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中药组分的中药多元释药系统的构建

2015-08-15缪丽娟

生物技术世界 2015年7期
关键词:释药溶解性渗透性

缪丽娟

(江阴市中医院 江苏无锡 214400)

在医疗界发展过程中,西药的发展已经经历了5个主要的阶段,不论是在相关药理研究方面,还是在整体评价体系方面都已经趋于成熟。而中成药目前虽然可以通过现代技术对有效成分进行提取,但是由于药材本身所含有的有效成分含量较为复杂,并且物质基础量比较大,因此在制药过程中还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的提纯,并且配伍环节也受到的一定的影响,使得现代中药发展无法符合现代人的需求。

1 中药多元释药系统构建的理论依据

随着我国现代中药理论的不断发展,中药制剂工作已经从过去的药材粗制方法转化为现代的提纯精炼方法,并且人们也对药材当中的多组分药物有效成分的性质对药剂造成的影响越来越关注。根据相关研究表明,药材本身具有难溶性的特点,其药物制剂也会出现溶出度较差的情况;如果药材本身属于弱酸性质,那么其在碱性环境下就会产生解离情况,导致药物有效成分浓度降低,使得药物的生物利用率被降低。而利用现代生产技术当中的缓控释技术、固体分散技术以及自乳化技术等都可以有效改善中药材中有效成分的性质,进而增加其利用率,提升有效成分的身柔性,但是这也需要是同一处方中含有多元化的制剂单元。在中医理论本身就是对多元释药的完美结石,其采用的是辨证治疗方法,利用多种药物配伍后的药效来治疗患者,其目的也是通过多种有效成分协同作用,进而发挥更大的疗效。

2 中药多元释药系统构建的思路和技术

2.1 中药组分生物药剂学性质分类研究

中医理论当中,人体对于药物的吸收效率与人体本身的性质有着一定的关系,寒性体质的人就不宜服用寒性体制的药物,其不仅影响吸收率,还容易导致患者体制过寒,影响患者的健康。在对中药多元释药系统进行构建的过程中也必须要根据重要各组分的性质来完成,因此必需要首先了解中药组分的性质分类。在国际医学及当中,其对于药剂组分的分类主要是根据药物自身的性质来进行,包括其溶解性、肠壁通透性等,根据这些理论将药物分为高溶解性、低溶解性、高渗透性和低渗透性4大类。而由于中药材是属于多种有效成分的集合体,因此在对其组分性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与西药具有着一定的差别,而国外研究者对于中药的研究工作较少,因此需要我国相关研究者进行摸索和改进。目前,我国应用的分类理论当中主要分为两种情况,其一是药物中各组分相类似,对这种情况可以利用数学模拟构成技术来了解其组分的性质;其二是药物中各组分之间差异较大,这种就必须要对药物的各组分进行分组,并针对于每一组有效成分进行讨论,实践过程比较繁琐。

2.2 中药组分释药单元的制备技术

中药相比于西药来说,其各组分的复杂程度较高,并且溶解性、渗透性等均较差,因此在对其进行制备的过程中应该充分注意这些问题。其主要包括溶解性较差,药物的有效成分无法有效溶入;渗透性较差,药物的有效成分和无效成分均不易通过生物膜,因此在筛选的过程中无法做到有效分别,无法对有效成分进行区分;生物利用率较低,人体胃肠道黏膜对于中药中的有效物质的吸收率较低,其主要是由于胃肠粘膜的保护作用所引起的;外排率较高,人体对于中药当中的有效成分外排率较高,这就使得中药有效成分的利用率较低。因此在对中药制剂进行制备的过程中,应该适当加入增溶剂或助溶剂等有效成分,或是通过现代固体高微粉碎技术,将中药材固体颗粒缩小到最小的程度,使人体对于药物有效成分的吸收率得以不断提升。另外,针对于药物本身渗透性较差的特性,应该主要围绕促进人体吸收方面进行研究,利用现代磷脂复合物技术增加药物的渗透性和脂溶性,增加药物与胃肠道黏膜的亲和度。

3 目前中药多元释药系统构建所面临的难题

在中药多元释药系统构建的过程中,其所面临的主要难题包括中药化学成分复杂,所含有的化学成分较多,给研究带来一定的影响;中药材当中的物质基础研究不够明确,其组分的理化性质表征更为复杂,这就使得研究过程中对于药材表征的研究更为繁琐。同时,中药材本身的配伍机制目前还没有准确的研究结果,这就使得相关体系在构建的过程中没有可以依据的标准,需要相关研究者进行深入探讨。

[1]施峰,贾晓斌,陈彦.中医方药物质基础研究的名词术语标准化探讨[J].中国中药杂志,2012,34(09):1179-1180.

[2]杨明,冯怡,徐德生,等.现代中药复方释药系统的构建[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0,08(05):10-12.

[3]李庆生,李静平,毛晓健,等.中药复方新药研发中的制剂工艺研究思路与方法探讨[J].天津中医药,2012,25(04):265-266.

[4]岳鹏飞,吴彬,郑琴,等.论中药复方缓控释制剂随方同步/异步释放行为评价模式的创新与商建[J].中草药,2010,41(09):1413-1415.

猜你喜欢

释药溶解性渗透性
共沉淀引发的溶解性有机质在水铁矿/水界面的分子分馏特性*
不同固化剂掺量对湿陷性黄土强度和渗透性的影响
视唱练耳课程与作曲技术理论的交叉渗透性探究
垃圾渗滤液溶解性有机物的分子指纹特征
蛇床子素渗透泵控释片制备工艺的优化及其体外释药行为
阿奇山1号岩体现场水文地质试验及渗透性评价
纺织基小口径人工血管材料的体外水渗透性研究
大川芎方多组分制剂释药特性的评价
溶解性有机质对水中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影响研究
酮洛芬薄膜包衣脉冲控释片的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