做强了,才有能力去抢占国际市场,更何况中国作为世界巨大的消费市场,本身就是各国企业市场竞争的主阵地之一,忽视了本土市场的中国企业是不可能获得发展,更不可能去实施跨国并购战略。中国企业做强了,有些稳定的市场占有份额,利用丰富的现金流,积极拓展国际市场,进行企业的升级换代,既能使企业在中国立于不败之地,也能在全球化大潮中引领潮流,彰显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使中国品牌不断地世界化、国际化。尤其是国有企业、部分优秀的民企,利用自身的资金和市场优势,在跨国并购上不拘泥形式,立足于企业的升级换代,根据企业的不同发展战略需求,灵活地进行跨国并购。
第五,充分利用好跨国并购中介机构。跨国并购离不开投资银行的参与,尤其投资银行有时就是跨国并购的导演,投资银行、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帮助中国企业寻求并购目标,制定并购方案,帮助协调资金,充当投资方或者被并购方的顾问或参与者。跨国企业的并购远比国内企业的收购、重组要复杂得多,要对东道国的法律、政策等有比较详尽的了解,而这仅靠中国国内的企业或者部分职能部门进行工作是不够了,这时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充分利用好跨国并购中介机构。这些机构充当着国与国间进行跨国并购的沟通、协商与促成,以收取佣金的形式开展业务,机构运行相对规范,利用好则可以降低跨国并购的风险,提高并购效益。
(作者单位:太原理工大学政法学院)
责编/丰家卫(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