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福建现代物流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评价

2017-02-28颜双波

商业经济研究 2017年2期
关键词:协调度现代物流因子分析

颜双波

内容摘要:本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集1993-2014年相关统计数据,应用因子分析方法评价福建省现代物流与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文章利用模糊数学中隶属度函数的概念建立隶属度函数协调度评价模型,并考察其静态协调度和动态协调度。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现代物流与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呈现逐年上升的良好发展态势,二者协调程度较高。文章最后结合实证结果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现代物流 新型城镇化 因子分析 隶属度函数 协调度

中图分类号:F724 文献标识码:A

研究概述

新型城镇化过程中,随着城镇居民数量的增加,居民的消费水平也有所提升,消费种类的多样化带动了电子商务和快递的增长,为现代物流的发展提供了更多机会。同时,随着消费群体不断扩大,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对物流水平的要求更加专业而精细,要保障新型城镇化稳步实施就要求物流必须做到规模化、专业化、精细化。新型城镇化在发展中不断融合人流、物流、信息流,使物流产业的角色定位变得十分关键,如何最大化地推动城镇化建设和经济发展已经是构建物流体系必须要解决的问题。现代物流与新型城镇化建设都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简单来说城镇化的发展离不开物流系统的有力支撑,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在城镇化的基础上更加繁荣。现代物流、新型城镇化都在一定程度上对经济增长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首先,现代物流业发展与新型城镇化进程相辅相成、相互促进。通过资金流、信息流、物流等服务行业的良好运行使城镇化得以实现,城镇的聚集效应又为物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机会。城镇化是人口和产业聚集的过程,这样的集聚必然会对物流业产生巨大的需求。城镇具有相对密集的人口、企业群和购买力相对旺盛的人群,成为发展现代物流的载体和依托。其次,物流业的发展为城镇化水平的提升提供了后续动力。新型城镇化作为载体为物流业的迅猛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平台,物流业的良好发展也赋予了城镇新的活力,使城镇化进入更高层次。因而,可以说现代物流业是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助跑器。

福建省2014年的城镇化率为61.7%,已经高出全国平均水平,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要求物流服务越来越多样化、专业化和精细化。同时,福建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对其现代物流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进行研究,将有效助力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实现。因此,本文以福建省现代物流和新型城镇化数据为研究样本,在阐述福建省现代物流和新型城镇化发展情况的基础上,利用因子分析测算出二者的综合水平值,并通过隶属度函数进一步分析二者的关联关系和协调度,最后结合实际分析所得结果再给出推进二者协调性发展的建议。

福建现代物流与新型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测算

结合以前学者的研究实践,本文从现代物流的供给、需求和发展水平三个层面选取物流发展指标,包括与物流供给相关的物流产业固定资产投资(M1)、运输里程数(M2);与物流需求相关的外贸进出口总额(M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M4)、GDP(M5);与物流发展水平相关的货物周转量(M6)、货物运输量(M7)以及物流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M8)等。新型城镇化水平指标包括:城镇人口比重(N1)、非农产业就业人口比重(N2)、人均 GDP(N3)、第三产业产值比重(N4)、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N5)以及居民人均消费水平(N6)等6个指标,涵盖了城镇化的人口、经济和社会生活三个方面。具体如表1所示。

因子分析是一种常用的统计方法,其根据所研究变量之间的内部依赖关系,应用简化数据的技术,用少数几个“抽象”的变量来表示所观测数据的基本数据结构,进而达到指标降维的目的。本文采集《福建省统计年鉴》中1993-2014年相应统计数据整理得到评价指标值,应用因子分析法快速直观地找出影响现代物流业和新型城镇化的主要因素并测算出综合水平值,结果如表2所示(FM代表现代物流发展水平综合得分,FN代表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得分)。

从统计意义上来看,应用因子分析方法评价所得的综合得分是评价指标经过数据标准化、通过降维处理得到的一组无量纲化评价值,可以用于评价所评价对象的综合发展情况,其值的大小一般用于不同研究样本间发展情况或者发展趋势比较,综合得分值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负值,得分为正值一般表明发展情况高于所研究样本范围内的平均发展水平,得分为负值一般表明发展情况处于平均水平之下。由表2结果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只有新型城镇化发展综合评价值在个别年份相比上年出现下降的情况,比如,1994年比1993年低,2006年比2005年有一个较大跳跃,但之后的2007、2008和2009三年的评价值都相对较低,直至2010年才实现超越,之后保持持续上升的趋势。总体来看,福建现代物流与新型城镇化综合水平得分不断增长,说明福建不管是在现代物流发展方面还是在新型城镇化建设方面都是在不断进步和发展的。就1993-2014年的研究样本期间来看,现代物流和新型城镇化的综合评价值分别在2006和2005年由负值转为正值,表明现代物流在2006年之后和新型城镇化在2005年之后的发展水平开始处于平均值之上,福建新型城镇化发展略快于现代物流的发展。

福建现代物流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评价

协调发展是为了实现系统总体演进的目标,两个或两个以上随时间变化的系统在他们发展变化过程中,相互配合与协作,子系统间在数量规模上相互适应并保持一定比例的相对关系,互动促进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协调是一个内涵明确而外延不明确的模糊概念,系统间的协调程度评价即是考察系统之间是否具有良性发展关系,其协调状态的评价,一般不能精确地确认是协调还是不协调,而只能从程度上描述协调与否。协调性评价模型一般有耦合协调度和隶属度函数协调度两类,其中隶属度函数协调度模型利用模糊数学的概念,通过隶属度函数测算子系统间相对协调度,用其反映某一个子系统对其它子系统的满足程度,并进一步得到彼此之间的协调度。与耦合协调度模型相比,该方法在计算系统间协调度时有考虑其在时间维度上的变化,是一种动态协调度模型,对于系统间协调性的动态考察更具有效性。隶属度函数协调度模型一般有计算两个系统之间的适应度、考察两个系统之间的静态协调度、考察两个系统之间的动态协调度三个研究步骤。

(一)计算适应度

运用模糊数学中隶属度的概念计算两个系统之间的协调程度,称为系统适应度,它能够反映某一个系统实际值与其对于另一个系统协调值的接近程度,其值为[0,1]之间的实数,通过其值大小可以直观地评价两个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状况。

用λ(MΘN)表示现代物流系统对新型城镇化系统发展的适应度,其计算公式具体为:

λ(MΘN)=EXP{-(FM-FMΘN′)2/σMΘN2}

其中FMΘN′为现代物流系统对新型城镇化系统的协调值,应用SPSS19.0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如下三次回归方程:

FN=0.582+0.920FM-0.872FM2+0.310 FM3+εNΘM(方差σ2=0.883)

由该回归方程得到的拟合值即为FMΘN′,该回归方程的方差值σMΘN2为0.883。将现代物流系统发展综合评价值FM、协调值FMΘN′和回归方程方差代入公式计算得到现代物流系统对新型城镇化系统发展适应度值λ(MΘN);同理,通过回归方程:

FM=-0.503+0.85FN+0.541FN2+0.082FN3+εMΘN(方差σ2=0.954)

得到的拟合值即为FMΘN′,再通过进一步计算得到新型城镇化系统对现代物流系统发展适应度值λ(MΘN),具体如表2所示。

(二)测算静态协调度

静态协调度是度量两个系统在某一时刻的协调状况的定量指标,与适应度成正相关关系。用Cs(M&N) 表示现代物流与新型城镇化二者间的静态协调度:

Cs(M&N)=min{λ(MΘN),λ(NΘM)}/max{λ(MΘN),λ(NΘM)}

将λ(MΘN)、λ(NΘM)代入公式,Cs(M&N)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静态协调度反映每一年现代物流与新型城镇化的协调性,其数值越大说明协调性越好,Cs(M&N)的值在0-1之间,参照10等分的划分方法,对应分为10种协调程度等级,如表3所示。

根据协调度值对每个年份的协调程度进行识别,识别结果列于表2中。可知,福建现代物流与城镇化发展在1993-2014年期间的静态协调值只有1994年的静态协调值为0.4716,处于濒临失调状态,其余年份的静态协调值都大于0.6,而且除了1995、2006和2014三个年份处于初级失调,其余出现3个年份的中级协调、6个年份的良好协调、9个年份的优质协调,表明福建现代物流与城镇化发展在研究期间大部分都是协调的状态,而且协调程度都较高。但是从结果还可以看出,1993-1999年二者协调性不断上升并在1999年达到最高值,而在2000年之后,静态协调度呈现出上下波动并且有逐渐下降的趋势,说明福建省在现代物流业和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要引起重视。

(三)考察动态协调度

进一步计算两个系统的动态协调度,以揭示各个时点系统静态协调度的变动趋势,反映在系统发展过程中不断协调的结果累积。用Cd,t(M&N)表示现代物流与新型城镇化两个系统间的动态协调度,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 Cs,(t-T+1)(M&N),Cs,(t-T)(M&N),…,Cs,(t)(M&N)表示现代物流系統M与新型城镇化系统N在t-T+1 至t中各个时刻的静态协调度。将现代物流与新型城镇化的静态协调度Cs(M&N)值代入公式计算得到二者在1993-2014之间各年的动态协调度,结果如表2所示。对于任意两个时点,如有Cd,t1(M&N)≤Cd,t2(M&N),表示现代物流与新型城镇化处于良好的协调发展状态,反之如有Cd,t1(M&N)≥Cd,t2

(M&N),则表示二者的协调性在退化,将各年动态协调度值与其滞后一项值进行比较,可以识别前后年份动态协调值是升高了还是降低了,用于考察动态协调度大小的变化,变动方向识别结果列入表2中。从动态协调度数值大小来看,最低出现在1994年其值为0.5959,最高出现在2011年其值为0.8488,在22年的研究样本期间,只有1999年之前6年的动态协调度值小于0.8,1999年之后动态协调度值一直大于 0.8,而且还可以看出1993-2014年福建现代物流与新型城镇化动态协调性波动较小,说明现代物流业与新型城镇化动态协调性较好并且呈良好的发展趋势。

结论与相关政策建议

(一)主要结论

经上述研究发现,1993-2014年福建现代物流与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静态协调性有一定程度的波动,但总体动态协调性较好。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

第一,由于靠近我国台湾地区的原因,福建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时间内一直没有进行大规模建设,加上多山少平原的地理劣势,导致其交通闭塞,经济发展缓慢。改革开放后的较长一段时间内,福建的经济水平虽有所发展但新型城镇化水平仍旧很低,现代物流业发展更是缓慢。

第二,改革开放初期,福建的外商投资增加,掀起了在国内设厂进行加工贸易再出口的热潮,使具有良好港口条件和外贸传统的福建有了良好发展机会,进而带动了物流业的发展,但此时物流业的技术水平显得相对落后而无法满足福建经济建设的需要。

第三,台商的投资也是福建经济发展的一大动力,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主要以劳力密集型的中小企业为主,依靠其较好的区位优势,吸引了大量的台商投资。进入21世纪后台商的投资热点转为对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投资,投资区域转向了长三角、珠三角等地,使福建经济建设步伐缓慢了许多,也阻碍了新型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

第四,福建的新型城镇化是国家采取计划的手段自上而下开展的,同时过度依赖对外贸易等原因导致较长一段时间内缺乏对自身基础设施的建设,近年来福建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断增加,城市物流业也实现了较好发展,但规模仍然偏小,信息化和标准化建设仍然相对落后。

第五,经过数年的发展,福建省的城镇化率已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并不断提升,现代物流业也以蓬勃的姿态迅速发展,新型城镇化与现代物流的持续协调发展也将更加有利于福建经济的发展。

(二)政策和建议

基于以上研究,文章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首先,做好城乡规划,布局基础网络,为物流体系建设打牢基础。物流基础网络的建设对于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在福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规划中,应该以铁路、公路和航空联动运输为基础构建现代物流网络体系,加强物流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同时应加大对物流方面高新技术的研发投资,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带动现代物流业的革新。

其次,做大城镇物流市场,抓住机遇,为产业稳步发展增添动力。近几年电子商务迅猛发展,对城市配送的要求越来越高,福建也要从单纯注重规模增长,向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并重进行转变。同时随着需求的不断变化,隐藏在其后的巨大的物流市场也逐渐显露出来,对此物流业必须要拓展新的业务,布局新的网络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促进作用,比如在电商物流、快递行业、冷链物流等方面可以适当的给予政策支持,为产业的稳步发展增添动力。

再次,加强信息化建设,构建物流信息平台,提高物流服务的效率和水平。着力推进物流信息化建设,对信息化建设项目给予适当经济补助,并把重点放在扶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上。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信息化应始终贯穿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要注重应用现代物流信息技术构建物流公共信息平臺,进一步提高物流服务水平。

最后,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就业,推动产业持续发展。在新型城镇化的趋势下,企业发展速度将进一步加快,产业的转型和升级迫在眉睫,这一切都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来完成,可以通过与高校联合等方式培养高素质的物流人才,以使现代物流业能够更好地推进福建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同时高素质的人力资源也将持续为物流产业的发展提供新鲜血液,保障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崔国辉,李显生.区域物流与经济协调性的评价方法[J].统计与决策,2010(15)

2.徐春祥,韩召龙.现代物流与新型城镇化协调性评价——基于辽宁1985-2012年数据的实证研究[J].江汉学术,2014(5)

3.刘涛,曹广忠,边雪等.城镇化与工业化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评价及规律性探讨[J].人文地理,2010(6)

4.谭冰.我国物流业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定量分析[J].物流技术,2013(13)

5.郑勇军,肖亮等.现代流通业发展与新型城镇化——以浙江省为例[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4(3)

猜你喜欢

协调度现代物流因子分析
江苏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评价
发达国家现代物流发展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