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说文解字》翘舌音反切中介音转化问题
2015-08-15郝翠荣
郝翠荣
(青海民族大学,青海 西宁810007)
翘舌音即今普通话中的zh、ch、sh、r 四个声母。 [ts]、[tS□]、[s]主要来源于《广韵》中的“知”组[б]、“章”组[tб]、“莊”组[tl]。 其中[ts]主要来源于知母、澄母(仄声)、莊母、崇母(仄声)、章母、禅母仄声个别字(职韵),如“植”。[tS□]主要来源于徹母、澄母平声、初母、崇母平声、昌母、船母平声、禅母平声。 [s]主要来源于生母、船母、书母和禅母。[z]主要来自于日母,也有少数来自“于(云)”母,“以”母。①胡安顺先生的《音韵学通论》认为其演变的情形大致是:“莊组、章组在唐末宋初之际合并为照组,大约到了《中原音韵》时,知组又有照组合并。 ”②翘舌音在拼读反切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i 变[l]
我们知道,切上字声母是翘舌音,如果遇到齐齿呼复韵母、鼻韵母的切下字,拼音时要把i 介音去掉。 但是若遇到切下字是齐齿呼单韵母时,我们就不能把仅有的一个i 介音去掉了。 那么,我们该如果解决呢? 原来在字音演变过程中, 翘舌音若产生, 单韵母i 便由于声母的影响, 变成与翘舌音zh、ch、sh、r 发音部位相应的舌尖后韵母[l]了。 (这个韵母在《汉注拼音方案》中写作“-i”,实际拼音中写作“i”。 )
《说文·巾部》:“幟,旌旗之属,从巾戠声,昌志切。”昌志切,昌,昌母次清。 志,章母志韵开口三等去声,中古韵部拟音为[tбiэ]。 因为反切上字是翘舌音,反切下字也是翘舌音, 被切字的韵母仍是-i。 (舌尖后不圆唇元音韵母。 )按反切规律,被切字应读chì,而今读zhì,规律音与今音不符合。 《广韵·志韵》昌志切,又式吏切。 昌志切与《说文》反切一样,音chì。式吏切,式,书母,清音。吏,来母志韵开口三等去声,中古的韵部拟音为[lǐэ],由于反切上字的声母是翘舌音,反切下字的韵母i(代表前高不圆唇的舌面元音韵母),受翘舌声母的同化,应该变为-i。 幟,今音与《广韵》两个小韵的反切无一对应,对应的是昌志切下的又音“志”。志,職吏切。依照《广韵》体例,“幟”应在“志”小韵中,这也许是作者疏忽而阙载。
《说文》中从“戠”得声的字有六个:
《说文·耳部》:“職,记微也。 从耳戠声,之戈切。 ”
《说文·火部》:“熾,盛也,从火戠声,昌志切。 ”
《说文·木部》:“樴,弋也。 从木戠声,之戈切。 ”
《说文·巾部》:“幟,旌旗之属,从巾戠声,昌志切。 ”
《说文·言部》:“識,常也。 一曰知也。 从言戠声,赏職切。 ”
《说文·糸部》:“織,作布帛之总名也,从糸戠声,之戈切。 ”
“樴、織、職”三个字的反切一样,都是之弋切。按反切基本规律,“之弋
切”音zhì,但是三个字的读音为什么今天普通话不一样呢? 因为反切上字“之”,章母,全清。 反切下字“弋”,余母职韵开口三等入声,中古的韵部拟音为[jǐэk],是个入声字,因此我们从入声字的角度去分析:宋元之际,汉语声调的变化是很大的,除了平分阴阳,全浊上声变去声之外, 再一个显著的变化就是入声韵的消失。 所谓入声消失,指的是入声这个调类在普通话里没有了,并不是入声字从汉字中都被消除了。 元代《中元音韵》周德清如实地反映了这一音变现象。 周氏把中古的入声字, 分别附在各韵部的阳平、上声和去声中了。 即“入派三声”。 入派三声的规律性是很强的,从周书对中古入声字的归附可看出:声母是全浊的入声字归入了阳平;声母是次浊的入声字归入了去声; 声母是清音的入声字归入了上声。 从元代到今天,入派三声变成了入派四声:全浊声母的入声字仍然归阳平;次浊声母的入声字仍然归去声;清音入声字由原来只归上声变成了散归四声。 如:樴、織、職、熾等字。 说明反切之初,这几个字的读音是相同的,可能是后来随着语音的发展变化,读音出现了不一致。
总之《说文》中一般遇到切上字是翘舌音,切下字非翘舌且为齐齿呼单韵母,此时应该把“i”变成[l],这样才能得到正确的读音。
(二)[l]变i
一条切语中, 被切字的读音是由两个字的上声下韵拼成的,而整个部分的(上声下韵)音变是受各自音节本身的条件制约的。 如:《说文·日部》:“暱,日近也。 从日匿声。 《春秋传》曰:‘私降暱燕,’尼质切。 ”被切字“暱”的声母是n,而不是zh,它的韵母是i,而不是-i(后),但在一条切语中,被切字的韵母是由反切下字来决定的,而反切下字“质”本身的声母是zh,而不是n,自然它的韵母今天应该是-i(后)了。在这种声韵不一致的情况下,就该根据切上字“尼”的声母n 的要求,将切下字“质”的韵母-i(后)变为i。故被切字“暱”的读音为nì,而非n-ì。離,《说文·隹部》:“黄倉庚也。 鳴则蠶生。 从隹离声。 吕支切。 ”《段注》云:“離黄,逗。各本无離。浅人误删。”《方言》:“鸝黄,自关而东谓之倉庚,自关而西谓之鸝黄,或谓之黄鸟,或谓之楚雀。 ”《玉篇·隹部》云:“離,亦作鸝,仓庚也。 ”因此段玉裁的说法是正确的。“鹂”、“離”双声,“鹂”,上古属支部,“離”歌部,“支”、“歌”旁转,二者为双声叠韵的关系,实为一字。 “離”是“鹂”的本字。 離,《广韵》有三个反切,《广韵·支韵》:“今用鸝为鸝黄。 借離为離别也。 ”《广韵·寘韵》:“離,去也,又力知切。 ”《广韵·霁韵》:“《汉书》云:‘附離著也。 ’郎计切。 ”
(三)u,ü 的语音转化普通话撮口呼韵母,只与j、q、x、n、l 五个声母相拼, 而不与zh、ch、sh、r 及其他声母相拼。 撮口呼韵母中的ü, 是从中古近古汉语中的iu 发展而来的,在iu 向ü 的演变过程中,翘舌音产生了。 翘舌音与i 是难于拼合的,因而当iu 和它相拼时,介音i 被排斥掉了,也就是说,在字音的演变过程中,同j、q、x、n、l 相拼的iu, 变成了ü, 同zh、ch、sh、r 相拼的iu 变成了u 如:《说文·刀部》:“初,使也,从刀从衣,裁衣之始也。 楚居切。 ”切下字“居”的今韵母是ü,因为其声母为j,可是在“楚居切”这条切语中,被切字的声母是ch,而不是它本身的声母,因此,应把韵母ü 变成u。 初,《广韵·鱼韵》:“舒也,始也,从刀衣盖裁衣之初。 楚居切。 ”初,从“衣”从“刀”。 邹晓丽《基础汉字形义释源》认为:“其本义是裁衣(寒衣)之始进行的一种祭祀之名。 古人认为能平安度过隆冬是很不容易的,所以对做寒衣十分重视,做寒衣意味着冬天初至,故有‘最初’的意思。 ”③
《说文》中反切上字今声母是翘舌音,反切下字今韵母是撮口呼,拼读时应该把ü 变成u。 相反,如果反切下字是翘舌音,反切上字不是翘舌音,也不是知、章、庄组的字,而是能和细音相拼的字,此时,应把反切下字中的韵母u 变成ü。 如:
豫,《说文·象部》:“象之大者。 贾侍中说:‘不害于物。 ’从象予声。 羊茹切。 ”《段注》云:“从象。 非许书则从象不可解。 ”许慎的解释不免有些牵强。
(四)特殊情况
《说文》中翘舌音作反切上、下字时,有一种特殊情况, 我们并不能通过介音的增减和语音转化而得到被切字的正确读音。 其主要涉及到钱大昕的“古无舌上音”理论。钱氏《十驾斋养新録·舌音类隔之说不可信》云:“古无舌头舌上之分。知,彻,澄三母以今音读之,与照,穿,床无别也,求之古音则与端,透,定无异。 ”即《切韵》音系的三十六字母,舌上音“知,彻,澄,娘”在上古时尚未产生,大约到了六世纪才从“端,透,定,泥”中分化出来。
如:反切上字是舌头音,被切字为舌上音(舌头切舌上),舌头舌上混切。
罩,《说文·网部》:“捕鱼器也。 从网卓声。 都教切。 ”
竺,《说文·二部》:“厚也。 从二竹声。 冬毒切。 ”
反切上字是舌上音,被切字为舌头音(舌上切舌头)
厎,《说文·厂部》:“柔石也。 从厂氐声。 职雉切。 ”
枓,《说文·木部》:“夕也。 从木从斗。 之庾切。 ”
注释:
①唐作藩.音韵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24.
②胡安顺.音韵学通论[M].北京:中华书局,2003:162.
③邹晓丽.基础汉字形义释源[M].北京:中华书局,2007:110.
[1]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2]陈彭年,丘雍,等.广韵[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3]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4]丁声树,等.古今字音对照手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