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并购对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
2016-12-16李平
李平
摘要: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全面开放,我国商业银行也不断加快国际化进程。从起初的探索到近两年的稳步发展,我国商业银行的跨国并购进程一波三折。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梳理出我国商业银行主要的跨国并购案例,采用三阶段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的分析方法,测算这四家银行在2006—2015期间的效率值及其变动率。结果表明,虽然需要一定的整合期,但跨国并购的确能够提高银行效率,且股份制银行效率值的提升要高于国有银行。
关键词:跨国并购;银行效率;三阶段DEA模型;Malmquist指数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7-000-02
一、引言
当前,经济新常态、金融脱媒、利率市场化等冲击着银行业传统的发展模式,而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加快等因素为中国商业银行参与国际金融竞争、重塑世界金融格局提供了机遇。本文主要采用三阶段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分别测算银行的静态和动态效率,通过比较并购前后的效率变化来研究跨国并购对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
二、跨国并购理论及银行并购效率的分析方法
1.跨国并购的相关理论分析
商业银行是一种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故本文认为企业并购的理论同样适用于商业银行跨国并购的研究,相关的理论有市场势力理论、价值低估理论、效率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和企业成长理论。
我国商业银行的跨国并购发展还处于探索阶段,并购经验较少,还无法通过提高市场规模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交易成本减少的优势也无法体现。主要的并购动机是抓住并购时机,并购价值被低估的企业,并在后期的资源整合过程中发挥协同效应,同时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以提高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实现企业成长。
2.银行并购效率的分析方法
如图1所示,国内外学者在对商业银行的跨国并购活动的绩效进行分析时,主要采用的效率评价方法有:财务指标分析法、前沿效率分析法和事件研究法。
图1 银行效率的分析方法
三、我国商业银行跨国并购的现状分析
1.我国商业银行跨国并购的发展历程
本文将中国香港等地的海外并购也视作为跨国并购。截止到目前为止,我国共有36起跨国并购案例,其中工商银行并购频率最高,共有16起,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分别有7起和9起,而中信银行和招商银行的并购案例相对较少,均为2起。
2.我国商业银行跨国并购的特征
图2 我国商业银行各年跨国并购交易金额
如图2所示,我国商业银行跨国并购发展以2006年、2008年和2013年为界可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起步探索阶段、爆发式发展阶段、放缓调整阶段和稳步发展阶段。
四、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1.模型设定
本文主要采用三阶段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分别测算商业银行的静态和动态效率。
(1)三阶段DEA模型
本文采用三阶段DEA来分析商业银行跨国并购前后的效率。采用投入导向性且规模报酬可变的DEA模型。如图3所示,三阶段DEA与传统DEA最大的差别在于第二阶段剔除环境因素和随机噪声。
图3 三阶段DEA模型的具体操作流程
(2)Malmquist指数
Malmquist也叫全要素生产率变动,主要是测算商业银行从t期到t+1期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Malmquist大于1时表明我国银行效率整体处于上升状态。
影响Malmquist指数的两个因素是技术效率变动和技术进步,而技术效率变动又由纯技术效率变动和规模效率变动所决定。即:tfpch=effch*techch且effch=pech*sech。 其中tfpch指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即Malmquist指数;effch指技术效率变动;techch指技术进步;pech纯技术效率变动;sech指规模效率变动。
2.指标设定
本文将银行视作为经营货币的企业,选取员工人数、固定资产、营业费用和利息支出作为投入指标,而贷款、利息收入和非利息收入作为产出指标。
另外,本文综合考虑我国商业银行并购的实际情况和数据的可获得性,选取实际GDP增长率、并购银行资产规模增长率和银行类别作为环境变量。
3.实证分析
综合考虑我国商业银行在2006-2015年间跨国并购的规模、并购前后两年无并购案例等因素,本文选取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信银行和招商银行作为样本银行,比较这四家银行在并购前后的平均效率值。
三阶段DEA 的实证结果分析:
第一阶段DEA结果分析。一阶段DEA实证结果表明各银行在发生跨国并购的1-2年内综合技术效率会有所下降,但完成对目标银行的整合后效率值会稳步提高。另外如表1所示,除了工商银行的规模效率平均值在并购后略有下降外,四家商业银行在跨国并购后的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平均值都有所提高。
表1 第一阶段DEA银行并购前后平均效率
第二阶段似SFA回归结果分析。将原始投入值与投入目标值的差作为第二阶段似SFA回归的因变量,三个环境变量作为自变量代入方程,运用Frontier4.1可得如表2的回归结果:
表2 第二阶段似SFA回归结果
注:*、**分别表示在5%和0.2%的水平上显著;括号内的数值是系数的t值。
首先对模型进行单边广义似然比检验。四个投入松弛变量的LR值在自由度为3且0.1%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不存在无效率项的原假设,因此第二阶段采用似SFA来剔除环境因素和随机扰动项是有必要的。
其次三个环境变量系数分别在四个投入松弛回归方程中都通过了t检验,因此,本文确定选择实际GDP增长率、资产规模增长率和银行类别这三个环境变量。
第三阶段DEA结果分析。经过第二阶段对环境变量和随机扰动项的剔除,各银行在并购前后的效率都有所变化。从表3可以看出,相比第一阶段DEA并购前后的变动,第三阶段四家商业银行并购后的综合技术效率增长率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同时,在考虑环境变量和随机扰动项之后,两家股份制银行的效率变动也远超国有银行,几乎是国有银行的2倍。
表3 第一阶段与第三阶段DEA并购前后效率变动对比
4.Malmquist指数的实证结果分析
从总体上看,银行的纯技术效率变动基本为1,说明商业银行的Malmquist指数主要受到技术进步变化的影响,即银行在并购后引进了国外先进的管理技术,提高了自身的管理水平。另外,本文从横向和纵向对比两个角度来对银行效率的变动率进行具体分析。
横向比较各商业银行的Malmquist指数。从表4中数据可以看出,发生过跨国并购的四家商业银行的平均Malmquist指数均大于1,说明银行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率处于不断提高的过程中,而未有并购活动的两家银行的Malmquist指数均小于1,说明这两家银行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率处于下降的状态。
同时,发生并购的两家股份制银行的平均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率高于两家国有银行,说明股份制银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得要比国有银行快。
表4 各银行2006-2015年Malmquist指数的平均值
纵向比较各商业银行的Malmquist指数
本文研究的四家商业银行的跨国并购活动均集中在2008年和2009年,从图4可以看出四家商业银行在2008-2009年间Malmquist指数均有提升,说明跨国并购有助于商业银行提高自身的技术进步变动,从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率。而在2009年之后,四家商业银行的Malmquist指数均出现比较明显的下滑,分析原因可能是2008年的金融危机对银行效率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图4 2006-2015年四家商业银行Malmquist指数变动趋势图
五、 建议
商业银行在加快国际化进程中可以衡量投资利弊,优选跨国并购途径,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跨国并购战略,审慎评估目标银行,同时提高经营能力,加速资源整合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