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位置技术特点与训练
——中场篇
2015-08-30丁国斌青海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青海西宁810008
丁国斌(青海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青海西宁 810008)
足球位置技术特点与训练
——中场篇
丁国斌
(青海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青海西宁810008)
足球秉承其高趣味、强对抗、平民化的特性,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最广泛地传播。多年来,在赛制、规则、技术、战术等多领域已产生了许多惊人的变化,在这些变化中,最主要或最根本的变化,来自战术的更新并主要集中于中场地带。该文就中场的演变原因进行分析,对优秀中场球员特点进行归类整理,并提供相应的训练方法进行探讨。
足球 战术 中场 球员特点 训练方法
1 阵型的演变
19世纪70年代初,足球开始在西方等国盛行,因为当时普遍重视进攻而轻视防守,从而产生了一些匪夷所思的比赛阵形(19、28)等,这种几乎全员进攻且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中场的时代也限制了体、技、战术水平的发展。随着越位规则的不断更新和严谨,才真正挽救了现代足球的发展。
从曾经盛行一时的“WM”阵型到“424、433”,直至现在依然在经常使用的“442”,不难看出近百年来变化最大的就是在中场,规则和打法的进步不断促使球队将进攻与防守的重心由两极向中间靠近,因此中场队员就逐渐成为了整个球队的核心,他们肩负着全队承上启下,攻守转换、节奏把控的关键作用。
2 当代中场分析
时至今日,中场位置的分工与职责已发展到了相当成熟的阶段,从位置分工上说大体有4个方面,见表1。
表2 中场球员类型特点分析
2.1场上位置分类
上表的中场队员作为关键的纽带,将前后场、攻防端结合在一起。这其中后腰的防守职责稍大其他3个位置,同时,也是当地面进攻时,将后场球传递至前场的重要第一环节。作为进攻方向的主要梳理者,此球员需要很强的位置感,大局观。部分进攻能力较强的后腰队员的打法更接近中前卫,更多的插上助攻更多的跑动覆盖面积,使得更位置间的轮转得以流畅。目前主流的双后腰打法中,有些分工就是一个“主攻”一个“主守”,始终保持后卫前有一道屏障得以保护。
同理,前腰更多的活动区域在锋线背后,并接应两边路球员,输送射门的炮弹和打乱中路的布防,是其主要的责任。众所周知,球场上人员最密集的区域就是中路,因为这是距离对方球门最近的路线,但若想在中路有所建树,很多要依靠边路的协助,其原因是:防守都是有层次的,足球是个制造空间并利用空间的游戏,所谓空间即纵深和宽度。
成功的阵地进攻,就是通过跑位或传球来制造出空挡。边路球员凭借着自身的速度和技术优势,不断的向两侧人数较少的空间冲击,一点破即一层防线的瓦解,如能攻至底线再传中,那越位将没有意义。这也就是说边路球员需要具备灵敏、速度、技术俱佳的身体素质,才能更好的策应中路进攻,更好的支持中路。
2.2特点类型分类
在拼抢和防守日益激烈的球场上,要想循规蹈矩的在自己位置上做好本职工作是不可能的,队员间频繁的交叉换位在所难免。这也就要求了中场球员要尽可能的在至少两个位置上发挥能力,球场上多以两边前卫的变化最为多见,因为左右脚技术比较好训练,而且也可以因为改变边路进攻位置,而由下底传中打法变为内切中路打法,有时更能收到奇效。虽然场上位置变化万般,但个人的风格特点却随比赛的累计而日趋稳定。它是由自身的遗传因素和多年的训练比赛,而最终形成的自我风格特点,大体上可分为攻防平衡型、技术突破型、传控组织型。
(表2)列举足坛部分优秀代表性人物,都是现今足坛中具有鲜明个人特点的中场领袖,带领着各自的俱乐部球队和国家队取得了诸多殊荣。
表3 中场球员能力特点分析
首先从攻防平衡性说起,有种说法是“B2B”,就是“box to box”两个禁区盒子之间,说明他们在攻防两端都频繁的出现,体能充沛、传球精准且成功率高,大局意识和责任感强是他们共同的特点。
技术突破型则是主要依靠个人极为突出的传控能力和速度优势,在边路或中路自由游走,飘忽自由的跑位和创造性的传球,为其他队友拿球和射门赢取了更多的空间。
传控组织型有别于传统的10号球员(跑动少,靠技术和意识优势组织进攻),现今的10号要在拥有超群技术和意识的基础上,拥有更加充沛的体能,这样才能摆脱人盯人防守,为自己赢得拿球空间,并加大直传威胁球的成功率。
2.3优秀中场素质模块
通过对优秀中场的研究发现,不论是出现在哪个区域的优秀中场球员,都具备若干项优秀素质出现重叠,从如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团队(战术储备+智能水平),个人(体能情况,技能水平,心理趋势)。(见表3)。
3 针对性训练
从上表分析可以看出,3种类型球员之间在团队(战术、智能)区域、技能(传控)区域、心理区域均有重叠。也就是说作为一名合格的中场选手无论在哪个位置,都要至少完成上述3个方面的能力习得。其他方面依据个人先天能力特点不同,和位置所需能力不同各自发展。其发展水平直接决定了队员在该位置的能力表现。
3.1战术进攻套路训练
球队运用哪种进攻战术随球员水平和临场情况而定,但球场上所有的较复杂的进攻战术如“4打3”、“3打2”,“反切”(中路/边路)、“反越位”(后插上)、套边(外绕)、内切(反扣)等,这些都是建立在最基础套路上的,即最少人数的配合,也是最有效的练习“墙式二过一”,无论是直塞、横传、还是反切的方式,关键是在场上要有“找墙”和“做墙”的意识,这就要求运动员长期养成合理处理球的方式,以最经济有效的办法,获得进攻空间。在基本掌握“墙式二过一”的方式后,多做团队练习,练习中限制控球次数,强制其多做无球观察,找到配合球员,多以团队力量控制球。
如小场地攻防练习:
形式:1对1、2对2、3对3.以带球攻破底线得分记胜,抢断反攻,3~5 min/局。
场地要求:长方形(5*10米),两侧分别站立3名做墙队员。
球员要求:3脚以内触球(逐渐递减),结合带球和做墙方式突破防守,积极努力向两侧6名做墙球员需求帮助。
3.2技能区域(传控)训练
传控能力为足球运动的最基本能力,但球员之间的水平差异较大。同样,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还是“球感”,它来自于最基本的练习即颠球(多部位)和带球(不同路线、不同速度)。这些练习在青少年时期非常重要,要做到尽量全面,如多部位颠球包括除手以外的所有部位,包括脚掌,也可以脚底拍球训练,其他部位较为普遍的有“十二部位”不重复颠球,以重复套数多为好。有了最基本的球感后,就对停球带球显得不那么陌生了,带球多注意精度和速度的要求,最好小步频(每一步都要触球)。在练习的过程中最重要的要强调抬头观察,很多队员带球是低头只注意观察球,防守逼近也不得而知,因此就延误了传球的时机。在具体训练中教练员可以以游戏的方式,帮助球员建立带球抬头的良好习惯。
游戏名称:带球报数。
游戏规则:8~10人/组,围成一个圆圈,拥挤的场地内带球,躲避队友的同时,要注意教练员不断伸出的手指,并向教练员报告数字,回答最慢的受惩罚。
场地要求:圆圈,半径10~15 m(视人数而定)。
球员要求:每人一球,带球躲避并不断抬头观察教练。
[1]Bill Beswick,著.足球心理训练[M].张忠秋,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2](日)岛田信幸,著.足球训练100课[M].姜中乔,译.吉林: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3]陈春政,中场变化对足球比赛阵型演变发展的影响,[J]体育与科学,1997,18(4):8-10.
[4]罗乐,杨晓晨,龚明俊,巴萨罗那与西班牙队Tikitaka式足球风格研究[J].河北体育学报,2013(3):44-48.
[5](英)马郝尔,杨春青,张贻青.足球比赛中场的过去、现在和将来[J].体育教学与科研,1983(3):62-65.
[6]朱军凯,中国国家队男子足球运动员位置体能特征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2,48(1):68-75.
10.16655/j.cnki.2095-2813.2015.35.021
G843
A
2095-2813(2015)12(b)-00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