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主题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

2015-09-10居加莉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2015年8期
关键词:差异区域思维

【关键词】地理;主题活动;地理思维;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30-0069-03

【作者简介】居加莉,江苏省扬州市竹西中学(江苏扬州,225009)教师。

【教材版本】

八年级《地理》(人教版)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课标要求】

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用事例说明四大地理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材分析】

《中国的地理差异》这一章既是对八年级上册中国地理总论部分的总结,又是对八年级下册区域地理差异学习的引领。地理差异大是我国地理环境的突出特征,也是我国基本的地理国情。从宏观上讲,我国的地理差异有明显的规律性。在有规律的地理差异的基础上,不同地理区域之间表现出显著的地理差异。具体来说,四大地理区域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但在每个区域的内部,又存在着共性特征。建立区域空间尺度的概念,在宏观上把握我国四大区域的差异,是这章的学习重点,所以,本章内容是培养提升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良好载体。

【学习目标】

1.能运用地图明确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范围,并能从气温、降水、地形、地势等方面说明其划分的依据;能用事例说明四大地理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能利用“5W思维模式”提出地理问题,树立问题意识。

2.能通过阅读和分析政区图、地形图、气候类型图等,初步理解我国四大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的差异,提高读图、用图的技能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能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

3.能通过分析中国饮食文化地域差异背后的地理原因,领略我国多样的自然环境,并学会鉴赏人类丰富的文化,同时树立因地制宜的思想。

【重点、难点】

举例说明我国地理差异显著。

【学习指导】

1.地理思维方法指导。

指导学生利用“5W”思维模式,学会观察、思考、判断、推理、归纳地理现象和结论,提升学生地理思维能力。

2.合作学习方式指导。

依据“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有明确分工,设组长、资料搜集员、记录员、发言员、评价员等,明确各自职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师:国际上通常认为每一个有地理素养的年青人应具备五种地理技能:提出地理问题、获取地理信息、组织地理信息、分析地理信息、回答地理问题。同学们,你是一个有地理素养的人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验证一下吧。

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人文现象千姿百态。饮食文化更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部《舌尖上的中国》,使得无数食客流连在中国的每一个角落。但我们知道每一道美食的背后都烙上了深厚的地理印记。今天我们就以饮食文化为例,探讨中国的地理差异。

(设计意图:上课初始即提出学生应具备的五种地理技能,让学生明确学习地理的思维方法。由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入手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自悟质疑 合作学习

活动1——观视频 提问题

师:老师剪辑了一段《舌尖上的中国》的视频。观看这段视频的同时,你能否探知其隐含的地理信息,提出地理问题呢?

第一步,观看视频 尝试提问

第二步,掌握方法 学会提问

教师展示“5W思维模式图”。

活动要求:(1)快速记录引发你思索的词句或画面;(2)利用“5W思维模式”,组织语言写出地理问题;(3)小组讨论,甄选出本组最有研究价值的地理问题。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在事先分发的纸片上写上本组问题,每组1-2个问题;教师在黑板上绘出“5W思维模式图”)

第三步,甄选问题 积极评价

学生将本组推选出的问题贴在黑板上“5W”的相应位置,教师组织学生甄选并评价各小组提出的地理问题。

学生问题展示(部分):

what:是什么导致中国人饮食的差异?

when: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人饮食差异与季节有关吗?

where:哪些地区的人们饮食存在差异?

why:地理位置的不同为什么会造成饮食的差异?为什么不同的地方饮食习惯不同?

how:中国人饮食差异是如何形成的?这样的差异在中国各地是怎样体现的?地理位置、气候的差异对于人们生活的其他方面有什么影响?

(设计意图:充分挖掘和开发生活资源,用热播的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创设情境,带领学生领略中国饮食文化,挖掘其地理背景。利用“5W思维模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用地理的头脑思考问题,培养学生地理学习的问题意识,以及解决地理问题的技能。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其地理视角的养成。)

三、实例分析 合作展示

过渡:自然地理环境的多样性让生活在不同地域的人们享受到截然不同的丰富主食。

活动2——贴主食 寻差异

1.活动说明。

学生以小组抽签的方式,抽取本组的任务信封。信封里包括八种代表不同地区主食的卡片和一张小组合作汇报单(见下表)。小组通过合作讨论,将本区域的主食卡片贴在黑板的相应位置,并展示本组合作汇报单。

小组合作汇报单 第  小组 组长

2.合作步骤(如下表)。

3.合作要求。

(1)小组合作:分工协作,各司其职;(2)尊重他人:认真聆听,积极评价。

(学生分工明确,通过查找各类图表、思考、讨论、填写小组合作汇报单等方式了解四大区域的自然地理差异。每小组讲解员表述,表述不全面的时候,其他成员可以给予补充。)

(设计意图:选择中国饮食文化作为探究性素材,组织学生开展课堂探究活动。采用四大地理区域比较学习的方法,利用小组抽签、贴图讲图活动创设了学生探索原因的氛围,从而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和理解区域特征。“通过小组成员查找资料,讨论主食分布该区的地理原因”这一环节看似简单,其实需要学生调用包括八年级上册的所有图表。在众多的图表中,学生需要甄别有用的图表来解释问题,有助于其思维能力的聚焦。这一过程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收集和组织信息、处理资料、分析资料、评估资料、作出判断、解决问题、齐心合力参与集体工作、知行合一。)

四、总结拓展 培养思维

师:展示“中国的地理差异(饮食篇)”思维导图(南方地区)(如下图)。你能否尝试绘制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地理环境与饮食习惯之间联系的思维导图?

(学生结合本课所学知识,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尝试绘制其他三个地区地理环境与饮食习惯之间联系的思维导图;小组代表上台面向全班展示说明。)

承转:除了丰富多样的饮食文化,中国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的差异对人们生活的其他方面有什么影响?(生:建筑、衣着、习俗等)课后,你能否尝试绘制一幅思维导图加以分析说明?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用绘制思维导图的方式对本课的学习进行总结提升,有助于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另外,通过课外拓展作业,让学生明确地理差异不只表现在饮食这一方面,还影响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五、情感共鸣 价值提升

过渡:在不同的地域,中国人用各自的智慧从自然界获取衣食住行的来源,这就是一种因地制宜的中国式生存之道。

播放纪录片《第三极》视频。

师:此刻,你内心有什么感受?(学生观看视频,分享感受。)

总结:当我们远离自然享用美食的时候,应该对那些付出劳动和智慧的人们心存感激,而我们更应该满心敬畏和感谢的,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就像一位作家说过:无论埋头种田,还是低头吃饭,我们都不应忘记抬头看一看天。

(设计意图:在了解中国饮食文化地域差异背后的地理原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味劳动人民对大自然的眷恋之情,从而树立正确的人地观。)

【教学反思】

本章节内容涉及知识点较多,对学生知识点的掌握有着较高要求,是一节复习提升课。本课设计从有利于学生学习活动的角度开展,科学地对教材进行了重组,特别是开发了与学生生活、兴趣相关的教学资源,如利用《舌尖上的中国》这部家喻户晓的视频资料,创设让学生构建新知识的问题情境。以探寻美食的分布为明线,以美食背后的地理分布和地理成因为暗线,一明一暗,从事实入手,进而从地形、气候、水源、土壤等地理要素的角度,分析美食的形成原因,初步掌握区域差异的原因,初步学会区域分析的方法,理解自然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树立因地制宜的观点。

本节课采用了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有机地融入小组学习活动中,既积极发表意见,又认真倾听他人意见。所设计的探究问题对学生有意义,能引起兴趣,具有较强的思维挑战性,具有思维的复杂性。学生对地理知识经验的获得、对地理事物的理解和感悟,不是简单的师生传授就能达成的,而是需要通过复杂的、多维的、动态的思维活动和操作行为,通过自我认识、自我否定、自我评判、自我建构,才能求得真正的发展。课堂上呈现的合作学习汇报单,正体现了这样的思维的严密性、复杂性。

本课通过组织学生分析中国饮食文化地域差异背后的地理原因等一系列的活动设计与问题,学生自主感悟、构建了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领略我国多样的自然环境,并学会鉴赏人类丰富的文化;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观。精选的教学素材让学生明白了,由于地域和文化之间的差异,各地各民族的美食文化也各不相同;明白了中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明白了美食的背后,有制作的技巧,有艰辛的劳作,有相濡以沫的真情;明白了我们在品尝美味的同时,还要感谢大自然的馈赠。

(注:居加莉执教的“中国的地理差异”一课获2015年“杏坛杯”苏派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评活动特等奖)

猜你喜欢

差异区域思维
相似与差异
分割区域
擦桌子
找句子差异
男女生的思维差异
在高中数学中渗透“解题差异论”的实践研究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区域发展篇
思维总动员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