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中小学历史学科国家课程标准(2013)解读
2015-08-15郭燕飞
郭燕飞
(山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山东 济南250014)
一、新课程标准的出台
英国现行的国家课程标准是20 世纪90 年代初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首先提出的。 尽管提议之初遭到了各方反对,但在过去的20 多年中,国家课程标准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 就历史学科而言,从1991 年第一个历史学科国家课程标准的颁发, 到1995 年、1999 年、2007 年三次修订版的发布,英国的历史学科国家课程标准已经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课程体系。[1]英国的小学和初中的教育一共分为四个阶段, 阶段1 的教育对象为5 至7 岁的儿童,阶段2 为7 至11 岁的儿童,阶段3 为11 至14岁的少年, 阶段4 为14-16 岁的少年。 在上述国家课程标准中,历史学科一直是英国中小学教育前3 个阶段的必修课。[2]
然而,20 多年来, 该课程标准一直没有进行大规模的调整。2012 年,超党派历史与档案议会组织(All-Party Parliamentary Group on History and Archives)就现行历史学科课程标准所作的报告指出,该课程标准的教学进度与内容偏于简略,难以让学生全面的学习历史以及具备时代感,因此需要进行检视与修正。 该组织副主席克里斯(Chris Skidmore)认为,历史课程应采用符合年代顺序的教学方法,而不是现行的跳跃式教学方法,这样才能使学生了解历史的进展与其间的因果关系。 他还指出,课程内容应涉及本地、国家与世界等不同方面,以使学生认识到英国如何成为现代的自由国家。
同样意识到这些问题的英国教育大臣麦克·高夫(Michael Gove)着手对课程标准进行调整,并于2013 年2 月发布了新的课程标准初稿, 这被称为 “二月初稿”。“二月初稿”针对原来提出的历史课程过于简略、不按时代顺序进行教学等问题, 对原有课程标准的3 个阶段都进行了大规模改革。比如:阶段1 包括了二战时的英国首相丘吉尔、牛顿、南丁格尔以及维多利亚时期的诗人罗塞蒂等必学内容,同时还规定学生了解国家、军队、政府和国会等专业术语; 阶段2 将英国史课程范围改为从石器时代直至1707 年的国会联合; 阶段3 的课程范围改为1707 年至1989 年的历史;同时教育部列出了48 项必修内容。 总体来说,“二月初稿”相比现行课标有三大调整:一是按年代顺序进行教学,二是“重英国史、轻世界史”,三是内容有所增加。
“二月初稿”刚一公布,就受到了各方褒贬不一的评价。 褒扬的有David Starkey 与Niall Ferguson 等历史学家,他们在《泰晤士报》发文支持高夫部长将历史课程改成依照年代顺序的教学方式, 指出这是中小学历史教学一直以来所欠缺的部分。然而更多的是批评声。草案刚刚发布,就有媒体将高夫比作中国的慈禧太后,认为高夫的改革相当于中国的“百日维新”,认为原来的教育体系将会很快“复辟”,他们认为“新的教学大纲包揽过多;鼓励教师强调事实和数据而不是对历史的真正理解; 过于强调英国史”。[3]英国历史学会发起的网上投票结果表明,参与投票的545 名中学历史教师及历史学家中,只有4%的人认为“二月初稿”有积极意义,其他96%的人都表示这个改革的指令性太强。 历史学会(Historical Association)的媒体发言人Paula Kitching 认为初稿中的课程内容的设计不够完善, 指出透过叙述英国文明进展的方式来教导学生,将会过于强调过去英雄的丰功伟业。英国伦敦大学教育学院院长Chris Husbands 教授对于年代史教学法提出不同的看法,认为历史教学的目的在于提供学生一个能够应用的历史蓝图,如果依年代来学习历史,那么特定年纪的学童只会认识到特定年代的历史。[4]归纳起来说,舆论对于“二月初稿”的批评主要有三:一是“指令性太强”,二是“过分重视英国史”,三是严格的“按照年代为序”。[5]
在这种情况下,高夫重新调整了“二月初稿”。调整的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 第一, 赋予学校和教师们更多的教学自由。 教育部此前列出的48 项必修内容,全部改称为“建议”,并不强制教师讲授。第二,“删减了英国历史的分量”,改变原本“重英国史、轻世界史”的情况。[6]比如第1 阶段的教学中删除了英国首相丘吉尔、牛顿、南丁格尔等英国人物,而增加了登月宇航员阿姆斯特朗、人权斗士罗莎·帕克斯以及航海家哥伦布等世界著名人物。 第三,“简化了早期的主题”,增加了现代内容。 比如增加了现代人物罗莎·帕克斯和蒂姆·伯纳斯·李爵士。[7]但是,方案中坚持了年代史教学法,教育部发言人就此表示,年代史教学法能让学生学习到重要的事件与人物,并了解其前后的关联性。
2013 年9 月13 日, 教育部正式公布了调整后的课程改革方案。该方案规定,新的方案将于2014 年9 月起,在整个英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地区实行。[8]新的《国家课程标准》可以分为两个主体部分,一是教学目标,二是教学内容。 下面笔者对历史学科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分别进行介绍。
二、新课程标准的目标解读
2013 年英国《国家课程标准》对历史学科的课程设置目的、总体目标和学生在每个阶段的能力水平(即成就目标)做了明确的规定。
在课程目的(Purpose of study)方面,《国家课程标准》认为:“高水准的历史教育会帮助学生获取对英国史和世界史的连贯认识和理解;激发学生了解历史的好奇心;以调动学生提问感知性问题、学习批判性思考、判断衡量证据、分析解读论点,形成独立观点和判断力;帮助学生理解人类生活的复杂性、变迁过程和不同群体间的社会多样性及其关系,以及时代特性和挑战”。[9]正是在这一目的下,教育部规定将历史课作为5-14 岁儿童(即阶段1到阶段3)的必修课。
在历史课程的目标(Aims)上,《国家课程标准》中提出了6 个目标,分别是:(1)认识和理解英伦三岛的历史(一部连贯的、以编年为序的、从古到今的本地史):人们如何生活、国家如何形成、英国怎样影响世界和如何被世界影响。 (2)认识和理解世界史的重要方面:古文明的性质,帝国的扩张和瓦解,欧洲以外的社区的历史特性,人类的业绩和罪恶。 (3) 历史地获取和发展对某些抽象术语的理解,比如“帝国”、“文明”、“议会”和“农民”。 (4)理解历史概念,比如连贯性和变化,原因和结果,相似点、不同点和重要性,使用它们形成联系、进行对比、分析趋势、提出有效的历史问题、形成合理解释,包括书面叙述和分析。 (5)理解历史提问的方法,包括如何严格地使用证据提出历史的要求;认识不同的论据和解释是怎样创建、为何创建的。 (6)通过将不断增长的历史观放到不同背景中获取新的历史观,理解本地、地区、国家、世界历史的联系,文化、经济、军事、政治、宗教和社会史的联系,以及短时段和长时段历史的联系。[10]由此可以看出,英国中小学的历史教育,其课程目标“知识与能力”两个方面,“知识”就是认知和获取相关历史常识,“能力”则包括理解使用术语、提出和解决问题、学会初步研究等等。 总体而言,英国中小学历史学科对“能力”的要求高于对“知识”的要求。
课程标准还根据阶段的不同制定了相应的成就目标(Attainment targets)。 也就是说,对于每一阶段末学生应该掌握的“认识、应用和理解相关学习规划的事件、技能和过程”做了任务规定。[11]新课标指出:在阶段1 的学习结束之后,学生应该“形成对过去的认知,能够使用与历史相关的普通词汇和短语;将其学习的历史和人物放在合适的年代顺序中, 并能分辨不同时期的生活方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使用大量日常史学术语;学会提问或回答问题, 通过选择和利用某些历史故事和其他资源来证明他们知晓和理解历史事件的特点;理解我们研究历史的某些方法并且辨别其表现出来的不同方式。”[12]这些要求看似简单,但不要忘记,根据英国的学制,阶段1 的儿童年龄为5-7 岁。 如何使5-7 岁的儿童达到这些目标,需要在教学内容上好好设计。
阶段2 的成就目标为: 学生应该 “继续发展对英国史、地方史和世界史按年代顺序的认知和理解,形成对所学时期历史的清晰叙述;注意历史的关联、对比和趋势,形成对史学术语的适当运用;应该定期演讲,不时提出关于变迁、原因、相同点、不同点和重要性的有价值的问题;在对相关历史信息进行深思熟虑的选择和组织后作出详细答复; 理解我们如何从资料中构建对历史的认知”。
[13]该时期的目标同样强调了对知识的掌握,同时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历史知识运用能力, 比如对比分析、 定期演讲、回答问题,并初步理解研究方法。
阶段3 的成就目标则进一步规定:“学生应该延伸和深化对英国史、 地方史和世界史按年代顺序的认知和理解,以便为进一步的学习提供渊博的背景知识;对长时段历史确立重大事件、建立关联、做出对比、分析趋势;越来越熟练地使用史学术语和概念;进行有效的历史提问,包括一些他们自己想出的问题, 并且能做出有联系、 有结构、 证据充分的回应理解如何使用不同类型的历史资料提出历史问题,识别如何并且为何对历史形成了对比鲜明的争议和理解”。[14]这一时期的成绩目标进一步提高了对学生研究能力的要求,尤其强调对历史资料的使用,要求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评估史料的价值和可靠性, 其意义更为深刻。
三、新课程标准的教学内容解读
教学目标的实现依赖于教学内容的设计。 前文中已经提及,在“二月初稿”公布后,高夫根据舆论呼吁对历史学科的教学内容做出了一些调整。 调整后的教学内容体现出3 个特点:第一,以年代为序;第二,不再“重英国史、轻世界史”;第三,赋予教师更大自由,将“必修”改为“建议”。 下面,笔者将依照学习阶段逐一介绍各阶段的教学内容。
阶段1 (5-7 岁) 的儿童的学习内容包括4 个方面:“(1)适当的对社会变化的口述,可以用来揭示国民生活的变化;(2)口述之外的具有重要意义的国家和世界事件(如伦敦大火、 第一架飞机、 节日或纪念日的纪念性事件);(3)取得国家或世界成就的著名历史人物的生平,有些应该用来比较不同时期的生活(如伊丽莎白一世,维多利亚女王,哥伦布、阿姆斯特朗、威廉卡克斯顿、蒂姆·伯纳斯·李、彼得、勃鲁盖尔、劳里、艾米丽戴维森、玛丽西科尔、南丁格尔、伊迪斯卡维尔);(4)所在地区的重要历史事件、人物和地点”。[15]由此可知,在阶段1 教学中,面对5-7 岁的教学对象,英国的历史教学选择了“由此及彼”、“突出个体”的教学方式。 “由此及彼”也就是让学生了解身边的社会变迁,了解所在地区的重要历史事件、人物;“突出个体”也就是让学生知道女王、英雄人物、科学家等等。 这样的教学方式将知识与故事、 历史和社会融合在一起,值得我们借鉴。
可以说,英国中小学真正的历史教学是从阶段2(7-11 岁)开始的。 这一阶段学生需要学习9 个专题的历史,分别是:“(1)石器时代到铁器时代英国的变化;(2)罗马帝国及其对英国的影响;(3)盎格鲁撒克逊人和苏格兰人征服英国;(4)维京人和盎格鲁撒克逊人争夺英格兰的斗争到爱德华时代;(5)地方史;(6)增加学生对1066 年之前的英国历史的编年知识的主题;(7) 早期文明的成就(深入学习其中之一:古代苏美尔、印度河谷文明、古埃及、中国殷商);(8)古希腊(学习希腊人的生活和成就及其对西方世界的影响);(9)非欧洲人社会,以便与英国历史对照 (早期伊斯兰文明、 玛雅文明、 西非贝宁文明选一)”。[16]在这9 个专题之下,又开列了数额不等的教学内容“建议”,比如专题3 盎格鲁撒克逊人和苏格兰人征服英国这一专题下就罗列了“罗马人撤离英格兰与西罗马灭亡、苏格兰人入侵、盎格鲁入侵、盎格鲁撒克逊人的艺术文化、基督教的改革”等内容,[17]但这些只是“建议”,而不是必修。 分析上述9 个专题可知, 英国的中小学历史教学强调英国史、地方史、世界史3 个方面,其中英国史有4 个专题,地方史有1 个专题,世界史有3 个专题,另外还有一个主题史(专题6)。 英国史的教学内容根据年代顺序排列,本地史与主题史是其特色之一,需要注意的是:主题史对于锻炼学生的能力有非常大的帮助。
阶段3(11-14 岁)的教学内容更为丰富,一共包括7个专题:“(1)中世纪英国的教会、国家和社会发展(1066-1509);(2)英国的教会、国家和社会发展(1509-1745);(3)思想、政权、工业和帝国:1745-1901 年的英国;(4)英国、欧洲和世界的挑战(1901 至今);(5)地方史;(6)英国历史某一方面或某一主题的研究,以强化和扩展学生对1066 年前的编年史知识;(7) 至少学习一个世界史的社会或问题, 及其与世界发展的联系 (如: 莫卧儿帝国1526-1857, 中国清朝1644-1911, 俄罗斯的变迁1800-1989,20 世纪美国)。”[18]这一阶段同样强调对英国史的学习,主题史与地方史仍旧是特色所在。
根据新课程标准, 我们可以发现除了前面指出的特点之外,其教学内容还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英国的历史教学没有统一教材,教师们可以根据上述大纲式的教学内容,自己设置课程内容,这给了教师极大地自主性。第二,英国历史教学强调对地方史的学习,强调英国史、欧洲史和世界史的联系,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这利于学生接受和理解。 第三, 英国历史教学的内容设置充分考虑了不同年龄学生的接受能力,经过精心设计的内容能够逐步提高学生的能力,符合循序渐进的过程与特点。
四、比较与启示
前文主要介绍和解读了英国中小学历史学科的课程标准,也归纳了其特点和值得借鉴之处。 最后,笔者将从教学内容和目标两个方面对中英两国的历史学科课程标准做一简要比较。
从能力目标来看, 中英两国的历史学科课程标准中更是有比较大的差别。 尽管从表述上看, 中国的历史学科课程标准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中提出了学习历史的方法和能力的要求,但是从整个课程标准体系上来看,是以历史知识为主线,从历史知识的掌握出发,从中提出能力目标。 显然, 英国的历史课程标准更注重对能力的培养,他们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更强调对历史的联系、对比、趋势进行分析,鼓励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从课程内容来看, 两国的历史学科都重视本国史和世界史的学习,都遵循以年代为序的教学方式。 不过,中英两国的历史教学有四点不同之处: 一是英国学生从5岁就开始接触历史,而我国直到初中才开设历史课程;二是英国历史教学中一直重视本地史的知识, 而中国历史课程中这一方面较为缺乏;三是英国历史教学中强调某个主题史, 我们也缺乏这一内容。 四是只规定专题不规定必修内容,不使用统一教材,充分发挥教师自主性,而中国历史课程的知识规定非常全面。 当然, 这种过于自由的教学方式也有很大的弊端。
[1]参见李稚勇:《论英国历史科国家课程标准之发展——兼评2007 年版历史科国家课程标准》,《外国中小学教育》,2008 年第4 期,第9-14 页。
[2]Department of Education, The national curriculum in England(Framework Document),2013,p.9.
[3]David Priestland, ‘Michael Gove's new curriculum: what theexperts say’,theguardian.com,12 Feb.2013,http://www.theguardian.com/commentisfree/2013/feb/12/round-table-draft-national-curriculum.
[4]‘Gove's curriculum could be “chaos”, leaders warn’, THS,12 April, 2013, http://www.tes.co.uk/article.aspx?storycode =6328609.
[5]Richard Adams, ’”Tough and rigorous” new national curriculum published’, The Guardian, 8 July 2013, http://www.theguardian.com/education/2013/jul/08/new -national -curriculum-published.
[6]Richard Adams, ’”Tough and rigorous” new national curriculum published’, The Guardian, 8 July 2013, http://www.theguardian.com/education/2013/jul/08/new -national -curriculum-published.
[7]罗莎·帕克斯(Rosa Parks,1913-2005)是一位美国黑人民权行动主义者,美国国会后来称她为“现代民权运动之母”。蒂姆·伯纳斯·李爵士 (Sir Timothy John Tim Berners-Lee,1955- ),英国人,万维网的发明者,现任麻省理工学院正教授。
[8]之前国内学者对英国中小学历史课程标准的研究,认为课程标准是在整个英国实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国家课程标准只在英格兰、威尔士、北爱尔兰地区实行。 在苏格兰,义务教育的年龄是4 岁至16 岁,苏格兰为3-4 岁的孩子提供免费学前教育;小学有7 年,孩子在5-12 岁阶段读小学,然后读6 年中学。 中小学没有统一的教材,课程内容由教师按简要的国家课纲自行设定。
[9]Department of Education, The national curriculum in England (Framework Document), 2013, p.219.
[10]Department of Education, The national curriculum in England (Framework Document), 2013, p.219.
[11]Department of Education, The national curriculum in England (Framework Document), 2013, p.219.
[12]Department of Education, The national curriculum in England (Framework Document), 2013, p.220.
[13]Department of Education, The national curriculum in England (Framework Document), 2013, p.220.
[14]Department of Education, The national curriculum in England (Framework Document), 2013, p.223.
[15]关于现行历史课程标准的规定,可以参见李稚勇:《论英国历史科国家课程标准之发展——兼评2007 年版历史科国家课程标准》,《外国中小学教育》,2008 年第4 期, 第9-14页。
[16]Department of Education, The national curriculum in England (Framework Document), 2013, p.220.
[17]Department of Education, The national curriculum in England (Framework Document), 2013, pp.221-223.
[18]Department of Education, The national curriculum in England (Framework Document), 2013, p.221.
[19]Department of Education, The national curriculum in England (Framework Document), 2013, pp.223-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