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农牧业的健康模式
2015-09-10黄远军刘晓童
黄远军 刘晓童
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三“效”合一的循环农业多链发展模式,堪称世界屋脊上的健康模式。路子有了,方向有了,加上当地人艰苦创业的拼搏精神,海西人正昂首阔步谱写着一个又一个柴达木传奇
依托“一带一路”各地呈现新姿态,“调结构,促发展,转方向”也在海西州落地生根,凭借柴达木盆地的天然优势,特色的农牧业资源和高原无污染的生态环境,海西州以深化农村牧区改革、推进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转型升级为首要任务,以转变生产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农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推进产业化经营为重点,以园区建设为载体,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产业融合发展、转型升级为目标,围绕枸杞、福牛两个百亿元核心产业体系,积极培育产业关联度高、适应循环发展的发展模式,努力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协调统一。
柴达木枸杞、柴达木福牛等海西产业正以强劲的发展势头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柴达木枸杞种植规模达到42万亩,建设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9万亩,制定地方标准2个,成为中国第二大产区和第七批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培育种植加工企业60余家、专业合作组织54家,建成枸杞加工生产线30余条,系列产品达50余种,精深加工取得新突破,逐步建成种植管理、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产品销售的产业体系,2014年枸杞干果产量超过5万吨,出口枸杞干果达到700吨、创汇1000万美元,出口量和创汇均名列全省农产品前列。
柴达木福牛产业建成核心试验区、养殖示范区和重点加工龙头企业,屠宰分割和肉食品加工生产线已投产运行,轮杂母犏牛存栏达1.5万头,福牛存栏达5923头。果蔬产业建成格尔木、德令哈、都兰、乌兰4个规模化种植小区,果蔬种植面积达到2.05万亩,2014年蔬菜产量6.5万吨,人均年占有量达到102公斤,自给率达到56%左右。
据海西州农牧局局长透露,无论是产业的选择,还是模式的成型,海西州都经历了一个长期而艰巨的摸索过程。柴达木地区有大面积野生枸杞,生长在高寒干旱的沙漠环境,根系发达,抗病抗旱能力强,耐瘠薄,对水肥条件要求低,生长迅速,适应范围广,抗风固沙、保持水土功效显著,是非常优良的治理荒漠化的品种。20世纪80年代的枸杞只是供人观赏,2008年州政府综合本地区特色优势,将枸杞产业定为农牧经济结构调整的方向。而牦牛虽是高原特色牛种但仍有局限,引进优质肉牛、利用杂交技术打造高原福牛产业成为海西的又一抉择。
在调整结构方面,海西州大力发展主导产业、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因地制宜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和科学利用地方特有资源,建成了以柴达木枸杞、柴达木福牛、柴达木野血驴、无公害果蔬、优质油菜种植和马铃薯制繁种、草原畜牧业、饲草和水产养殖为主导的生态、优质、高效的九大特色产业集中区。通过结构调整和优化,特色优势产业得到长足发展。
在发展模式方面,海西州大力推广集成技术综合利用、测土配方施肥、高效节水灌溉、农机农艺配套技术等,初步构建了模式体系、支撑体系和产业体系三个体系为主导的循环农业模式。
就特色农牧产业来讲,海西州初步形成各具风格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柴达木枸杞产业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柴达木福牛形成了“农牧民小群体大规模繁殖+专业育肥+标准化屠宰+高端加工”,推进繁殖、育肥、饲草料、精深加工四大体系建设的发展模式。
发展循环农业无疑是保护海西、发展海西的必然要求。以柴达木枸杞、柴达木福牛、设施农业、草原畜牧业、饲草料产业等为主的结构合理、布局科学、产业互补、循环利用、抵御风险的新型产业结构引航海西州农牧业发展大方向;一核、两泵、多链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使得循环发展的春风迅速吹遍海西大地;以立体组织群、多维技术群、多阶人才群为主要内容的组织、技术、人才支撑体系使得海西产品的优质高效再上新台阶!
柴达木福牛的养殖和生产加工过程,上连畜牧业,横结种植业,下连加工产业和生物能源、有机肥料加工等环保产业,将有效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对柴达木的循环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海西州依托组建“以草场承包经营权、牲畜折价入股,劳动力专业分工,生产指标量化,用工按劳取酬,利润按股分红为主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股份制经营合作社,加大畜群、畜种结构优化调整。通过合理组群、分群管理、增加母畜、加快出栏等措施,草食畜能繁母畜比例提高到62%,仔畜成活率提高到93%。同时,在牦牛远缘杂交利用实验成功的基础上,按照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机制“禁牧不禁养、减畜不减收”的原则,海西州提出了加快建设柴达木福牛产业体系的发展思路,扩大福牛、犏牛养殖规模,牦牛提纯复壮、柴达木黄牛保种繁育工作得到进一步推进,农牧民积极性明显提高,农区养殖育肥规模不断扩大。柴达木福牛产业体系的建设,将带动全州畜牧业调结构转方式,成为海西州畜牧业发展的龙头。
柴达木福牛具有生长发育快、肉质细嫩、营养丰富、低脂肪、高热量等优点。福牛的肥育环境地处青藏高原无污染,生产出来的福牛绿色安全。同时,柴达木福牛的育肥环境地处海拔3000-4000米的青藏高原,以天然的饲草、枸杞和安全的添加剂作为牛生长所需要的营养补充。莫河骆驼场的柴达木福牛科技示范养殖基地建设项目为拓宽福牛产业规模,与多家合作社、牧户签订福牛牛犊收购合同,通过牛犊收购、草场流转、牛群代牧等多种方式,形成“企业+职工+合作社(牧户)”的产业发展模式,辐射带动周边牧民养殖户共同富裕,依托莫河骆驼场的资源优势,走出一条以技术、质量、品牌、特色取胜的新道路,为全州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开辟新途径。
地处青藏高原北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得柴达木盆地有“聚宝盆”的美称。柴达木盆地枸杞栽培具有独特的气候优势,由于光照强烈,昼夜温差大,植株光合效率高,夜间消耗少,有利于有机物质积累,枸杞有效内含物含量和营养价值普遍高于国内其他地区,果实大、颗粒饱满、色泽艳丽、品质优良。
“我来自江苏农村,19 9 2年来到海西种小麦、油菜,经济效益较差,只能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种植枸杞的前两年是赔钱的,后经厂里大力宣传、 国家支持、外商收购,厂里与农户直接挂钩了,产量有了保证,效益也上来了。我家有120来亩枸杞,每年可收10万斤干果,这两年的年收入达到了100万,我家也买上了小车。”诺木洪农场的农户姜秀云兴奋地说。诺木洪农场的工人冯凯说,“前两年种的小麦豌豆,只能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2004年种植枸杞并推广后,价格慢慢涨上来,收入也翻番了,每十家就有四五家有小车了。”
享有“沙漠绿洲”、“瀚海明珠”美誉的诺木洪农场位于柴达木盆地边缘,发展绿洲农业,形成“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道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高原荒漠特色农林产业区。诺木洪农场枸杞林与乔木防护林结合形成防风固沙的天然屏障,不毛之地逐渐被绿色植被所代替,为保护柴达木绿洲湿地、防沙治沙起到积极作用。
“我们这里的年降雨量从39.0毫米增加到58.51毫米,6级以上大风由年均54次下降到不足20次,空气质量改善,”青海诺木洪农场场长党永忠介绍道。柴达木枸杞在发挥巨大的经济效益的同时,还给柴达木盆地脆弱的生态环境建立起了绿色屏障。
海西州着力调优种植业结构,以保障农牧民基本口粮田为底线,以推进柴达木枸杞产业为重点,以提高“菜篮子”供给水平、促进农牧民增收为主要目标,进一步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枸杞、果蔬等特色产业在农作物种植面积中的占比上升到54%,种植业在一产总产值的占比达到了53%,种植业结构更趋合理,产业优势日渐显现。特别是枸杞的种植面积占各类农作物种植面积的44%,其产值从2010年的2.64亿元增长到2014年的20亿元,增长了7.5倍,产业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日渐凸显,品牌效益逐年提升,在短短几年内发展成为支撑地方农牧业经济的支柱产业,种植业结构调整实现了质的飞跃。
海西州大力开展科技、经营体制机制的创新,对柴达木枸杞、柴达木福牛等主导产业进行了品种选育,标准化生产,质量规范控制,产品保鲜、制干,大面积牛人工受精,牦牛、犏牛繁殖技术、同期发情、发情检测,设施农业智能控制等一系列新技术集成应用,集成效应已经开始显现。结合生态畜牧业建设重点开展经营体制机制创新,生态畜牧业引领全省生态畜牧业发展方向的地位更为稳固。
“依托青藏高原特色植物资源,我们公司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之路,运用现代工艺技术和管理手段,为食品、化妆品、药品等产业提供优质的有机植物活性成分。公司设有院士工作站,均是由植物种苗培养、营养成分研究提取、营养复配、分析检测等专业的技术人员组成。”青海康普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格尔木分公司的副总经理孙允武介绍道。作为青海省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公司专门从事枸杞等高原特色植物的提取和开发,建成了符合美国、欧盟国际有机标准的枸杞基地。
青海斯瑞雅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主营牛羊繁育屠宰,饲草种植加工销售,生物制品的研究、生产和销售等。公司利用独有的生物专利技术,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推动地区农业、畜牧业加快工业升级换代,走出一条以质取胜、以特色取胜、以品牌取胜的路子,引领带动青海和西部地区现代生态畜牧业发展,抢占高档肉类生物制品制高点。公司开发具有营养功能性的冷鲜肉、预制肉、熟制品、休闲肉品和柴达木福牛生化产品,取得ISO90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质量监督局速冻调理食品QS证书等,并获HACCP认证和有机认证。
作为海西州德令哈市政府打造的两个百亿元产业链中的龙头企业之一,德令哈林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为实现精深加工项目,专门组建了一支由专业从事青藏高原特色生物资源研究和开发的科研团队为首的队伍,与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等权威机构长期合作并建立了电商平台,为枸杞系列产品“漂洋过海,走进寻常百姓家”提供了便捷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