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教学的内容发掘与方法创新
2015-09-10宗蓓
【摘 要】古典诗词在中国文学中占有无可取代的重要地位。诗词教学的内容发掘与价值体现,必须建立在教师对文本深入细致的解读之上,而最终要让学生有所收获,有所成长,则需要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和恰如其分的教学方法创新。
【关键词】诗词教学;内容发掘;方法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30-0016-02
【作者简介】宗蓓,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南京,210036)教师。
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在高中已使用多年,通过对这本教材的学习,学生可以较为完整地认识到唐诗宋词的体系与脉络,熟悉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丰富文学素养,提升鉴赏水平。但与此同时,有教师反映这本书脱离学生的语言背景和生活环境,在教学中很难真正引起学生的共鸣,教学难度较大。那么,唐诗宋词的教学价值究竟何在?怎样才能让学生真正获得提升?笔者拟以苏轼《江城子·记梦》的教学为例,对这两个问题进行探索。
一、诗词教学的内容与价值
1.锻字炼句,推敲斟酌。
古典诗词的创作,总离不开作者的苦心经营,反复打磨。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阅读教学可以从具体语言文字运用现象入手,通过对课文语言的品味、咀嚼,来探索文本的意蕴”,这种推敲斟酌的能力,无疑是学生需要具备的。
苏轼的《江城子·记梦》,短短71个字,无一字生僻艰涩,但其锻字炼句之精准契合,传情达意之细腻幽微,堪称经典。比如,“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一个“两”字,点出是生者与逝者的相互凝望;“自难忘”,表现这种情感发自内心,油然而生,不能释怀。“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应不识”是一种揣测推想的口吻,这份不确定源于双方经年的别离,一如“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应”字在表现出距离感的同时,更有因之而生的小心翼翼。这样怀着期待又畏惧的心情,忐忑而彷徨的相见,被苏轼的妙笔写出了无限缱绻情味。“夜来幽梦忽还乡。”“忽”字轻快,一夜飞度千里,便知是梦非真。“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料得”已是梦醒,带着泪痕,抽身凝望千里外的孤坟。“明月夜”恰如苏轼《水调歌头》中的“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当人处在分离的苦痛之中,为什么月亮却那么圆满?就像我们常常在最繁华的时候感觉到荒凉,苏轼也常常在月亮圆满的时候照见自己的孤寂。
2.言志言情,文化传承。
“诗言志”,是我国古代文论家对诗词本质属性的概括。如果说遣词造境是诗词表达过程中的细节,那么言志言情便是创作者的终极目的。
中国社会历来讲究伦理和人情,从《诗经》开始,就有收录悼念亡人的诗篇。通过悼念逝去的爱人,表达追忆往昔的欢乐,感怀时光的流逝,排遣现实的苦闷,哀悼青春和梦想的消亡,常常是这类作品共通的情感。
比如这一首《江城子·记梦》,苏轼于梦中飞越关山,在故乡重逢了暌违十年的亡妻。按照今人的思维,久别重逢或许应当有激烈的情感表达,但在苏轼和王弗生活的时代,“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的沉默与眼泪中自有万语千言。苏轼十载宦海沉浮的不得意,时光摧折消磨的“鬓如霜”,对妻子的相思一日未曾淡忘,却在惨淡的现实里漂沦老去……这些言之不尽辞难达意的心绪,都蕴藏在“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沉默里。
就像柳永在分离时感叹“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徐志摩写作《再别康桥》,依然有类似的表达:“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这是中国人在表情达意时固有的含蓄婉转,于沉默中收藏万语千言,于眼泪中蕴藏心意无限。
而此夜之后,苏轼在《正月二十日往岐亭》《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正月二十日复出东门》这类“正月二十日作”中反复出现“去年今日、已约年年”“长与东风约今日”这一类关于约定和梦魂的表述,竟像是苏轼在经历过乙卯年正月二十日那一晚之后,每到这一天,都暗自期待着和王弗有一个梦中相见的约定。纵然一次相见就是一次别离,但这份执着与深情,却是可以支撑他生命不悔不坠的原力。
我们常说苏轼是豁达超拔的“人而仙者”,理应“太上忘情”,以智慧超越苦难,以胸襟容纳万物。但他其实从不忌惮让我们看见他“情之所钟,正在吾辈”的另一面。不矫饰,不滥情,真诚地倾吐自己的内心,这才是完整而真实的苏轼。
在进行诗词教学时,教师通过锻字炼句,让学生掌握推敲琢磨、涵泳玩味的方法;通过揣摩情感、拓展延伸,让学生领会诗词中言志言情的诉求,这是深化对作者、作品的理解,也是实现文化心理的传承。
二、拓展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力
1.以韵传情。
韵者,依声而传也。古典诗词合辙押韵,可倚声演唱。通过复原词为“倚声”的表达方式,让学生们配乐吟唱,可以让学生获得较为直观的审美体验,帮助他们进入词人营造的语境之中。
这样的创新既是对传统的继承,也适应新课标的要求:“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丰富和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
合乎原词意境的曲调与氛围,可以激活学生的情感,让他们走入那个寂寥凄清的月夜,体会苏轼的深情与忧伤。
2.以笔写意。
古典诗词讲究“意在言外”,含蓄委婉,言有尽而意无穷。学生在读诗词时,若能将简约凝练的文字复原成画面甚至情境,对他们贴近诗人的心灵,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
按照新课标对写作能力的要求,“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恰当运用叙述、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推敲、锤炼语言,力求准确、鲜明、生动”,笔者在设计《江城子·记梦》的教学时,以“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这一句作为情感解读的突破口,让学生试着融入合理的想象,去描摹相见时苏轼的神态和心理,以片段写作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共鸣,并转化为表达。这不是单纯的翻译诗歌,而是把自己的理解融入对诗句的诠释中,通过这样的方法,既深化了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也提升了他们文字表达的能力。
以下辑录部分学生随堂写作的反馈:
点点滴滴,欲语却又停。断断续续,似哭竟又凝。晚来风急,烛火更点西窗萍。十年浮沉,相伴相识却已尽。谁知己?庭前花开何时好,月下空对半树梢。怎堪得心头骤紧眉间焦,故乡总遥迢……愿来日,魂归故里,惜此刻,相看泪眼,惨淡红颜,薄雾笼残烟,问一声,何处相见?梦醒凄切。徒留奈何桥边,红药年年。(李嘉豪)
月下,似有一抹倩影如往日一般,坐在窗前梳妆。轻卷珠帘,身影竟这般熟悉。百感交集的滋味纷纷涌了上来,她可还记得自己?可还认得自己?欲上前,却止步,生怕惊扰了她,怕这一切会转眼消失不见。那些藏在心里十年之久的话,此时却压抑在喉间,一字一句都不能轻言。(李昕玥)
综上所述,从格律音韵到形式建构,从意象体系到意境呈现,讲解诗歌对“教”与“学”的双方都有较高的要求。古典诗词里很多精致优美的辞章,都是没有段落大意、叙事线索、人物形象的。任何以死记硬背取代诵读理解,以零碎分析取代感悟融会,以应试技法取代情感体验的教法,都会有碍于文本、教师与学生三者之间的交流。而剥离了理性分析的内容,诗词还有丰富的情感空间等待着学生进入、体会、感悟和内化。
语文作为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应当以教师参透文本为前提,以带领学生品味研读文本为过程,以学生理解、感悟、内化、演绎文本为目的。诗词教学的内容发掘与价值体现,必须建立在教师对文本深入细致的解读之上;而最终要让学生有所收获,则需要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和恰如其分的方法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