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菌对养猪生产的危害及防治
2015-09-10黎冉柯展
黎冉 柯展
摘要:猪的梭菌性疾病有许多种,仔猪红痢是人们最为熟悉的梭菌性肠炎(又称坏死性肠炎),由C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对养猪生产造成较大的危害。对梭菌性疾病对养猪生产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梭菌;养猪生产;危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5)07-0029-02
猪的梭菌性疾病有许多种,如最为人们熟知的仔猪红痢(又称坏死性肠炎),还有诺维氏梭菌、肉毒梭菌、破伤风梭菌等。各种梭菌感染引起的疾病均由特异性毒素或酶的复杂作用所致,虽然有很多抗菌药对梭菌敏感,但只有在组织损伤不很严重时使用才有效,一旦产生毒素且已损害组织,抗菌药只能杀灭细菌而不能使受损的组织修复。近年来,许多规模化养猪场由于梭菌感染所致的损失越来越严重。
1 养猪生产中梭菌感染的常见原因分析
(1)由梭菌感染引起的腹泻病例在许多猪场经常可见。仔猪红痢是人们最为熟悉的梭菌性肠炎(又称坏死性肠炎),由C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仔猪红痢通常发生在出生12 h到7日龄的乳猪,更多见于3日龄左右,但也可发生于2~4周龄的仔猪,有临床症状的病猪常以死亡告终。最急性型病例生后1 d即发病,突然下痢,后躯沾满血样稀粪,病猪逐渐衰弱,不愿走动,迅速进入濒死状态。容易受到母猪的踩压,直肠温度降至35 ℃。死前腹部皮肤变黑,有的病猪可能不发生腹泻就死亡,急性型病例病程常在2 d,一般第三天死亡。病猪排出含有灰色坏死组织碎片的红褐色液体粪便。亚急性型病例一般不见出血性腹泻,排黄色粪便,后成液状,内含有灰色坏死组织碎片,类似米粥样,消瘦脱水,一般5~7 d死亡。慢性病例则表现为间歇性或持续性的非出血性腹泻,容易与仔猪黄白痢相混淆,用治疗黄白痢的药物处理效果不佳。
除了C型产气荚膜梭菌会引起仔猪出血性或非出血性腹泻外,A型产气荚膜梭菌也会引起类似的症状,只是症状相对较轻微。感染A型产气荚膜梭菌的乳猪在出生后48 h内发生奶油样或面糊样腹泻,但不发热,也很少死亡,死亡猪常可见腹部皮肤变色,腹泻可能持续5 d,猪栏地面粪便黏液样呈粉红色。A型产气荚膜梭菌不仅仅局限于日龄较小的仔猪,5~7周龄断奶仔猪也时有发生,出现腹泻或软粪,且持续4~7 d。
通过给怀孕母猪注射A型、C型魏氏梭菌联苗可以较好的预防梭菌性肠炎的发生。
(2)本地多个猪场注射铁制剂引起并发症。笔者服务的2个中小型规模猪场在给小猪补铁后的第2天早上发现全窝死亡,笔者起初以为铁过量导致中毒死亡,经核实,该场使用的是知名厂家生产的铁制剂,而且并未过量使用,死亡猪在注射的整个后肢有明显肿胀,并向前延伸到脐部,肿胀部位皮肤呈暗红棕色,切开感染部位可见严重水肿,肌肉和皮下有大量气体,炎症渗出物呈棕红色,病灶有腐败臭味。后确诊为由注射铁制剂引起的A型产气荚膜梭菌感染。据报道,注射含铁制剂会在组织中产生一种有利于产气荚膜梭菌生长的微环境。
(3)分娩母猪感染A型产气荚膜梭菌致死的病例也常见。分娩母猪特别是难产母猪很容易感染梭菌致死,尤其在炎热的夏天,感染梭菌的分娩母猪往往在12~24 h内死亡,在母猪难产及产道受伤发生死亡后,可见子宫坏疽,其内容物腐败,病猪阴门排出有腐败气味的红色液体,死亡猪尸体很快腐败。
(4)后备母猪配种后不可思议的死亡。2010年,笔者服务的某猪场称他们在给后备母猪配种后,发现有2头母猪阴门流血,第2天这2头母猪相继死亡,这种不可思议的死亡其实就是A型产气荚膜梭菌经阴道创伤感染所致。
(5)由诺维氏梭菌感染引起的“猝死症”逐年增多。猪魏氏梭菌猝死症又称猪红肠病,是由诺维氏梭菌感染引起的猪肠毒血症,该病一般无先兆症状,呈突然死亡,也可见部分病猪死前狂躁不安,共济失调,叫声嘶哑,腹部膨胀,呼吸困难,突然倒地,口吐白沫,肌肉颤抖,四肢划动,肌肤苍白,角弓反张,于1~3 h内死亡。生长猪和母猪多发,死亡病猪膘情良好,尸僵完全,有的病猪口、鼻周围有血样泡沫,肛门外突,突然死亡,腹部膨胀,皮肤苍白是该病的特征。发病猪一般来不及治疗,多以死亡而告终。剖检见小肠尤其是回肠部分肠壁呈深红色,肠道膨气,脾脏肿大甚至极度肿大而破裂。
该病多呈散发,但发生的猪场数量逐年增多,发生频率在加快,呈上升趋势。本地区的一些猪场也经常出现母猪和生长猪感染诺维氏梭菌致死,后采用魏氏梭菌联苗免疫,发病率明显降低,且产房乳猪拉稀的发病率也降低许多,也有一些猪场免疫后效果并不理想。
此外,小公猪阉割后感染破伤风梭菌致死的病例屡见不鲜。
(6)一例疑为肉毒梭菌中毒的病例介绍。2010年7月,黄梅县某小型养猪场饲养50头肥猪,体重40~60 kg,1周内先后死亡11头,发病猪精神沉郁,软弱无力,步态不稳,后期卧地不起,全身麻痹,眼睛瞳孔扩张。有的病猪病程可达1周,期间该养殖场主用过很多药物,也请兽医诊治过,最终均未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笔者现场看到该场是以饲喂酒店剩饭菜为主,7月份气温较高,该场所承包的酒店剩饭菜猪群根本吃不完,剩饭菜在猪舍存放时间较长,已变质腐败。笔者疑为肉毒梭菌中毒。但由于条件有限并未对该病例做确诊。
2 梭菌性疾病的防治
梭菌性疾病的控制主要在于预防,近几年来各猪场已摸索出一些有效的方法。
(1)给母猪接种疫苗,既可通过初乳传递母源抗体保护仔猪,又可以同时预防母猪自身由诺维氏梭菌引起的“猝死症”。
(2)药物预防仔猪红痢。仔猪出生后口服含多种抗厌氧菌复方制剂,每5 g可灌服仔猪10头。
(3)为防止梭菌感染,可以给母猪每吨饲料中添加含多种抗厌氧菌复方制剂500 g,一年3次。
(4)发现病例,对同圈猪用多种抗厌氧菌复方制剂500 g/t拌料预防。
(5)母猪产后注射抗菌素,如30%长效林可霉素注射液,既可预防产后综合征,又可预防梭菌性疾病。
(6)小猪阉割、母猪分娩应严格消毒,可选用聚维酮碘溶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