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西庐剧的文化特质探究
2015-08-15段晓宇
段晓宇
(皖西学院艺术学院 安徽 六安 237012)
庐剧形成于清朝末年,距今约二百多年的历史。 它最初来自于大别山区人民在劳作时形成的歌舞,是劳动人民对早期民族艺术的探索与智慧的结晶。 在经过历史的变迁和文化沉淀后,庐剧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表演形式和唱腔特点,逐渐流行于安徽淮河以南和长江两岸的市县,并根据地域划分成上路(又名西路)、中路、下路(东路)三个流派。中路庐剧以合肥为中心,占据省文化中心的地理优势,向周围县市(如巢湖、庐江、肥西等)扩展,影响力最大,但皖西庐剧作为庐剧的源头,对剧种的塑造有“吸纳”之功,“成型”之力,可以说是推动了庐剧的早期艺术形态的发展,也承载了庐剧作为地方戏曲一度繁荣与“暗自消沉”的历史记忆,尤其是它所依托的地域文化和丰富题材特点,具有非常大的研究价值。
1.皖西庐剧的源流及地域特色
任何文化都有其依托的地域坏境,可以说地域坏境影响文化特质的形成和发展。皖西庐剧属于民间音乐的范畴,村落、田头是其生存的土壤,也以这里为立足点走向城市,拥有了更广阔的舞台,奠定了它作为一个成熟剧种的基质。
1.1 皖西庐剧丰富的地域文化
庐剧源起于大别山地区,环山抱水的地域特点决定了其朴实而又独特的的文化特质。 它之所以独特,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有着丰富的地域文化。巍巍大别山区地域广博,包含了安徽省六安市的五县二区,安庆市的八县三区,河南信阳的八县二区,湖北黄冈市的九市县一区等,①多种地区的风俗文化、音乐文化互通共融,铸就了光辉而厚重的大别山文化。 据历史考证,大别山人杰地灵,不止英雄辈出,在文艺领域也是人才济济。 作为安徽的地方戏——庐剧,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安徽六安的霍山县,安徽的西部,又称皖西庐剧。
1.2 皖西庐剧的重要来源
六安地区在地里位置上处于大别山北麓,生于斯,长于斯,皖西庐剧与大别山民歌和其他艺术形式自然渊源颇深。 它从最早的 “两小戏”、“三小戏”这种小规模的“歌舞演故事”形式,不断的从其他艺术形式中借鉴、吸收,不只在声腔方面形成了完备的体系,在演出规模上也逐渐发展壮大,形成了花腔小戏、折子戏与本戏。它的音乐主要吸收大别山地区民歌小调:如山歌、茶歌等,也借鉴了曲艺类艺术形式:如有“皖中南活化石”美誉的门歌,阜南地区的嗨字戏,更是在曲牌和表演形式上借鉴了其他戏曲形式、如端公戏,湖北的锣鼓戏等。这样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为庐剧的成型创造了条件。
2.皖西庐剧的题材的多样性
剧本是戏剧的根本,而题材是剧本的精髓。 早期庐剧的题材多数描绘的是劳动人民的生活实景,演绎的是婚丧嫁娶、矛盾冲突等家长里短,在文学性和思想性都不是很高,但它紧贴群众的审美走向,客观的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真情实感和生活诉求,是符合当时主流艺术的发展规律的,拥有着非常广泛的群众基础。 但戏曲的题材是随着发展不断改变,题材也会更富有历史性与时代性,皖西庐剧在本戏形成后在题材创作方面也呈现多样化的发展。 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三大类型:
2.1 风俗人情题材
皖西庐剧产生、成型于农耕时代,繁荣于村落之间。和其他地方小戏一样,成型之初它的创作者和参演者皆为农民或手工业者,“忙时耕闲时演”是那个年代民间艺术的共性。这些人虽然没有经过专业训练,但他们唱的是真情实感,演的是风俗人情,它是劳动人民自我创作、自我参与、自我欣赏的民间艺术,也是大别山劳动人民精神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西路庐剧的历史最悠久,也在题材方面较多保持了这一特色,主要体现在花腔小戏中,如《借罗衣》,该剧不仅塑造了一个本质淳朴又有一些小农意识的“二嫂子”形象,也把西路庐剧的特色“跑驴”的表演形式推向全国。
2.2 道义教化题材
戏剧是社会的缩影,道德教化功能是戏剧审美功能的一部分,它可以使欣赏者感到身心愉悦的同时更能感知到戏剧所传达的高层次的精神内涵, 这无疑对受众群体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起到一定影响,因此自古以来戏剧在传播传统伦理道德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写意是戏剧的共性,它的直观性和逼真性要弱于电影电视,如何把道德准则具体化、形象化的展示在观众眼前并且使欣赏者得到情感的升华,首先要避免平铺直叙的说教,努力创作真实鲜活的正面人物形象, 才能最大限度的提升观众对戏剧核心思想的认可度。 皖西庐剧在近几年以一些观注度较高的社会话题为题材,创作了《还是女儿好》、《野爸爸》、《一瓶茅台酒》、《信义人家》等具有教化意义的庐剧,在情节中展现普通百姓的世界观、价值观,弘扬社会的真善美。 《信义人家》它取材于六安本土的真人真事,这部戏在人们有时会因为社会上一些道德缺失、 公义骤减等不良现象而对道德评价标准产生迷茫的当下,具有正确的价值导向意义,其上演后反响非常大。 道义教化题材的庐剧也在送文化下乡的活动中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一定贡献。
2.3 红色革命题材
六安是块红色的热土,在解放战争中,曾有30 万六安儿女投身革命,为国捐躯,六安金寨县出了108 位开国将军,是我国赫赫有名的将军县,他们都为我国的解放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些可歌可泣的故事都是西路庐剧创作的源泉。 新中国成立后,皖西庐剧团创作了大量的历史革命剧, 有 《程红梅》、《妈妈》、《刘邓在皖西》、《杜鹃啼血》等,而2014 年上演的《刘邓在皖西》一剧,不仅在地方戏曲中开创了以开国元勋传记性题材的先例,更是被改编成舞台戏曲艺术片在央视戏曲频道播放多达13 次。 这些剧目不仅铸就了皖西庐剧独树一帜的题材风格,也把皖西庐剧推向辉煌的顶峰。
3.有关皖西庐剧发展的思考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 外来音乐文化如潮水涌向大陆地区,人们的审美紧随文化流行趋势而带有一定的时效性。 传统戏曲也遭到不同程度的冲击。 全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徽的主要剧种之一——庐剧,在群众中的影响力和普及度也在极度下跌,作为西路庐剧的代表,皖西庐剧的发展也一样出现“困”局。 尤其是在地方庐剧团被推向市场之后,其传播形式受到了票房制约与经济链条的束缚,演出场次和受众面在逐渐萎缩。 我们不得不静心反思存在和面临的一些问题。
3.1 审美走向的偏离
皖西庐剧繁荣于村落, 至今仍是六安新农村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送文化下乡文艺演出中,我们常常见到它的身影。 但当今是城市文化主导的社会,皖西庐剧不应该仅仅活跃于乡村,它应该成为剧场舞台的生力军,究其原因,它是偏离了当前群众的审美走向。 首先,它的唱腔不是那么“好唱”。 皖西庐剧以小嗓子演唱为主,音调高而跨度大,在音高和韵味方面都不是那么好把握,其次它的旋律难记,不那么“朗朗上口”,在群众中的传唱力度较小,不利于传播。 第二,皖西庐剧来源于门歌,音调悲苦,不符合当今人们蒸蒸日上的生活风貌。第三,革命戏为主要创作方向。 皖西庐剧曾借地理优势和历史文化的“东风”,创作出多部以大别山革命根据地为背景的革命戏,以小戏的姿态迅速崛起,这种题材成为皖西庐剧的一大特色,也是其他二路庐剧不具备的优势。 如果一个剧种以政治题材创作为主,会显得过于“高高在上”,无法真正融入寻常百姓的生活。 历史是多元而厚重的,皖西庐剧不应局限于革命史,还有有很多深邃而丰富的内容可以挖掘, 这会为皖西庐剧争取更多不同层面的观众。
3.2“新创”和“创新”的思考
要发展就要改革,这是戏曲界共同面临的问题。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曾提出“移步不换形”的观点,对京剧的剧本、表演形式和唱腔乃至行头进行多维革新,也曾受到业内外人士的质疑,认为改革范围太大是否定了京剧的本质,但他遵循戏曲的发展规律,把现代精神注入到传统戏曲之中,带领京剧走出国门,赢得世界的认可;庐剧的兄弟剧种——黄梅戏,在剧种中成型较晚,早期影响力也明显要弱于庐剧,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黄梅戏一跃成为全国“五大剧种”之一,“五朵金花”等黄梅艺术家享誉全国,更有多个经典唱段传唱不衰,实现了“梅开三度”的辉煌。 可见,无论是“国粹”京剧还是地方戏曲,如不能边思考边发展,积极占据文化市场,都会逐渐走向消亡。据统计,我国在50 年代的剧种有368 个,到了2005 年《全国剧种剧团现状调查》时仅存267 个,皖西庐剧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曾一度繁华,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皖西庐剧在现代语境下逐渐失去了话语权,走在危机边缘。 怎么提升它对主流文化的参与度,成了皖西庐剧业内人员所思索的课题。 我们从近几年的作品中还是可以看到他们的努力,现代大戏《信义人家》、历史革命剧《杜鹃啼血》等一些新创剧目屡获省级大奖,但“新创”不等于“创新”,勇于创作是值得肯定和赞誉的,但要创新,实现多维度的飞跃,这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和努力,非朝夕可达。 至少皖西庐剧没有止步不前,它如一株山野之中的杜鹃花,坚定的为喜爱它的观众绽放!
[1]大别山民歌精选委员会.大别山民歌精选[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13.
[2]皖西庐剧网http://www.wxljys.cn/index.asp.
[3]李明轩.皖西地区庐剧音乐的唱腔分析[D].南京艺术学院硕士论文,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