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构建教育主客体积极情感关系的实现路径
2015-08-18黄歌
黄歌
【摘 要】情绪情感作为人的非智力因素的组成部分,与智力因素共同影响着教育过程的运行发展,不容忽视。本文主要从教育主体和客体两方面来论述构建积极情感关系的实现路径,通过教育者树立民主平等的观念、重塑师德、给予受教育者“信”的激励、以身作则及理解受教育者等路径具体展开,探索构建教育者客体积极情感关系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教育主客体 积极情感关系 实现路径
教育主客体间的积极情感关系是双方共同构建起来的一种协调、和谐、友好的感情纽带。但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居于主导性的地位,所以积极情感关系的建立很大程度上受教育者的支配,教育者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健康的心理素质和为人师表的奉献精神、以身作则的模范作用对构建良好师生关系都具有重要作用。
一、教育者要树立民主平等的观念,构建友好的师生关系
只有建立在民主平等基础上的师生关系,才会让人感觉到一种亲切感,拉近情感距离。传统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是一种领导和被领导、教与学具有明显界限的关系。由于教育者本身在知识结构、思想水平和资源掌握上优于受教育者,形成了双方在身份地位上明显的不平等,这不免让学生有一种敬而远之的胆怯心理。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不注意调节这种身份的悬殊,造成两者关系的疏远,就不利于教育过程中的民主沟通理解,有悖人文关怀的理念。所以,教师应在一定程度上从处理师生关系方面弱化这种权威地位,转变居高临下的教师角色,放下身段,与学生建立一种朋友式的师生关系,创设一种民主平等随和温馨的环境,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使学生能够像和同辈群体间的朋友交流一样敞开心扉,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和思想。
二、教育者要广泛播撒“爱”的种子
师德是教师之本,师爱是师德之魂,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在于热爱学生。”爱学生不仅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也是教师责任的体现,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桥梁和纽带。要做到爱学生,真心为学生付出自己的情感,首先要热爱教育事业,热爱自己所在的岗位。在教学中,每个学生都是有思想、有感情的教育客体,他们能否顺利地接受教学内容,不仅取决于每个人的智力水平,还取决于他们个人的态度以及对老师的感情色彩。一般师德好、对学生倍加关爱的老师,即使讲课水平一般,也会引起学生的喜欢和兴趣;相反,把教学当成一项任务,把学生当成一种施教的工具,对学生冷漠的老师,即使教学水平突出,也不会受到学生的喜欢和尊敬。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多方面的,学习上,教师对学生的难点问题应耐心教育,诲人不倦;在教学过程中,要投入极大的激情与精力,力求做到讲好每一堂课;要与学生积极、平等、真诚、频繁地进行交流与互动;要运用各种手势和语言交互表达,多花心思创造一些幽默通俗的让学生喜闻乐见的语言和形式,把深奥的课堂内容变得通俗易懂,活跃气氛,使艰涩难熬的课堂变得生动活泼;在课堂外,要经常关心学生的学习状况,帮助他们进行深入地自省和反思,关注指导学生的未来发展,帮助他们及早做好自己未来的生涯规划;鼓励学生看到自己的优势,在面对未来的抉择时审时度势,做好准备,未雨绸缪,在面对坎坷时,要充满自信,勇往直前。
三、教育者要給予学生“信”的激励
表扬、鼓励和信任是促使人向前发展的动力。每个人都是社会中的人,其表现和成绩必然会受到社会中各个群体的评判,渴望得到社会的肯定和激励是人的天性和高层次的需要。尤其在受挫、低落的时候,真诚的帮助、关心和信任显得更为必要。马克·吐温曾经说过:“一句好听的赞辞能使我不吃不喝活上三个月。”虽有些许夸张,但可见赞颂、激励的巨大推动作用。
四、教育者要以身作则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人格魅力赢得受教育者的好感和尊敬,从而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关系。教师是学生心中的道德标尺,学生都有“向师”的模仿心理。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影响既包括其深厚的学识功底、崇高的思想境界,也包括其在教学过程中所运用的语言魅力、教学艺术和高尚的人格魅力。人格魅力作为一种无形的影响力和约束力,往往能够对受教育者产生潜移默化的感染作用,让受教育者对教育者产生一种崇敬之情。正如乌申斯基所说:“教师的人格对学生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
五、受教育者要尊重理解教育者,不忘师恩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对待教育者的辛勤付出和奉献,受教育者要懂得感恩,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老师的恩情,使他们感受到为人师表的满足和幸福感。人与人的感情都是在互相关心、体谅和尊重理解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双方以真交心、以诚相待的行为可以增进双方的感情。教育者虽然是构建积极情感关系的主体,但教育者一味地付出若没有回报,会得不到肯定,必然会挫伤其积极性;若教育者的行为得不到受教育者的配合,其效果也会大大削弱。所以,建立双方幸福、愉悦的情感体验,必然需要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唐曼莲.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运用积极情感提高教学效果的策略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导刊,2012(5):82.
[2]列宁.列宁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苏霍姆林斯基.青年共产主义信仰的形成[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