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与健康人格
2015-08-15河北省黄骅市齐家务乡李村中学王新庆
河北省黄骅市齐家务乡李村中学 王新庆
一、什么是健康人格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统合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健康的人格,不仅是人类应该追求的价值目标,也是人们充分发展所能达到的一种境界。具有健康人格的人,其最显著的特点是,他们能够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生活,掌握自己的命运;他们正视自己,正视过去,面对现实,注重未来,渴望迎接生活的挑战,在实践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并实现自己的价值。
二、历史教学中塑造健康人格
新世纪对作为建设人才的品格要求更高、更全面。面对世纪的召唤,这是我们作为园丁塑造中学生健康人格是我们必须做到的。从现在起我们的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就要致力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
历史融知识教育、能力训练、道德培养、情操陶冶于一体,采取理论灌输、耐心疏导、情感感染、实践锻炼等多种方法,使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培养了能力,又受到情与理的潜移默化,从而陶冶情操、净化感情,塑造健康的人格。
1.发挥历史教学的思想教育功能,激发学生在完善自我中塑造健康人格。
历史教学对学生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乃至社会意识形态的树立影响至深。这主要根源于历史教材中相当一部分内容本身具有强烈的思想性、政治性、教育性。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历史教育特有的借鉴性、情感性、生动性,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养成教育,达到提高学生人格思想素质的目的。
2.发挥历史教学的审美教育功能,塑造健康人格。
在历史教学中通过审美教育塑造健康人格,利用“以史为鉴”感同身受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通过指导朗读、生动描述或指导课本剧以及多媒体教学手段等方式,以富含艺术性的教学语言开启学生形象思维,激发情感,引导学生进入美的境界,体会其中寄寓的喜怒哀乐深刻的感情。使之在美感共鸣中得到净化,达到人格塑造的目的。
3.在“生活”中塑造健康人格。
“论从史出,以史为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教师恰如其分地组织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个积极的人格实践的机会。同时要做到课外活动“寓教于乐”,让学生学得轻松、有兴趣,使之生动活泼的性格得到发展。可以和课堂教学适当配合,但不必处处配合。师生从中饱览祖国大好河山的秀美景色,陶冶情操,了解风土人情;锻炼观察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对祖国、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总之,历史教学中塑造健康人格,首先教师要具备健康的人格,身正为师,只有自身做得好才能为人师表,成为学生的典范。结合课文内容,把握其思想内容使学生接受思想教育,在历史教学中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