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急性脑卒中的效果观察

2015-08-19赖路生陈伟光等

中国当代医药 2015年19期
关键词:营养状况机体发生率

赖路生++++陈伟光等

[摘要]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急性脑卒中的效果。 方法 选取2008年1月~2014年7月本院收治的92例急性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于入院后72 h内给予鼻饲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采用家庭喂养饮食。比较两组的上肢中臂肌围(AMC)、总淋巴细胞计数(TLC)、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与血红蛋白(Hb)等各项营养指标,记录两组的低蛋白血症发生率(血清白蛋白<35 g/L)与感染发生率、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与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 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AMC、Alb、PA、TLC与Hb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感染发生率与低蛋白血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Barthel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早期给予急性脑卒中患者肠内营养支持,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降低感染发生率,改善患者的近期预后。

[关键字] 脑卒中;早期;肠内营养

[中图分类号] R74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5)07(a)-0070-04

急性脑卒中患者在发病后由于机体应激反应而进行全身代谢反应,同时由于吞咽障碍、感觉缺失、肢体瘫痪、认知功能障碍等因素导致外源性营养物质摄入不足,造成营养不良及电解质紊乱[1-3],甚至会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4-5]。常规营养疗法已经无法满足患者机体的需求,近年来,肠内营养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本研究在急性脑卒中患者早期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1月~2014年7月本院收治的92例急性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中,男性31例,女性21例;年龄52~81岁,平均(62.85±6.53)岁;体重49~71 kg,平均(61.84±7.23) kg。对照组中,男性28例,女性12例;年龄45~75岁,平均(58.41±5.73)岁;体重48~74 kg,平均(63.32±6.10) kg。两组的年龄分布、性别构成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在入院后72 h内给予鼻饲肠内营养支持,所使用的营养制剂为整蛋白型肠内营养制剂(能全力,1 kcal/ml,500 ml/瓶,荷兰纽迪希亚公司),滴速开始为40~60 ml/h,若无反流、腹泻、腹胀等不良反应,2~3 d后增加滴速为100~125 ml/h。第1天用量为500 ml,之后每天增加500 ml,直至达到全量。对照组采用家庭喂养饮食,根据每日需要量,按照碳水化合物(60%)、蛋白(15%)、脂肪(25%)的比例,保证每日总热量的摄入。

1.3 观察指标

①两组入院4周后的上肢中臂肌围(AMC)、总淋巴细胞计数(TLC)、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与血红蛋白(Hb)等各项营养指标。②两组的感染发生率与低蛋白血症发生率(血清白蛋白<35 g/L)。③两组入院21 d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与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对患者的神经缺损情况进行评价,评分范围为0~42分,分数越高表示神经受损越严重。采用Barthel指数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进行评价,量表共包括10个方面的内容,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生活活动能力越高。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AMC、Alb、PA、Hb与TLC水平的比较

两组治疗前的AMC、Alb、PA、TLC与H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的AMC、Alb、PA、TLC与Hb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AMC、Alb、PA、TLC与Hb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 两组感染发生率与低蛋白血症发生率的比较

观察组的感染发生率为30.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14,P<0.05)。观察组的低蛋白血症发生率为8.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929,P<0.05)(表2)。

2.3 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与Barthel指数的比较

两组治疗前的NIHSS评分与Barthel指数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Barthel指数显著高于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Barthel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3 讨论

脑卒中患者的营养状况恶化与急性期脑干及下丘脑功能紊乱、胃肠激素与消化酶分泌障碍以及肠黏膜屏障损害有关[6]。急性脑卒中患者由于应激反应机体常处于高分解状态,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代谢均发生变化,造成机体蛋白和脂肪水平下降[7-9]。此外,由于吞咽障碍导致患者不能获得足够的外源性营养。文献报道,有9%~35%的急性脑卒中患者可出现营养不良状况[10],而营养不良是造成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11]。常规的饮食护理常无法达到患者需要。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已被证实是影响急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一个重要因素[10]。早期肠内营养能够使食物对胃肠道黏膜产生刺激,促进黏膜屏障功能的恢复;有助于改善肠道血液与氧的供给,促进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能够增进肠蠕动,促进肠道免疫球蛋白的释放,增加血清胃泌素水平;可以改善肠黏膜的通透性,保护肠黏膜屏障功能,防止细菌与内毒素发生易位,从而发挥肠道免疫屏障、化学屏障与生物屏障等功能[11]。研究显示,在同等热量与氮水平的条件下,肠内营养支持更有助于患者体质量的增加[12]。肠道是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MOF)发生的重要器官,研究显示,肠内营养能有效改善机体的代谢状况,保护机体的免疫功能,减少MOF的发生[13]。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接受严格的肠内营养支持疗法4周后,观察组的各项营养指标均较治疗前获得显著改善(P<0.05),而对照组的各项营养指标与治疗前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提示早期给予急性脑卒中患者肠内营养支持,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此外,观察组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Barthel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增加了患者的能量摄入量,有利于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及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能够增强患者的活动能力。

脑卒中后感染的发生与机体的免疫力密切相关[14]。肠内营养制剂中含有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葡萄糖、无机盐及维生素等,能显著提高血浆蛋白量,改善机体营养状况,提高机体抵抗力,促进感染的控制,降低感染率[15-18]。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低蛋白血症发生率为8.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感染发生率为30.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预防和控制营养不良能够降低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感染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

综上所述,早期给予急性脑卒中患者肠内营养支持,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降低感染发生率,改善患者的近期预后。

[参考文献]

[1] 黎敏,薛玉峰,王志敏.2型糖尿病并发脑卒中病人对富含缓释淀粉肠内营养制剂的治疗反应[J].肠外与肠内营养,2014,21(4):24-26.

[2] 程旭萍,应满珍,张为民.早期持续肠内营养治疗重症脑卒中的疗效机制[J].中华全科医学,2014,12(4):554-556.

[3] 刘梅.肠内营养支持对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患者营养供给的临床效果探讨[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4,22(7):77-78.

[4] 程相阁.重症脑卒中患者早期肠内和肠外营养支持的对比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3,8(6):66-67.

[5] 葛良栋.早期肠内营养在脑卒中治疗中的应用评价[J].现代医药卫生,2013,29(8):1214-1215.

[6] 李征.低蛋白营养液在脑卒中合并肾功能不全老年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山东医药,2013,53(14):68-70.

[7] 谌洪剑.重症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14):76-78.

[8] 邵剑,顾巧华,张磊.个体化肠内营养对危重脑卒中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4):681-682.

[9] 李小好,尚桂莲,周志斌,等.早期免疫肠内营养支持对重症脑卒中患者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以及预后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26):3006-3008.

[10] 钱平安,王碧炯,査芹.重症脑卒中患者早期肠内和肠外营养支持的对比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11):1175-1177.

[11] 蔡姝萍,蔡姝娟,付志新,等.重症脑卒中患者早期肠内营养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17):52-54.

[12] 解超英,彭立明.经鼻肠管肠内营养对急性脑卒中合并吞咽困难患者并发症的影响[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1, (2):37-38.

[13] 宋士萍,李莉莉,吕莹.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体会[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10,16(2):70-72,80.

[14] 黎华.56例脑卒中病人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并发症护理[J].全科护理,2010,8(10):867-868.

[15] 宋士萍,许明杰,吕莹.伴吞咽困难的急性脑卒中患者开展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价值[J].中国全科医学,2010, 13(14):1505-1507.

[16] 刘晓岚,刘娅,高岚,等.重症脑卒中患者肠内营养制剂干预效果分析[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0,27(9):828-830.

[17] 朱海英,于常英,李芳,等.高蛋白肠内营养制剂对老年脑卒中病人营养状况的影响[J].肠外与肠内营养,2010, 17(5):270-273.

[18] 刘晓岚.重症脑卒中患者肠内营养制剂干预效果分析[D].长春:吉林大学,2010.

(收稿日期:2015-01-09 本文编辑:祁海文)

猜你喜欢

营养状况机体发生率
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干预对ICU重症患者营养状况及并发症的影响观察
急诊护理干预对妇科急腹症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急诊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昏迷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加温输注肠内营养对ICU患者营养状况和并发症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吸附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结构性营养护理管理对ICU脑卒中患者营养状况、并发症及满意度的影响
饲粮锌在畜禽机体中的作用
饮食护理干预对鼻咽癌出院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
柴油机机体常见损伤的检修
浅析12V240ZJB柴油机碾瓦烧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