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物利用的医学实践
2015-09-10马迪
马迪
不久前,一条重口味的“旷世奇闻”传遍了中国的各大社交网站:美国有一家特殊的“便便银行”公开招募志愿者,每周捐献5次粪便即可获得250美元的报酬,这样按一年算下来足足有1.3万美元!围观群众纷纷表示惊讶、恶心、艳羡、嘲笑,甚至有人激动地表示:“没想到我每年冲走了8万多块钱!”也有人质疑,坐坐马桶就来钱,哪有这么容易的事!
捐血、捐精、捐卵,对于现代人来说已经算是平常的事,毕竟那些都是可以称为“精华”的东西,可是捐便便确实是头一次听说。这人人都生产,又人人都厌恶的排泄物,怎么会成了“抢手货”?这些东西有什么用?
在大洋彼岸,引发舆论热议的OpenBiome安静地坐落在马萨诸塞州的梅德福市,紧邻著名的塔夫斯大学。这家全美唯一的独立非营利性“便便银行”由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后马克?史密斯(Mark Smith)创立,自2012年起至今,已向全美185家医院提供过超过2000份粪便样本,治愈了不少病人。
没想到吧,便便也是能治病的。换个高大上一点的说法,这叫做“粪便微生物群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将健康人粪便中的菌群移植到患病者的肠道内,来重建患者的肠道微生物群落。
我们都知道,为让人体的消化系统与免疫系统正常运作,肠道需要天然的菌群平衡。据估计,人体肠道菌群可包括500-1000种细菌,统称为肠道菌群,总重量大约有1.5公斤。平衡的、状态良好的肠道菌群可以帮助人体消化食物,维持代谢稳定,有益菌还可以产生消炎、镇痛、抗氧化的物质,合成维生素、氨基酸、丁酸盐等营养成分,对人体大有裨益。
恶劣的外部环境、不合理的饮食和生活习惯、精神压力过大、滥用抗生素、创伤感染等因素都有可能破坏肠道菌群结构。尤其是某些有害菌,一旦占了上风,想把它们赶走就难了。
艰难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就是这样一种非常顽强的细菌,连医用酒精都杀不死它。每年全球约有50万人被感染,患者出现长期反复、难以治愈的腹泻,严重情况下会引发肠炎、腹腔感染,甚至危及生命。抗生素曾经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但近年来,艰难梭菌的耐药性越来越强,对于药物治疗难以奏效的艰难梭菌感染患者而言,移植健康人粪便中的肠道菌群是目前最理想的治疗方法。
前文提到的“捐便致富”似乎极其轻松,而事实上,想要成为一名捐献者并不是那么容易。为确保粪便质量合格,捐献者必须首先填写由120个问题组成的调查问卷,交代自己的既往病史、旅行经历以及近期使用抗生素情况。接下来还要进行粪便检查,确保肠道菌群健康、不含高危病原体。然后,还要抽取血样,进行甲乙丙型肝炎、梅毒、艾滋病等传染病检查。
“便便银行”的创始人曾开玩笑说:“要成为捐献者,比进入麻省理工学院还难。”过去2年约有1000人登记表达捐赠意愿,但只有约4%的人通过了体检和粪便测试。合格后,捐献者需要每周至少捐4次,每份样本可换得40美元报酬。如果捐献者愿意1周来5天,还会得到额外的50美元全勤奖金。1周赚250美元的说法就是由此而来。
这些便便被离心、过滤、浓缩,重新溶解在含有10%甘油的保护溶液中,然后分装进玻璃瓶,在零下80度的冷库中,保质期可长达6个月。期间,需通过进一步的测试和匹配,如果结果良好,它们才会被装进放满干冰的盒子里,运到全国各地。
值得一提的是,“便便移植”这种方法已经出现了很多年,现代医学中首次正式提出“粪便微生物群移植”的概念是1958年,经典的移植方法是通过口鼻或肛门插管,将新鲜粪便送达肠道。这个实施过程对患者实在太不友好了,因此多年来一直广受争议。
最近的一项研究进展也使这一问题得到了解决。哈佛医学院和麻省综合医院的研究者开发出了每粒0.65毫升、可以口服的“便便”药丸。
研究者发现,口服大便药丸缓解感染症状的效果十分喜人。共有20名平均年龄在11岁到89岁、具有复发性感染症状且病情严重需要住院治疗的艰难梭菌感染者作为志愿者参与了这项研究。这些患者被要求在服用“药丸”前的48小时内停止服用其他抗生素。研究者给每位患者分发了15粒胶囊,让他们在接下来的2天内按时服用。定期复查时发现:20名患者中的18名,在服用药丸后的8周内没有再出现明显的腹泻症状。
那么便便究竟怎么治病呢?研究表明,如果你将一个健康人的粪便移植到一个病人的肠道中,健康便便中的有益菌会很快繁殖出益生菌群,在竞争中取得优势,使致病菌无法与之抗衡。最快只要一两天,那些得病好几个月的病人就感觉好多了。
“便便药丸”的制造过程虽然“细思极恐”,但立竿见影的效果使更多患者获益,我们也不得不肯定它的医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