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咸宁市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评价

2015-09-09邓琛董利民阮夏天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15期
关键词:协调度咸宁市

邓琛 董利民 阮夏天

摘要:从城镇化过程中人口与土地协调发展的概念及内涵入手,构建协调发展评价模型,对2003-2011年咸宁市城镇化过程中人口与土地协调发展进行了分析和评价。采用熵值法计算咸宁市2003-2011年的人口城镇化指数和土地城镇化指数,研究二者的协调发展水平。结果表明,咸宁市人口城镇化指数和土地城镇化指数整体呈上升趋势,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二者发展不协调,土地城镇化滞后于人口城镇化,城镇化发展水平由失调衰退阶段逐步向协调发展阶段过渡。

关键词: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发展度;协调度;协调发展度;咸宁市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5)15-3810-06

Abstract: From the concept and connotation of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between population and land in population urbanization, the evaluation model was built. Using entropy method, the index of population urbanization and the index of land urbanization in 2003-2011 was calculated. The analysis showed population urbanization and land urbanization of Xianning city showed a up trend, the development of population urbanization and land urbanization was not coordinated, land urbanization lagged behind population urbaniz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gradually developed from the imbalance of recession to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Key words: population urbanization; land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level;coordinated level;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level; Xianning city

中国的城镇化目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城镇化发展效果显著,但是仍出现了以扩大城市规模来发展城市化,忽视人口城镇化发展的“伪城镇化”现象。咸宁市加入武汉城市圈后,城镇化得到快速发展,但作为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小城市,经济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差距大等问题影响并制约着咸宁市的城市发展和建设。因此,推动咸宁市新型城镇化发展和城乡统筹发展的任务非常艰巨,研究咸宁市城镇化协调发展问题成为新形势下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以咸宁市为例,从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两个方面入手,分析咸宁市2003-2011年的城镇化发展状况,研究二者之间协调发展的变化规律,确定城镇化过程中的人地匹配类型。从促进土地资源合理高效利用和城镇健康发展的角度,确定咸宁市城镇化发展的人地匹配类型,并分析该匹配类型所带来的影响,同时从推动咸宁市新型城镇化和城乡统筹发展两个方面对咸宁市城镇化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合理性建议。

1 文献综述

从研究方向来看,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之间的不同内涵、两者之间的发展过程、空间发展差异以及人地匹配关系等方面。吕萍[1]、李昕等[2]认为,土地城镇化就是指土地条件由农村形态向城市形态转化的过程,并以建成区面积占区域面积的比重作为衡量土地城镇化水平的指标;鲁德银[3]从权属的角度阐释了土地城镇化的涵义,他认为土地城镇化就是指农村的各类用地向城镇经济社会用途土地的转变过程;陈春[4]则表示土地城镇化是城镇化的载体,而人口城镇化则是城镇化的核心。陆大道[5]有关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发展不协调的分析提出,城镇化速度虚高特别是土地城镇化的速度太快,脱离正常的城镇化发展轨道,在进程上属于“急速城镇化”;还有的学者认为这是由于中国独特的城乡二元的土地制度和二元户籍制度所导致的[6],因此要改变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发展不协调的问题,就从中国的二元土地制度和二元户籍制度入手。

从研究的范围来看,李子联[7]基于全国范围分析中国人口城镇化滞后于土地城镇化的原因;潘爱民等[8]以整个湘江流域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湘江流域的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的关系;蔡卫红[9]对福建省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刘娟等[10]研究了重庆市的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的化协调发展状况。

从研究方法来看,大多是通过构建指标体系研究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状况[10-12],将指标无量纲化,运用熵值法或SPSS软件的主成分分析法[12]等计算权重,把协调发展度作为衡量尺度,来衡量一个地区的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的协调发展状况;还有通过比较城镇用地增长弹性系数[9]来衡量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发展速度,进而分析不同区域的城镇化发展速度;另外,也有的学者通过构建城镇人口扩展的重心模型以及城镇人口增长的贡献率[11],计算出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协调发展指数。

2 研究区域概况

咸宁市地处湖北东南部,是湘鄂赣三省的交界处,有“湖北南大门”之称,与江西、湖南接壤,是武汉、长沙、南昌中三角的中心城市,地理位置优越,是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圈联结线上的节点城市。咸宁市国土面积约9 861 km2,下辖嘉鱼县、通城县、崇阳县、通山县、赤壁市、咸安区4县1市1区[13]。咸宁市优越的地理位置成就了它优越的交通条件,京广铁路、107国道穿境而过,还有武广高速铁路以及武汉-咸宁城际铁路,交通发达,便捷的交通是推动咸宁市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潜在推动力。

咸宁市加入武汉城市圈后,全市经济增长速度加快,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伴随全国经济向中西部转移战略、中部崛起战略、武汉城市经济圈战略的实施和咸宁市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咸宁市经济发展承载能力增强,全市工业进入了新一轮发展期,工业开始步入增速发展过程[14]。目前,咸宁市城化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空间城镇化呈快速发展趋势;人口规模也不断扩大,特别是城镇人口,2010年城镇化率为42.41%,到2011年城镇化率发展为44.77%;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得到完善,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城市的品味和形象得到提升,将咸宁市定位为宜居城市、创业城市、绿色生态城市、旅游文化城市,努力把咸宁市建设成为鄂南经济强市[15]。

3 研究方法与指标选取

通过构建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来计算指标权重,得出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指数,利用相关公式算出二者的协调发展度。

3.1 评价方法

确定指标评价体系后,运用客观赋权方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再用熵值法来计算指标的信息熵,根据指标的相对变化程度对系统的整体影响力来决定指标的权重。由客观赋权法得出的指标权重值比主观赋权法更具可信度和精确度[16]。

3.1.1 数据标准化处理 为了消除因量纲不同对评价结果的影响,需要对各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正向指标x′ij=■,负向指标x′ij=■。其中,xj为第j项指标值,xmax为第j项指标的最大值,xmin为第j项指标的最小值,x′ij为标准化值。在本研究中,除了恩格尔系数指标为负向指标,其他指标都为正向指标。计算第j项指标的第i年份指标值的比重yij=■(0≤yij≤1)。由此,可以建立数据的比重矩阵y={yij}m×n。

3.1.2 计算指标信息熵值(e)和信息效用值(d) 计算第j项指标的信息熵值的公式为:ej=-k■yijInyij。其中,k为常数,k=■。某项指标的信息效用价值取决于该指标的信息熵ej与1之间的差值,它直接影响权重的大小,信息效用值越大,对评价的重要性就越大,权重也就越大。信息效用值dj=1-ej。

3.1.3 计算评价指标权重 利用熵值法估算各指标的权重,即利用该指标信息的价值系数来计算,价值系数越高对评价的重要性就越大,或者称权重越大,对评价结果的贡献大。第j项指标的权重为:wj=■。

3.2 人口城镇化指数与土地城镇化指数

人口城镇化指数f(x)和土地城镇化指数g(y)的计算公式如下:

f(x)=■aix′i

其中,i=(1,2,...n)为指标个数,x′i、y′i分别为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各指标标准化处理后的标准值,ai、bi为各指标权重。

3.3 发展度和协调度

T为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数,即为发展度,它反映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整体效益或水平,计算公式如下:

T=?琢f(x)+?茁g(y)

其中,?琢、?茁为待定权重。

C为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协调度,是度量两者协调发展程度的定量指标,计算公式如下:

C=■ ■

其中,f(x)、g(y)分别为人口城镇化指数和土地城镇化指数,k为调节系数。根据公式可知0≤C≤1,C越大,两者发展越协,当C=1时,达到最佳协调状态;C越小,两者越不协调,当C=0时,两者严重失调。由于协调度是单一性评价指标,因此引入协调发展度对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协调发展程度进行度量。

3.4 协调发展度

协调发展度(D)是一种衡量协调发展状况及发展层次的定量指标,综合了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两者的协调度(C)和发展度(T),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较广的适用范围,可定量评价不同城市之间、同一城市在不同时期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协调发展状况,是对协调度的升华与改进[17]。协调发展度D=■。

根据基本等量、就近取整的原则,按照均匀分布的方法,将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协调发展类型划分为3大类10小类,再根据人口城镇化指数与土地城镇化指数的对比关系,将每小类分为3种基本类型(表1)。

3.5 指标体系构建

指标体系分为目标层、因素层、指标层三个层次,目标层包括人口城镇化指标和土地城镇化指标2个目标;因素层包括人口构成、产业结构、生活水平、投入水平、产出水平5个因素;指标层包括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二三产业劳动者比重、二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恩格尔系数、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人均居住面积、城市建成区面积、地均固定资产投入、地均年建设投资、建成区绿地覆盖率、地均二三产业产值、地均财政收入12个指标。咸宁市的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见表2。

4 咸宁市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评价

4.1 数据来源

本研究的数据来源于2004-2012年《湖北省统计年鉴》、2012年《咸宁市统计年鉴》等统计年鉴;部分数据则根据统计年鉴所提供的数据再经过整理得到。咸宁市的相关数据涵盖整个咸宁行政区划范围,包括下辖的各县市。

4.2 评价结果

根据熵值法得出各指标的权重,然后用Excel软件计算出2003-2011年咸宁市人口城镇化指数和土地城镇化指数,结果见表3。

按照熵值法算出指标权重,常数k=2;土地城镇化指数和人口城镇化指数一样重要,因此假定待定权重?琢=?茁=0.5。根据人口城镇化指数和土地城镇化指数算出发展度(T)、协调度(C)、协调发展度(D),按照表1的协调发展类型划分标准来匹配类型,结果见表4。

4.3 结果分析

4.3.1 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指数变化趋势分析 根据图1可以看出,2003-2011年咸宁市的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发展整体呈上升趋势。其中,2003-2009年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速度增长较缓慢,这期间除了2010年的土地城镇化指数高于人口城镇化指数外,其余年份均低于人口城镇化指数,因此,多呈土地城镇化滞后于人口城镇化状态;2009-2011年土地城镇化的速度突然加快,其增涨速度明显快于人口城镇化发展速度,2010年后,土地城镇化指数超过人口城镇化指数,人口城镇化滞后于土地城镇化。

从2003-2011年咸宁市的人口城镇化各因素变化趋势(图2)可以看出,生活水平、产业结构、人口构成三个因素整体呈上升趋势。2003-2011年生活水平和产业结构一直呈平稳增长的趋势,2010年人口构成因素增长较迅猛,其增长速度明显快于生活水平和产业结构。

从图3可以看出,2003-2011年间,土地投入水平一直都高于产出水平。2003-2008年产出水平和投入水平增长一直较为缓慢,2008年后投入水平和产出水平的增长速度明显加快,但投入水平的增长速度远远快于产出水平,在2010年时达到最高点。

由以上分析可知,咸宁市在加入武汉城市圈后,土地城镇化速度明显加快,主要表现在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土地投入不断增加,城市绿地覆盖率增加,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此外,咸宁市成为首批5个全国旅游标准化试点城市之一后,连续几年开展的国际旅游节促使旅游业得到快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咸宁市旅游地产业的迅速崛起,也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咸宁市城镇化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促使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但人口城镇化动力不足,城镇人口规模小于农业人口规模。“五城一区”建设和农业现代化发展促使咸宁市人口向城镇和社区集中,从长期发展来看,咸宁市未来城镇人口会不断增加。

4.3.2 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度分析

将咸宁市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评价结果(表4)与划分类型进行(表1)进行匹配,可以把咸宁市的人口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过渡分为三个阶段:2003-2007年,失调衰退阶段;2008-2009年,过渡调和阶段;2010-2011年,协调发展阶段。

失调衰退阶段(2003-2007年)。在这一阶段,协调发展水平(D)分别为0.156、0.271、0.322、0.374、0.399,均低于0.4,处于失调衰退阶段。这是因为期间人口城镇化指数与土地城镇化指数均较低,发展度T值也较低,该阶段协调度(C)的值一直较高,均大于0.7,说明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二者发展较协调。这一阶段的土地城镇化指数都低于人口城镇化指数,因此这阶段的发展亚类属于土地城镇化滞后型。

过渡调和阶段(2008-2009年)。这一阶段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协调发展度(D)分别为0.485、0.642,进入了过渡调和阶段。这一阶段虽然城人口镇化指数与土地城镇化指数有所增加,但仍然不是很高,发展度T低于协调度(C),因此协调发展度(D)也没有高于0.7。从人口城镇化指数与土地城镇化指数来看,这期间人口城镇化指数高于土地城镇化指数,为土地城镇化滞后型。

协调发展阶段(2010-2011年)。这一阶段的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协调发展度(D)分别为0.864、0.995,超过了0.7,进入了协调发展阶段。2010年土地城镇化指数略高于人口城镇化指数,发展亚类为人口城镇化滞后型;2011年土地城镇化指数又低于人口城镇化指数,这一年为土地城镇化滞后型。这一阶段的发展度(T)和协调度(C)都高于0.7,可以看出,2010年后咸宁市的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协调较好,由良好协调发展到优质协调。

5 结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从人口城镇化指数和土地城镇化指数来看,咸宁市自2003年以来两个指数均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且从2009年以后,土地城镇化指数增长速度明显快于人口城镇化指数增长速度。从协调发展水平来看,咸宁市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从失调衰退阶段(2003-2007年)、过渡调和阶段(2008-2009年)逐步发展到协调发展阶段(2010-2011年),由极度失调向优质协调过渡,发展由不协调逐渐向协调发展,未来的城镇化发展协调水平将会继续保持优质协调发展的趋势。从发展类型上看,2003-2011年间,除了2010年为人口城镇化滞后型,其余年份都为土地城镇化滞后型。从发展趋势可以推测,咸宁市未来的城镇化发展趋向于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同步发展,在某个时期内可能还会出现人口城镇化滞后的现象。

基于以上分析,为保障咸宁市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可以从人口、土地、城乡一体化三个方面作出努力。

1)以人为核心,促进人口向城镇和社区集中。第一,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引导农村居民向城镇有序转移,合理有序地推进农村转移人口的市民化,形成科学合理的人口城镇化机制。第二,创新社会保障制度,从住房、就业、教育、福利、保险等方面为转变户口的农民提供全方位保障,消除对农民工的歧视,维护其合法权益,切实解决其后顾之忧。第三,继续推行“回归工程”,创业带动就业,以良好就业岗位聚产纳贤,吸引人口集聚。

2)合理控制城镇空间扩张,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第一,在扩大城镇规模的同时,合理制定城镇规划,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贯彻新型城镇化的指导思想。第二,合理规划新城区建设,严格规范城镇建设用地的审批程序,预防土地城镇化的冒进式扩张。第三,加快土地整理步伐,盘活存量土地,将闲置土地充分利用起来,土地利用方式向规模经营集中。第四,推行以旅游业为主导的产城一体化建设,将产业发展与城镇化发展融为一体。第五,在发展城镇建设过程的同时要保护生态环境,不能以牺牲市民的碧水蓝天为代价,要努力把咸宁建设成国家生态旅游城市和宜居城市。

3)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第一,统筹城乡规划建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城市空间布局,逐步实现“五城二区”的城市空间格局,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第二,合理调整城乡产业结构,彻底打破城乡封闭体制,加快农村地区城镇化步伐。第三,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乡村,发展现代农业,优化城乡生产要素配置,促使城乡要素合理顺畅流动。第四,打破传统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建立城乡统一的基本制度,包括土地管理制度、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教育制度等。

本研究阐述了城镇化过程中人口与土地协调发展的概念及内涵,并初步构建了协调发展评价模型,对2003-2011年咸宁市城镇化过程中人口与土地协调发展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由于数据可获得性的限制和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存在不全面性,评价结果可能存在偏差,但总体结果对评价咸宁市城镇化科学发展还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吕 萍.土地城镇化与价格机制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 李 昕,文 婧,林 坚.土地城镇化及相关问题研究综述[J].地理科学进展,2012,31(8):1042-1049.

[3] 鲁德银.土地城镇化的中国模式剖析[J].商业时代,2010(33):7-9.

[4] 陈 春.健康城镇化发展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8(4):7-9.

[5] 陆大道.关于遏制冒进式城镇化和空间失控的建议[R].北京:中国科学院院士咨询报告,2007.

[6] 范 进,赵定涛.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协调性测定及其影响因素[J].经济学家,2012(5):61-67.

[7] 李子联.人口城镇化滞后于土地城镇化之谜——来自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解释[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23(11):94-101.

[8] 潘爱民,刘友金.湘江流域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失调程度及特征研究[J].经济地理,2014,34(5):63-68.

[9] 蔡卫红.福建省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的现状及成因分析[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7):142-146.

[10] 刘 娟,郑钦玉,郭锐利,等.重庆市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协调发展评价[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13,37(11):66-72.

[11] 杨丽霞,苑韶峰,王雪婵.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协调发展的空间差异研究——以浙江省69县市为例[J].中国土地科学,2013,27(11):18-30.

[12] 陈凤桂,张虹欧,吴旗韬,等.我国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J].人文地理,2010(5):53-58.

[13] 百度百科.咸宁市[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47499.htm?fromId=61401,2013-04-20.

[14] 咸宁市统计局.2012年咸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www.stats-hb.gov.cn/wzlm/tjgb/ndtjgb/xns/xns/96543.htm,2013-04-07.

[15] 咸宁市城乡规划局.咸宁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Z].2010.

[16] 郑华伟.基于改进熵值法的耕地集约度评价[J].新疆农垦经济,2010(4):53-58.

[17] 鲁德银.论中国特色的土地城镇化道路[J].农村经济,2010(8):30-32.

猜你喜欢

协调度咸宁市
咸宁市农业科学院情况简介
工友艺苑
咸宁市农业科学院农机所简介
福建现代物流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评价
江苏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评价
淮安市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协调关系研究
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评价
咸宁市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分析
吉林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咸宁市检察机关依法对李春城提起公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