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静脉留置针护理体会

2015-08-15张丽萍

当代临床医刊 2015年6期
关键词:封管液贴膜输液

张丽萍

(江苏省常州市儿童医院院感科213003)

儿科护理工作由于其护理对象的特殊性,导致护理工作的难度较大,然而儿科静脉输液又是小儿患者重要的治疗方式[1]。小儿静脉留置针作为一项新的护理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它可减轻反复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痛苦和恐惧,保护血管,同时也能减轻患儿家长因穿刺困难而产生的焦虑和不满意情绪,其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套管柔软、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且不宜穿破血管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我院从2008年开始广泛应用小儿静脉留置针,现将小儿静脉留置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3月儿科病区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住院患儿388例进行观察分析,其中男243例,女145例,年龄1月~11岁。

1.2 治疗方法入院后使用静脉留置针进行输液,留置针使用威海洁瑞医用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24G型静脉留置针,3M透明贴膜和自粘绷带,封管液为肝素盐水或生理盐水。

1.3 穿刺方法让患儿保持仰卧或者侧卧位,穿刺部位使用0.5%安多福进行常规消毒。左手绷紧穿刺血管周围的皮肤,右手持针从血管上方皮肤呈15°~30°角度进针,进针后在皮下滑行3 mm左右,将穿刺针压低一定角度刺人血管;看到管内有回血后,将留置针向前平行3mm左右,之后退出少许针芯,将留置针的软外套管沿血管慢慢送入直至其完全进入血管;看到生理盐水明显通畅同时穿刺部位没有肿胀即立即拔出针芯与输液管相连;使用无菌透明贴将针翼固定于皮肤上面。

2 结果

388例患儿,平均留置时间为3.52天,发生肿胀、渗出29例,因家属要求延长留置12例,留置针专用贴膜过敏者1例。

3 护理体会

3.1 提高护士的心理素质,减轻心理压力 操作时护士情绪紧张,对小儿静脉估计错误,以及来自各方面的压力,都可直接影响到操作护士的心理状态导致静脉留置针穿刺的失败,因此,留置针穿刺的时候,要保持情绪稳定,消除紧张感,规范自己的护理行为,尽可能的排除一切外界的干扰因素,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提高穿刺成功率。

3.2 做好患儿及家长的宣教工作取得配合操作前护士应耐心地安抚患儿,向患儿家长详细讲解使用静脉留置针的优点、安全性以及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为开展穿刺活动打好基础,减少患儿的哭闹和家长不理解给护士带来的心理压力,增加彼此的信心,提高穿刺的成功率。

3.3 创造良好的穿刺环境 各科室配备穿刺治疗室,如遇血管较细、脆,肥胖、脱水等静脉穿刺难度较大的患儿到穿刺治疗室进行穿刺,减少环境因素给护士带来的心理压力以及穿刺不成功给病室其他患儿及家长带来的负面情绪,提高穿刺成功率。

3.4 正确的穿刺方法和熟练的穿刺技术 从护士自身出发,提升对穿刺的重视度,建立积极自信的心态,增加业务的熟练度,提高穿刺成功率。

3.4.1 医院经常组织静脉输液比赛及经验交流活动,相互探讨穿刺过程中的经验和体会,相互学习以提高穿刺技术水平,增加自信性。

3.4.2 避免穿刺失败造成的不良影响 穿刺不成功不同程度会给护士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增加患儿对静脉穿刺的恐惧感和家长的不满意情绪,我院规定,年资1~2年的护士只能穿刺1次、3~10年的护士可穿刺2次,如遇2次穿刺不成功,请10年以上护士穿刺,10年以上护士原则上连续穿刺也不能超过2次,如遇2次穿刺未成功可以更换相同年资护士穿刺,避免穿刺不成功给护士带来的心理压力,影响再次穿刺的成功率。

3.4.3 选择合适的血管在操作时选择血管一定要认真,以确保穿刺的成功和易于固定,千万不可无计划性、无目标性和随意性盲目选择血管,从而穿刺失败或不易固定引起留置针脱落导致血管的破坏,给再次穿刺带来心理压力和穿刺难度。要求血管的选择按照能扎上肢、不扎下肢;能扎健侧、不扎患侧原则,选择较为粗直、充盈、避免靠近神经、韧带、关节、硬化、受伤、感染的静脉。较大的患儿宜选用大隐静脉、手足背静脉或肘正中静脉[2]。

3.4.4 根据患儿的血管选择型号相符的留置针,仔细检查其质量,失效日期,包装是否完好,型号,套管与针芯是否粘连,导管边缘是否粗糙、针尖斜面应锐利无钩,套管完整无断裂,避免因留置针的原因导致穿刺失败或感染。

3.5 妥善固定防止脱落

3.5.1 穿刺成功后采用3M透明贴膜进行固定,固定时应遵循无张力粘贴的原则,将贴膜的中央对准穿刺点,由中央向周围按压贴膜,使其松紧适宜,不卷边沿部分,不留下气泡,贴膜平整但不紧紧绷,针尖不扭曲、不折叠。最后,轻捏针体末端和延长管分叉处,使导管与贴膜贴合严密,针体密封[3]。并在贴膜上注明穿刺的时间和穿刺者,为拔管提供依据。

3.5.2 穿刺部位在上、下肢的患儿,在透明贴膜外加用3M自粘绷带固定,使针头固定更加牢固、不易脱落,避免因患儿活动,用手抓穿刺针,出汗等使贴膜粘贴不紧,而导致针头滑出血管外,并可减少因患儿手或足的频繁活动,使穿刺处针眼变大而引起针眼处渗血。另外,3M自粘绷带具有一定的弹性,不需另外使用胶布固定,方便护士随时解开观察留置针的情况。

3.6 正确封管防止阻塞 正确封管是留置针应用的重要环节,方法得当,可延长留置时间,减少并发症,反之,则可由于局部血栓形成,致使导管堵塞,诱发浅表静脉炎或皮下液体渗漏而破坏血管,影响治疗。

3.6.1 普通患儿封管液一般采用肝素钠封管液,即10U/ml肝素生理盐水。对新生儿、早产儿、凝血功能差有出血倾向及两次静脉输液间隔时间较短的患儿采用生理盐水封管。

3.6.2 封管时应缓慢推注封管液,避免封管液推入过快,用力过猛可使血管内压力剧增,管壁通透性增加,引起外渗、肿胀。封管时先将针头拔出至仅剩针尖,推注封管液剩0.5ml后,一边推一边拔出针头,使留置针腔内充满封管液,避免血液返流,凝固阻塞针头。

3.6.3 输液过程中如遇液体输入不畅,用注射器抽取肝素封管液2~3ml连接输液,回抽凝血块,切勿直接推入或用力挤压输液管,以防小凝血块挤入血循环而发生栓塞。

3.7 防止感染方面

3.7.1 严格掌握无菌观念,认真执行无菌技术操作,穿刺前做好手卫生工作。穿刺部位要求使用0.5%安多福消毒液进行消毒,消毒时由内向外作圆周状消毒2次,保持足够的消毒时间,消毒后勿用手触摸穿刺部位以防感染,皮肤消毒的范围应大于贴膜的面积,以确保贴膜下为密闭的无菌空间,避免细菌滋生引起感染。

3.7.2 留置时间 据BD公司封闭式留置针说明书中建议:留置时间为3~5天,最好不超过一周[4],有护理报道留置针在血管内留置时间为2~5天,平均留置时间(3.6 ±1.2)天[5],太长可导致留置针机械损伤血管壁而形成血栓、感染等不良反应,我院规定留置的时间为72小时,如遇血管较细、脆,肥胖、脱水等静脉穿刺难度较大的患儿,护士评估穿刺部位无肿胀、渗血和感染的情况下可适当延长静脉留置的时间,但应加强观察。

3.8 做好留置针的日常护理工作

3.8.1 做好留置针穿刺登记,各科室建立留置针穿刺登记本,记录穿刺的时间、穿刺者、拔针的时间和因阻塞、肿胀、脱落等意外拔针的原因,目的是加强管理、严格交接班制度、杜绝不良事件的发生。

3.8.2 做好留置针的交接班工作,每班对留置针的留置情况进行交接,交接时应检查穿刺部位的情况、局部血液循环和贴膜粘贴是否牢固,每次对患儿进行静脉输液前对静脉的留置情况进行评估,如针眼处红肿、局部有渗液、堵塞、患儿诉穿刺处发痒等不适应立即拔除。

3.8.3 做好患儿家长的宣教工作,避免患儿因哭闹、活动过度引起出汗过多,导致无菌贴膜边缘卷起、粘度下降、造成留置针移位、局部感染或液体外渗;指导患儿家长注意做好穿刺部位的防水工作,喂哺、睡眠时避免擦蹭留置针,保持局部清洁、干燥,防止患儿抓、拽;避免随意调节滴速;如发现液体不滴、留置针部位有肿胀疼痛或其他异常,应立即告诉护士察看处理。

3.8.4 资料中有21例静脉留置针患儿家长提出提前拔针的要求。

3.8.5 加强巡视 如发现穿刺针眼处有渗血、渗液时,应该立即重新消毒,更换贴膜。

静脉留置是儿科护理工作中最基本的操作技能,同时也是最为重要的一项护理工作,它可以减少反复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痛苦、减少护士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而得到医患双方的认可。但在开展过程中因某些细节不完善,导致有的保留时间很短,没有真正体现出它的优势。因此,我们要在工作中不断总结,不断改进,从而进一步提高套管针留置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1]谭文娟.浅谈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技巧及护理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4):108 ~109.

[2]郑丽君.4,JL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护理体会[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3,21(1):133—134.

[3]王敬,高玉芳,陈伟芬,等.PICC置管后不同敷贴固定对接,触性皮炎的影响及成本一效果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11,11(3):88—90.

[4]漆建丽.小儿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及体会[J].护理研究,2014,9(9):218.

[5]钟海燕.70例小儿静脉留置针的观察与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4,9(27):217~218.

猜你喜欢

封管液贴膜输液
贴膜固定法换药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自灸也能预防输液发热反应
某贴膜机设计
生理盐水和肝素钠封管在104例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效果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三种封管液对血滤患者中心静脉导管封管效果的比较研究
在为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时应用留置针改良固定法进行输液的效果
颈枕输液袋
贴膜暴利:批发2元零售200
未来几年贴膜行业 DIY是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