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自主性学习
2015-08-15河北省定州市明月店第一初级中学晏会民
河北省定州市明月店第一初级中学 晏会民
在日常教学中,我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把当地农村发生的有关生物学的事件都带到教学中来,帮助学生突破学习中的重难点,尤其是在初中生物实验课上,更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这一主动性,更能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自主行为和自主探究能力。
一、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发现问题,养成提出问题的好习惯
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在教学中,教师应加强指导,使学生多方面获取信息的同时,要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要提高学习生物的能力。例如,在我进行实验教学《观察洋葱表皮的细胞结构》时,有学生针对“稀碘液染色”这一过程提出了一个让我大吃一惊的问题,“老师,碘液浓度达到多少才算是稀碘液,有什么标准吗?只是随意用水就可以了吗?达到什么程度算是稀释了?”我当时很是难为情,其实这个问题我不会解释,可是不能就此伤了学生们的自尊心,于是我委婉地对他说:“这个问题老师不知道,你下课后在网上搜索一下,告诉我好吗?”这个学生愉快地接受了。虽然只是一节不完美的生物课,但保护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和意识,我认为这项工作不仅对当今教育有深刻意义,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教学既是直观面对探究,又是在培养学生们合作意识,团队精神、表达能力的捷径,这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兴趣,养成提出问题的习惯都有好处。
实验教学就是帮助学生尽快步入自主性学习轨道的极好途径。通过实验,让学生更进一步体会到了一个哲理:百闻不如一见,一见不如实验。
三、让学生能够独立学习学会自我小结和反思
学生自己进行反思和自我小结,在实验教学中根据自己收集的材料编写自问自答、自解题等,是学生学会独立学习和整理信息的有效途径。初中有的实验课在课上没有办法一节课完成,我就留成家庭作业。例如:在研究《鸟卵的结构》时,我让学生在自己家里把家里的鸡蛋打在碗里面,观察鸡卵的结构,第二天写出一份观察记录,这样既不浪费材料,学习了知识,又可以通过吃鸡蛋增加营养,同学们欣然接受了。
我们作为教师,只有给学生提供足够的资源和合理的指导并注意保护他们的上进心,学生就能够通过自主探究不仅能够掌握知识,而且能够有效地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