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问卷调查
2015-08-18蔡贺
蔡贺
【摘 要】为了深入了解在校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以期发现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中存在的问题,课题人员围绕当前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现状及现有问题,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展开调查工作。
【关键词】人际交往 新媒体 大学生
一、抽样及样本概况
此次问卷调查活动以我校学生为样本,采用分层抽样加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即在不同学院不同年级展开。本次调研,共发放问卷120份,收回108份,有效问卷100份,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83.3%,涉及学院12个。
二、问卷调查结果论述
(一)对人际交往缺乏自信,缺乏人际交往技巧
1.大学生对人际交往持积极态度,但缺乏自信
通过调查发现,绝大部分大学生对人际关系持十分关注的态度,对人际交往整体持较为积极的态度,但对自身人际交往的能力缺乏自信,有一部分学生在陌生人面前表现不够自然、感觉不舒服。
2.对人际交往有一定认识但仍尚浅,择友选择片面求同
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在人际交往的主流思想观念与认知上并无太大偏差。对于人际交往有一定的认识,但是相关认知并不深入,在择友选择上片面强调求同,不利于学生人际交往观念的正确导向。
3.有一定的人际交往圈,但深入交往的朋友较少
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具有自己的人际交往圈,但志同道合、能够交心的朋友仍然较少。
4.有较强结交新朋友的愿望,但大部分学生仍会经常念旧
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具有较强的结交新朋友的诉求,但另一方面怀旧情绪的积累不利于新的人际关系的发展。
5.人际交往范围较窄,大学生仍不太能够适应社会型人际交往
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人际交往范围较为狭窄,大多仅限于与本班同学建立较为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时,学生在与长辈进行交往的过程中仍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
6.如何与异性正常自然地交往仍是大学生面临的一大问题
7.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技巧仍需进一步训练与提升
(二)大学生看问题的角度仍有部分自我意识,与老师的互动交流存在一定问题
1.在集体生活中逐步学会适应,但仍不能很好地从他人的立场考虑问题
通过调查发现,学生的自我意识仍较强,在与其他同学相处的过程中仍存在不能够尽可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问题。
2.与老师缺乏必要的沟通,不能很好地得到相关老师的指导与帮助
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缺少与老师进行沟通交流的主动性,这对学生人际交往的发展起到一定阻碍作用。
(三)家庭因素在大学生人际交往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家人的人际交往会在较大程度上影响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与素养。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与家长的联系处于被动状态,多为家长联系学生。大部分学生也反映家人的人际交往会对自己日后的人际交往素养产生一定的影响。绝大部分学生同时也认为自身先前所受的种种教育会对自己日后的人际交往能力产生较大的影响。
(四)网络及新媒体的盛行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发展有一定的阻碍作用
1.网络虚拟世界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有一定的消极影响
通过调查发现,仍有部分学生会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大部分学生每天花费在上网的时间2—5小时,说明其对学生的人际交往有一定的消极影响。
2.对新媒体的过度依赖使得大学生现实的人际交往能力日益退化
通过调查发现,新媒体已成为学生交流的主要载体,短信等较为传统的信息传递交流方式在学生中已逐步淡化。
3.随着大学生思想日益成熟,网络交友的现象有所淡化,但交往过程中新媒体的“虚拟化”特性可能会导致大学生人际交往信任缺失
通过调查发现,学生仍较为信任现实中的朋友,但也有部分同学对网络交友表示赞同,如果受到欺骗,会造成人际交往的信任缺失。
三、对策思考
(一)学生自身方面
1.客观评价并接纳他人,树立正确的交往观念
人际交往中必须要控制并克服嫉妒心理,防止“晕轮效应”和刻板印象对大学生的不良干扰。大学生应学会正确并全面评价他人,尽量寻找并扩大双方的共同点,缩小差异,进而达到心理兼容、共同成长。
2.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成长,不断优化个人的“交往圈”
积极参加各项社会实践活动会帮助大学生扩大人际交往的空间,使得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积累经验、不断成长。优化自己的交往圈,积累交往经验,有利于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进一步完成大学生从“校园人”向“社会人”角色的转变。
(二)学校教育方面
1.“明辨笃实、知行合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应在抓好课堂教学与专业学习的基础上,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交往的平台,如文化艺术节、体育联赛、书画展、辩论赛等等,尤其是开创具有我校特点的知名校园文化活动,既可以突出学校品牌特色,又能激发在校学生的豪情和热忱。
2.多开设社交类课程,进一步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学校应当创造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校园文化环境,多开设社交类课程,并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将其纳入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一部分,将其等同于心理健康类课程,逐步发展成学生必选类课程。
(三)家庭影响方面
在学生时代,人际交往的支持将仍然以家庭为核心,无论是对未来生活的规划,还是积极生活的动力,家庭都是学生最重要的人际交往的支持来源。我们大学校园也应在适当条件下,加强家校沟通,拓展教育新模式,丰富教育的延展性。
(四)社会引导方面
整个社会都应当为大学生提供积极向上的人际交往环境。部分学生反映表达能力欠缺成为阻碍自己与他人正常交往的屏障。借助于网络,学生可以不必面对面地交往,交流变得更加简单和自然。虽然新媒体也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是相信通过国家监管力度的加强、社会的正向引导、学校的正确教育,学生能够理智、科学地利用新媒体这个工具,从而不断提升人际交往水平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